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不迎合”的百果园该懂消费者要啥
10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请勿转载
文/陈国媛
近日,百果园集团董事长余惠勇关于“水果太贵”的回应引发热议。此前,社交媒体上已有网友提及,百果园的价格渐渐走高,品质却似乎没能同步提升。面对这样的质疑,余惠勇表示,在成本管控的压力下,百果园仍会坚持对市场消费者的细分,一句“不会迎合消费者”使得相关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8月10日 红星新闻)
回望来时路,百果园曾凭借中高端精品水果的定位,在水果零售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但如今,亏损的业绩报告敲响警钟:唯有持续关注消费者真实需求,及时调整发展策略,品牌才能获得长久的效益。
商品市场,坚持产品品质是商家的本分。随着生活水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高品质的产品支付溢价,但这不意味着商品价格能够一直“水涨船高”下去。百果园将其定位为中高端水果品牌,定价是其他渠道的1.2倍,早期拿“品质过硬”说事,靠着这点也确实吸引了一批黏性很高的老顾客。但如今的消费市场整体更注重“性价比”,长期高昂的价格让消费者难以承受。近年来门店倒闭、营收持续下滑,都预示着脱离了实惠的品质无法获得消费者的持续青睐,品牌将逐渐失去部分市场份额。
不过,面对业绩颓势,百果园虽然声称“不会迎合消费者”,但在去年也推出了低价产品,试图提高部分产品的性价比,来挽回失去的消费者。在这一过程中,品牌却无力合理平衡与加盟店的效益分配,导致加盟店成为了牺牲者——既要承担高昂的门店租金,又不堪百果园的种种压货行为,诸如“坏货要到百分之三十才能报给公司”“三无退货的成本全是加盟商承担”等规定,使得加盟商的毛利率在实际运营中持续走低。某种程度上,这是把品牌战略失误的利益亏损转嫁给了合作伙伴,管理也越发混乱。
最为致命的是,百果园曾经吹嘘的品质防线接连崩溃,由于监管不力,部分加盟店使用烂水果做果切、以次充好卖车厘子,使得食品安全丑闻不断爆出,连品牌承诺的售后服务也因责任推诿得不到落实。百果园这些年总把“教育消费者成熟”挂在嘴边,初心是给消费者更多选择。但“教育”二字,也暴露其居高临下的傲慢——好品牌该有的姿态是谦逊,是盯着消费者的真实需求调整步伐,用实打实的产品和服务说话,而不是喊着“绝不在品质上让步”的口号,又没有落实品牌监管责任,使得承诺成为空口支票。
消费者为产品买单,图的也无非是吃得放心、吃得划算,在保障饮食安全和口感的基础上也会期待价格更加合理实惠,这是消费者的朴素愿望,而不是品牌说教的由头。无论定位如何“高端”、不管货源怎么“稀有”,想要在市场长久立足,靠的是对消费者守好“信誉”二字。建立商品的良好信誉和口碑,也理应是商家、企业共同的执着追求,品质自然是市场立身之本,但若打着产品品质的名号,忽视消费者需求的动态变化,纯属本末倒置。
当然,单纯的变动“价格”而不配套调整运营策略,终究是隔靴搔痒,无法保障品牌应有的价值。百果园如今的困局,说到底还是利益天平歪了——良好健康的品牌运营不能只顾眼前之利,无视合作者的压力,这场利益的天平只能是多方协调增减砝码,让品质配得上价格,让合作担得起责任,这才是看懂了消费者真正想要的东西,才算真正破解了市场的困局。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