作者/木夕
来源/迈点
封面图/摄图网
(ID:700711526)
国庆中秋假期已过四分之一,向“县”而行的游子们,终于如愿过上了不用赶行程、不用挤人海的 “躺赢”日子。
“不是热门城市去不起,而是‘奔县’更有性价比!” 最近这句话在社交平台刷屏。随手一刷,“2025 国庆县域旅游攻略”“宝藏小城推荐”“县域非遗体验”“年轻人反内卷旅行” “小众人少小城推荐”等分享更是铺天盖地。
每逢假期,县域必火已成铁律。哪怕是入住的民宿价格已经冲上2000元+,“奔县游”依然被牢牢焊死在大家的出游列表上。而今年和往年不同的是,县级宝藏小城彻底迎来爆发式增长。
图源:摄图网(ID:501788668)
阿尔山、腾冲、敦煌、婺源、延吉、香格里拉、平潭、额济纳旗、安吉、桐庐跻身国内热门小城榜单前列,其中阿尔山赏秋之旅更是以340%的热度涨幅,成了无数人的假期首选。而新疆阿勒泰白哈巴村和辽宁本溪等人少景美的北方小城,成为年轻人首选的散心目的地。
解码县域游“新”吸引力,松弛感、新鲜感、灵活度全拉满
“奔县” 的走红从不是偶然,而是游客需求升级与县域供给优化碰撞出的必然结果。迈点研究院发布的《2025年全国县域文旅融合100强榜单》显示,2025年县域旅游呈现井喷式增长态势。多地游客接待量同比涨幅超50%,“县域游”跃升为文旅消费新热点。今年双节假期的县域游,看着和往年相似,却藏着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新玩法。
1 工位主理人避难所,
尽享松弛去班味
对比传统景区“早6点排队、晚8点赶行程”,县域游的“无KPI体验”,精准击中城市牛马的反内卷需求。
不用刻意安排行程,或是跟着自由的风,坐在山坡上看云卷云舒;或是在民宿院子里泡一壶茶,晒一下午太阳…… 这样 “什么都没做” 的行程,反而让很多游客收获了满满的疗愈感。
陕西留坝县就是典型例子 —— 当地2000元/晚的 “隐居乡里・楼房沟” 民宿,入住率常年维持高位。游客们清晨去“中国最美乡村公路”看层林尽染,午后到紫柏山森林公园徒步吸氧,傍晚在民宿庭院里尝一口鲜美地道美食,一天下来慢悠悠却格外惬意。
吉林安图也不遑多让。长白山脚下的雾凇漂流、峡谷浮石林探险等 “森呼吸” 项目预约火爆,“夜宿星河营地”“云海登临” 等特色体验,更是让不少游客甘愿多留几天。
藏在甘南的甘肃迭部县,同样是年轻人私藏的 “避世天堂”。清晨爬上扎尕那石城,看晨雾在山坳间流转,阳光穿透云层洒在藏家木屋上,随手一拍都是无需滤镜的仙境大片;徒步完 “中国十大非著名山峰” 扎尕那后,住进藏家民宿喝酥油茶,听主人讲高原的故事,疲惫感瞬间消散。这里森林覆盖率极高,负氧离子浓度远超城市,堪称天然的 “洗肺圣地”。
图源:摄图网(ID:500999414)
找一个小城发呆、放慢旅行节奏、享受生活松弛感,这种跳出传统景区框架的玩法,把县域的生态资源变成了可触摸的生活场景。
在这里,县域不再只是 “打卡地”,更是能让人真正停下脚步的 “停驻地”。
2 非遗&美食成最强钩子,
在风景里学手艺,在烟火里品生活
如果现在还觉得县域游只是 “逛农家乐、吃土菜”,那真的OUT了。今年双节的县域玩法,直接把 “松弛感” 和 “新鲜感” 焊在了一起 —— 非遗体验、特色美食成了吸引游客的核心亮点,不少县域凭借这两张 “王牌” 成功出圈。
位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集贤县的雪村部落,凭借一口直径3.16米的“东北第一锅”点燃秋日旅游热度。连续两天,景区用这口巨锅免费为游客烹制炖大鹅、红烧肉等地道东北美食吸引数千名游客,成功带火县域秋日文旅经济。而金华兰溪游埠古镇的出圈就得益于早市一条街。吉林安图把挖参、打糕等民俗,和蝲蛄豆腐、全鱼宴等美食绑定,打造出 “一镇多品” 的文化餐饮格局,让游客 “吃着玩着就学到了东西”。
