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近日国际刑事法院的日子格外“难熬”,“中方和60国另起炉灶的波澜”还没过去,不到1天时间,又有一个国家宣布“退群”。
这下真天塌了。
上月初,还背着“国际逮捕令”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跑去了匈牙利,仅仅几个小时后,匈牙利就宣布了一个令人震动的消息,
“我们要和ICC(国际刑事法院)说再见了!”
之所以说“令人震动”,是因为匈牙利的退出想法,似乎再度证明了目前国际上正涌起一股“退群潮”。
布隆迪、俄罗斯等国退出ICC并非偶然,而是大家实打实地受不了这个“片面、无效”的执法机关。
一言以蔽之,国际刑事法院有“三大罪”:屁股歪、拳头软,衣服穿不周整。
首先,是“屁股歪”,即不够公正客观,有明显且严重的政治倾向。
两个月前,国际刑事法院向杜特尔特发出了逮捕令,原因同“禁毒战争”中有大量人员伤亡有关,据相关组织统计,近30000人因此丧生。
因此杜特尔特背上了“危害人类罪”的指控,并在随后被菲政府配合逮捕。然而,外界普遍认为这一程序存在问题。
原本应该是菲律宾司法系统拘留,“无法或不愿”追究因此的责任后,ICC才能介入,可当下ICC直接跳过了这一环节!
更关键的是,马科斯政府非但没有“反对”,反而出动数千警员配合抓捕,把杜特尔特直接送到了荷兰海牙。
3月11日,菲律宾警察在大马尼拉地区帕赛的前总统杜特尔特被拘留地外执勤。 新华社发
菲律宾此前已经退出了国际刑事法院,实际ICC的逮捕令对菲政府不再具有强制力。从媒体眼光看,此次配合ICC逮捕杜特尔特,马科斯政府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去杜特尔特化”的契机。
其次,是“拳头软”,即没有足够强执法力度。
第25届非盟峰会上,国际刑事法院曾要求逮捕苏丹总统巴希尔,然而南非方面轻描淡写地拒绝了,非盟领导人表示,
“不要专门拿非洲领导人开刀,用一些莫须有的理由来试图逮捕和审判他们。”
对此国际刑事法院毫无办法,因为它本身没有执法能力,只能依靠缔约国来协助裁决。
简单讲,就是在被通缉的人来到缔约国的时候,让缔约国把他们抓起来。
当然,缔约国可以拒绝,就像上面提到的非盟领导人,通常这种情况下事情就不了了之了,毕竟ICC总不能说“不抓人就开除你”吧?
最后,是“衣服穿不周整”,即权威性的缺失。
国际刑事法院面临着地域性的限制,中美俄印度等世界大国和区域强国都没有加入,它能“辐射”的地域能有多大?
更别提一些小国还拒绝履约抓人,典型的“身板小还体弱”。
如此一来,国际刑事法院发出的逮捕令很多时候都得不到推行,比如讲针对以总理内塔尼亚胡的那次,美西方内部就吵翻天了—
美国、捷克等国家表示这是错误的指控,以色列和内塔尼亚胡不该得到这样的对待;加拿大、西班牙以及土耳其等国则认为内塔尼亚胡应该被制裁。
尤其是土耳其总统,简直“举双手赞成”,夸赞国际刑事法院做了一个“勇敢的决定”。
然而,光是“勇敢”没有意义,反对者根本就不把它放在眼里,就拿美国来说,今年2月特朗普才签署行政令要对国际刑事法院进行制裁。
“你们管不到我们,反而是你们的相关人员会付出代价,比如说被没收房产、财产,你们和你们的直系亲属将会被禁止到美国来……”
一个国际执法组织,一边被指控“失去了公正法治,只剩下了骑墙营私”,一边被众多国家批评乃至于轻视,被“退群”也是理所当然的。
或许国际刑事法院会“疑惑”,一个真正有担当,有作为的国际组织,应该是什么样的,中方对此交出了一份答卷—国际调解院。
“以条约为基础,以调解为目”,国际调解院严格贯彻《联合国宪章》要求,主张通过和平友好方式处理分歧和争议,它是由中方牵头、各方协商建立的。
“种子”3年前其实就种下了,当时中方与近20个立场相近的国家共同发出倡议,建立国际调解院,专门用于调节解决国际争端,比如近期比较“火热”的印巴冲突、中东混乱等。
王毅将出席30日国际调解院签署仪式
如今中方和伙伴们终于达成一致意见,将近60个国家20个国际组织代表一起来开会签字,这是何等的盛况,时间也不远了,30日就会办。
值得一提的是,日后国际调解院的总部将设在香港,这有利于中方贡献力量。
和国际刑事法院这种“空架子”不同,沿袭东方和合传统的国际调解院注定要做实事,利用各大法系的优势将全球治理推向公正合理。
“国际调解院签字”消息传出来还不到24小时,又有一个国家宣布要“退群”了,它不是别人,正是我们开头提到的匈牙利。
上个月匈牙利说要退出国际刑事法庭,只是初步表露这个意向,国际刑事法院方面当时还“不太情愿”,说什么“哪怕退出也要一年,目前匈牙利还有义务与我们合作……”。
只不过,国际刑事法院恐怕也没想到匈牙利如此决绝,说退就退,20日匈牙利国会正式通过相关法案,把“退群”这件事正式走起了程序。
据媒体透露,在当天投票表决的过程中,赞成退出国际刑事法院有134名议员,投反对票的仅有37人,将近4比1了,可见“退群”是共识。
消息传出后,内塔尼亚胡还专门对匈牙利表达了夸赞,因为他们大胆有原则,这倒是和土耳其方面当时的发言“对上”了,有种黑色幽默。
归根结底,无论是中方带头组建的国际调解院的“正击”,还是匈牙利方面的“补刀”,对国际刑事法院来说都不是“致命伤”。
它逐渐走向没落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忘了初心。
当年ICC成立的时候,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是这样说的,“它让我们看到了普遍的正义的希望”,它做到了吗?没有,这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
对国际刑事法院来说,或许也只有重拾初心,才能挽留越来越多的“退群者”了。
参考资料:
《近60国和20个国际组织将出席签署仪式,中方表态》环球时报
《毛宁:国际刑事法院总部将设在中国香港》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
《匈牙利宣布将退出国际刑事法院:既不公正,也不法治,但却政治化》 观察者网
《一张特殊的逮捕令:菲律宾政坛“去杜特尔特化”的权谋与博弈》南方都市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