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你跟孩子之间的矛盾化解,有时只需要思维转个“弯”
28
0
相关文章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真是这样,想起我之前跟孩子每天鸡飞狗跳,打来打去,只是因为不学习、不写作业、放学到晚上八九点才回家。
当时那个气得,只怨自己把孩子打得太轻,让他没长记性才不悔改。
回到现在的认知上,再回望当时的教育理念,要多嫌弃有多嫌弃过去愚昧的自己。竟然把错的原因都归结到孩子身上。
从来没有反思过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回家?为什么不写作业?为什么不想学习?
而现在为什么就愿意没事就呆在我身边聊聊天,为什么愿意去学习和完成作业。
我想说的是:父母对孩子有着怎样的态度,孩子就会回馈你同样的态度。
想想看,要是父母眼里全是孩子的缺点,比如说懒惰、不争气、笨蛋、不自律、贪玩等,孩子哪里还有信心去改变自己。
在父母的批评与指责,打骂中早就摧毁掉了孩子的信心与勇气,在孩子的潜意识中就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没用的废物了,那他们为什么还要上进?为什么还要累着自己?
人生苦短,反正无论自己怎样做,都不被父母认可,那干脆就让自己舒适一会好了。
你能说孩子的摆烂,都是孩子不肯吃苦,太懒惰所导致吗?
父母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要么对孩子大包大揽,但寄予孩子有很高的要求,既没有教会孩子学会“捕食”,又想让孩子成为一个“好猎人“。
一旦孩子没有满足要求时,又滋生了很多埋怨,有意或无意将压力投射给孩子。
还有一些父母,将自己没有做到的事情,便喜欢以“过来人“的身份不断给孩子讲道理,提要求。专门去看”己所不欲,专施于孩“的事。
是因为我跳过很多教育的坑,才不愿意眼睁睁地看着像我同样的家长掉“坑”。
家长的反思能力越强,容事能力才会越强,察觉能力才会变强,才能看到孩子情绪背后的真正因素。
当父母对孩子少计较成绩,多关注孩子情绪和眼里的光芒以及脸上的笑容时,才慢慢拥有了成长型思维。
这半年,我跟孩子的关系越处越和谐,我们像朋友一样遇事常商量,有话就开诚布公地说,谁也不带情绪,谁也不怼谁。
大家各自说各自的想法,然后再坐下好好折中一下,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程度,然后作为界线和约定。
要说我孩子本质上并没有改变什么,依然贪玩、依然抱着手机就不愿意丢下来,依然周末喜欢赖床,依然玩心很大。
但孩子也有变化,他知道自己不能做到自律,就会求助我到约定时间来阻止他继续玩。
这就是一种沟通,但所有沟通的前提都是亲子关系足够和谐,孩子对父母有着足够的信任。
所以,我想跟父母说,要是跟孩子矛盾重重时,要是觉得孩子气得你快要爆炸时,不妨先反思自己的情绪卡点在哪?
比如说:你为什么事情而生气?这件事值得你生气的原因在哪?你没有扩大化问题?你此刻的情绪是否焦虑?是孩子的问题,还是你膨胀的焦虑?
要是一股脑将自己逼进问题的死角,只能与孩子撞得两败俱伤,这时不妨换个角度看问题,说不定棘手的问题会迎刃而解。
对孩子少讲一点道理,少一点说教,多一点包容,多一点理解和换位思考,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与情绪,孩子也会对你温柔以待。
当然,稳定的情绪并非与生俱来,而是经过读书、学习、成长、复盘、总结、重塑等刻意练习的过程才终于能做到情绪自控。
情绪好了,心态才会变得积极和乐观,不会为眼前的一些琐事而气炸,也不会因为孩子的叛逆而气馁,要知道所有的问题都是一个“冰冻三尺“的过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