小城早市也成为游客订房新地标。美团数据显示,9月前半月,“早市附近酒店”搜索量同比上涨70%。吉林集安早市、沈阳小河沿早市、黑河国际大早市、哈尔滨红专街早市、天津西北角早市、锦州石桥子早市、唐山赵庄早市、西安小南门早市、伊春升辉早市、柳州青云早市,成“早市附近酒店”热门搜索目的地。
《DT商业观察》调研数据显示,85.1%的受访者都有非遗旅行的规划。其中,47.6%的人计划每年3-4次非遗旅行,26%的人计划每年1-2次。近9成受访者愿意为了非遗体验专程奔赴一座城市,而48.1%的受访者去过三线及以下小城体验非遗。乌镇、景德镇、歙县凭借 “原生态非遗”,更是直接冲进了热门县域 TOP10。对平时生活在一线城市的游客来说,这种 “在风景里学手艺、在美食里品生活” 的体验,新鲜又治愈。
3 周边轻量度假和长线深度游并行,
怎么舒服怎么来
以前去趟景区,得提前3天规划行程;现在在县城,“说走就走” 真的能实现 —— 无论是周边轻量度假,还是长线深度游,都能找到适配的玩法。
南京溧水的 “湖光野趣” 线路就是 “短平快” 的代表。从南京市区开车1小时就到,带娃去石臼湖看 “天空之镜”,摘点新鲜火龙果,傍晚住诸家村民宿。吉林安图更借了沈白高铁的 “东风”,从长春坐高铁1小时到县城,再转车1小时到雪岭景区。
“上午在公司摸鱼,下午在长白山漂流” 彻底从段子变成了现实。这种不用长途奔波的度假,精准戳中了打工人 “假期想放松不想累” 的痛点。
图源:摄图网(ID:501574581)
长假当前,也有不少游客选择 “往深处走”,那些高铁可达的远方县域,正成为年轻人的新宠。
贵州荔波堪称 “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作为 “中国南方喀斯特” 世界遗产核心区,这里藏着媲美九寨的碧水和罕见的锥状喀斯特地貌。沿着小七孔的 “数生步” 寻找自己的生日石,看叠水瀑布层层流淌,在卧龙潭邂逅绝美的 “蓝眼泪” 水景;夜晚住进布依族吊脚楼,跟着当地人学做非遗枫香染,再尝一碗酸香浓郁的酸汤鱼,沉浸式体验少数民族风情。
山东威海乳山是海滨爱好者的 “隐秘天堂”,比青岛、烟台清净太多,细腻的银滩上可以赶海挖蛤蜊、追海浪,傍晚去海鲜市场挑新鲜海货,找餐馆加工,人均50元就能实现 “海鲜自由”。住一间推窗见海的民宿,清晨被海浪声唤醒,这种松弛的海滨体验,让很多年轻人直呼 “不想离开”。
图源:摄图网(ID:500211012)
广西靖西的中越边境风光同样惊艳,通灵大峡谷的亚洲单级最高瀑布气势磅礴,鹅泉的 “靖西蓝” 稻田与喀斯特峰林相映成趣,渠洋湖的千岛风光如诗如画。骑行在旧州古镇的绣球街,亲手制作一个吉尼斯纪录级别的大绣球,在山水之间感受传统手艺的魅力,这种独特体验让靖西成为深度游爱好者的必选。
此外,四川黑水县达古冰川的 “孤独咖啡馆”、新疆哈巴河的 “胡杨低空飞行”,这些 “小而美” 的场景虽不是传统景点,却凭着 “不可复制” 的独特性,成了00 后的新晋打卡地;美团数据显示,国庆期间 “国门游” 搜索量暴涨,西极乌恰、东极抚远的 “边境小团游”,哪怕靠 “出片 + 稀缺体验” 溢价超高,依然抢手。
从“奔县”到“恋县”,县域旅游串珠成链初见成效
县域游能这么火,绝不是靠一两个网红景点撑起来的。今年双节,各地都玩起 “串珠成链”—— 把分散的资源整合起来,打出一套套 “组合拳”,真正接住游客的需求。
1
资源串: “零散景点” 变成 “线路套餐”
以前去县城旅游,可能就逛一个景区,现在人家直接把资源打包成 “主题线路”,让选择更清晰。
以丽水云和县为例,双节期间以‘一城一湖一梯田’为核心资源,深度融合自然景观、民俗文化与现代科技,在赤石乡赤石村、崇头镇梅源村、安溪畲族乡黄处村、石塘镇长汀村四大片区,为广大游客打造一场集视觉、听觉、味觉于一体的文旅盛宴。
赤石村打造“嗨周末老街”,喇叭裤、花衬衫、货郎叫卖、“金曲竞猜”、“怀旧disco”等装扮和活动让游客仿佛穿越回20世纪80年代;黄处村推出“共织凤凰霓虹”公共艺术创作、畲韵工坊手作体验及畲族服饰变装,让游客深度融入畲乡风情;梅源村带来民俗体验,游客既能听到山歌对唱,还能亲手做豆腐娘、打麻糍……
