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是头伏第一天了,虽然各地近期都有强降雨天气,但毕竟已经入伏,雨季过后大家还是要做好防暑工作哦!今天不仅入伏了并且还是周日,马上就要进入到新的一周了,从调整方案的流程看下周极有可能就会有省份出台调整细则了,那么今年的变化能在哪里?定额部分会怎么涨,能超过50元吗?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在今年的调整通知里已经确定了继续使用定额增长+挂钩调整+倾斜调整的三步骤方法,其中定额部分是固定增长的,不管什么身份退休或者养老金高低或者缴纳年限长短,都是按照一样的钱涨,是属于公平增长的部分,这个部分涨的越多对于低收入人员来说就越好。那么今年的定额调整部分还会继续上涨吗?我们先看前两年的定额是如何变化的,具体如下图:
从上述对比中,2023年的定额部分西藏最高92元,云南最低15元,2024年上海最高61元,黑龙江最低25元,其中能看到上海一直保持全国前列,并且连续两年保持增长在60元以上,并且在2024年的时候大多数省份的定额调整集中在30-35元之间;并且从整体涨幅情况看2024年绝大多数省份都下降了定额金额,与总体涨幅从2023年的3.8%降到2024年的3%保持一致同步调整。但也有例外省份,比如江苏、浙江、广东、云南、广西等少数省份反而微增。但要数变化最大的还是北京,北京在原来的定额调整后,又按照居民收入的标准值进行了高低不同的涨幅,整体上部分人员也达到了60元的增长。
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推测今年的定额标准也有可能下降呢,还有可能超过50元吗?目前看下降的概率非常大,而超过50元的标准估计只有少数城市能有希望,比如上海,西藏,或者北京等城市。但也不是说所有的省份都会下调,去年也有省份是增长了,那么今年说不准也有省份能上调。为什么小编这么关注定额部分的调整呢?主要也是跟今年的调整重点有关系,在养老金调整通知里也强调了说今年的养老金调整要向中低收入水平的人员倾斜,那么按照三步骤的调整方式看,每一项都有可能变化,只是定额部分是固定增长的比较好测算和理解。
今年网友朋友们也不仅只关注定额增长,也有人建议说应该发挥工龄长的优势,给工龄长的人多涨。之前养老金调整方案里其实也是工龄长的多涨了,毕竟挂钩调整要遵守的是我国多缴多得和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小编分析网友的意思是拉开增长差距,比如都按照缴费年限区间增长,对于高的缴费年限部分多涨,例如15年的如果每年能涨1元,那么30年以上的应该每年至少2.5元以上类似这样的意思,不知小编理解的是否正确。去年在工龄挂钩部分江苏省涨幅比较高,15年或以下的就可以涨幅1.7元,不知道今年是否还能在工龄增长部分再突破增长。
还有就是对于养老金挂钩调整,去年多数省份都是在1%上下,最低的是北京为0.2%,这部分调整大家都是希望可以下调的部分,哪怕相差0.1%也能拉近养老金的高低差距了。但是还有人对于定额+挂钩+倾斜的调整方式有意见,不如直接给大家统一涨钱,这样也不用费劲测算如何才能倾斜低收入的增长,直接多涨钱就是倾斜增长了。但实际操作起来不是的,我们在办理退休后计算退休金都是按照公式得到了,每个人的参保情况不一样得到的钱也是不一样的,后续调整时再按照统一标准算反而就难了。
小编也很理解大家的心情,还记得去年在等待养老金调整方案时也是同样期待的心情,结果一出来通知比前年还低0.8%,也纷纷吐槽过认为涨的太少了,结果看到今年的调整比例又是一样的心情,还不如我们就不去在意调整比例,只是一起看看每年调整的变化在哪里,自己能涨多少,知道和明白了其中意思就行,做到知足常乐反而内心更加轻松,大家认为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