重庆武隆是这方面的高手,一口气推出五条线路:想体验农耕就走 “凤来 - 平桥线”,能吃鼎罐土鸡、学捶打糍粑;想找刺激就走 “沧沟 - 土地线”,能探溶洞、徒步乌江画廊;想感受非遗就走 “黄莺乡线”,竹编、鱼子酱品鉴全包含,不管你是哪种游客,都能找到对口的玩法。
2
服务串:从 “只管景点” 到 “全链条兜底”
游客最怕的就是 “到了地方两眼一抹黑”,现在的县域早就想到了这一点,从交通到住宿再到保障,全流程给你安排妥当。
武隆直接搞了 “六个一” 导览图谱,在携程、美团上就能实现 “线路规划 + 一键导航”,从高铁武隆站到乡村景区,半小时就能抵达,根本不用愁怎么走;馆陶更实在,专门开通了旅游专线和公交定制线,把公主湖、粮画小镇、永济水镇串成一线,游客不用打车、不用找路,坐着车就能逛遍景点。
除此之外,各地还提前检查了餐饮住宿,设了便民服务点,连应急保障都安排得明明白白,服务周到得让人想差评都难。
3
优惠串:从 “单点打折” 到 “组合让利”
光有线路和服务还不够,真金白银的优惠才是 “杀手锏”。各地都推出了各项惠民政策,并发放文旅、体育消费券。比如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在9月-12月面向市民游客发放4000余万元文旅消费券,其中“双节”期间集中发放2000余万元。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也发放总价值2200万元的文旅惠民券20万张,让全国游客“惠游陕西”。
东平县直接放大招。大宋不夜城、白佛山、东平湖流浪水世界等主要景区,整体优惠超30%;腊山、戴村坝、昆山等景区针对现役军人、老人等群体实行免票政策;联动景区与百家商户,推出“景区门票+住宿+餐饮”组合优惠套餐,切实降低家庭出游成本。
桓台更懂年轻人,搞了 “过路费我们买单” 的优惠券,还发 “文旅赛事公益卡”,相当于 “花一份钱,享多种服务”。这种 “组合优惠” 比单个景点打折实在多了,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县域游的崛起,是年轻人用脚投出来的 “反内卷” 票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的县域游热潮再次说明——年轻人不想再为 “网红标签” 买单了,他们要的是 “真实的体验、实在的性价比、松弛的状态”,而县域刚好接住了这些需求。
这在2024年的文旅行业数据中就能看出。以去年各大OTA平台统计的国庆假期数据为例,一二线城市的旅游订单同比增速小于三四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又小于县域市场。据《全国县域旅游发展研究报告2025》显示,2024年我国县域旅游平均接待游客总量为580.79万人次,同比增长14.26%,旅游总收入增长9.96%。
这背后不是偶然,而是县域终于想明白了旅游不是靠天吃饭,而是要主动做事,把零散的资源串起来,把服务的细节做到位,把真实的特色亮出来。
以前大家觉得县域游是 “配角”,现在才发现,它早就成了 “主角”。因为它击中了旅游的本质:不是 “我去过哪里”,而是 “我在那里过得怎么样”。
正如阿兰 •德波顿在《旅行的艺术》中所描绘:“我们从旅行中获取的乐趣或许更多地取决人于我们旅行时的心境,而不是我们旅行的目的地本身。如果我们可以将一种游山玩水的心境带入我们自己的居所,那么我们或许会发现,这些地方的有趣程度不亚于洪堡的南美之旅中所经过的高山和蝴蝶漫舞的丛林。”
未来,那些还在跟风搞 “网红打卡点” 的地方可能会被淘汰,但那些能守住 “烟火气”、做好 “组合拳”、读懂年轻人需求的县域,只会越来越火。毕竟,游客的眼睛是雪亮的,脚更是诚实的。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非迈点网立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