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请勿转载
哈佛大学今天正式起诉特朗普政府,认为联邦政府周四将该校从国土安全部的学生和交流访问者计划中除名的决定违反了法律。哈佛大学提供的起诉书副本称:“这是政府对哈佛大学行使第一修正案赋予的权利、拒绝政府控制哈佛大学治理、课程以及教职员工和学生‘意识形态’的要求采取的最新明显报复行动。”
哈佛大学请求法官立即阻止国土安全部部长克里斯蒂·诺姆的命令。
就在美国时间周四,特朗普政府加大了与哈佛大学的斗争力度,取消了这所著名大学招收外国学生的资格,并要求所有此类在校学生在下一学年转学,否则将失去签证。国土安全部部长克里斯蒂·诺姆在致哈佛大学移民服务主任莫琳·马丁的一封信中阐述了这一决定。
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克里斯蒂·诺姆在宣布这一决定时表示:“大学招收外国学生并从更高的学费中获益,以充实其数十亿美元的捐赠基金,这是一种特权,而不是权利。”诺姆称哈佛大学之所以失去这一特权,是因为学校拒绝遵守她所在部门的信息请求,延续了“对犹太学生充满敌意的不安全校园环境”,并采用了“种族主义”的多元化平等和包容政策。
克里斯蒂·诺姆
哈佛大学发言人称政府此举违法,并表示学校致力于保持接收国际学生的能力。“这种报复性行动可能对哈佛社区和我们国家造成严重损害,并损害哈佛的学术和研究使命。”
哈佛和白宫的新一轮交锋,不禁让人想起特朗普政府与哈佛大学之间更广泛的斗争。争端起于2024年3月下旬,当时特朗普政府宣布,因对哈佛大学校园中反犹主义问题的担忧,正在审查其近90亿美元的联邦资助。这一决定被广泛视为是政府对大学校园政治氛围的直接干预。
今年 4 月,哈佛大学拒绝遵守校方提出的要求,包括要求大学在联邦政府的监督下“审计”教职员工、学生和工作人员的观点,随后政府冻结了哈佛大学 22 亿美元的资金,还威胁要禁止国际学生入学。 此举使哈佛大学与白宫之间的争端急剧升级。本月初,教育部长琳达·麦克马洪宣布将“停止对哈佛大学的新一轮拨款”。
哈佛大学领导层认为,特朗普政府想要剥夺学校的学术自由。校方还表示,他们非常重视反犹太主义问题。当特朗普总统与哈佛大学的冲突首次爆发时,哈佛大学校长艾伦·加伯声称特朗普政府正试图“对大学实施前所未有且不正当的控制”。 加伯还表示,哈佛大学有“道德责任”和“法律义务”来反击这种行为。
艾伦·加伯
本月初,哈佛大学在马萨诸塞州联邦地区法院提起诉讼,状告联邦政府(代表为国土安全部与教育部),指控其行为违反美国宪法及联邦法律。哈佛校长在诉讼同期发布公开信称:“我们不能允许任何政府将政治意识形态强加于大学课堂与实验室之上。我们不仅为哈佛而战,更是在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学术自由立场而战。”
2024-2025学年,哈佛大学共有6793名国际学生入学,约占该校总入学人数的27%。学校表示,国土安全部的决定将影响该大学很大一部分成员,该校共有 9,970 名国际学者。
对于许多大学而言,来自国际学生的收入非常重要,部分原因在于这类学生中有很大比例需自费缴纳学费。然而,哈佛的情况也非常特殊,因为它拥有庞大的捐赠基金。哈佛大学2024财年的财务报告指出,无论是来自外国学生还是美国学生的教育收入仅占其运营收入的21%。
同一报告还估计其捐赠基金价值为 532 亿美元,可以帮助弥补任何削减,但专家和对哈佛大学财务状况的审查表明,利用这笔捐赠基金面临挑战。捐赠基金不像银行账户那样可以随时提取。它们必须永久保留,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法律限制。
特朗普不愿在任何对抗中退让。很明显,他和他的盟友认为,与哈佛的这场斗争可以带来政治红利。MAGA世界对这一问题的总体看法是,哈佛大学和其他精英大学是极左思想和准颠覆活动的大本营。
再加上这些学校普遍拥有庞大的捐赠基金,特朗普团队便可以借此描绘这些高校为不配获得纳税人资助的机构。而作为全美最古老、最知名的大学,哈佛自然成为一个格外诱人的攻击目标。
当然,哈佛及学术界的许多其他人士对此持完全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这是特朗普试图恐吓整个学术界,并迫使潜在的异见者屈服。不过,特朗普的说法显然在他的忠实基本盘中仍具有一定吸引力,因为这一群体中,没有上过大学的美国人占比很高。
而在对抗的另一边,哈佛也没有退缩。哈佛大学从一开始就抵制特朗普政府的压力。一立场使其在众多高校中显得尤为突出,尤其是哥伦比亚大学,后者实际上向白宫屈服了。
哈佛这种敢于“硬碰硬”的姿态,引来了总统日益升级的不满;但同时,也赢得了不少支持者的赞誉,他们认为哈佛是在进行一场有原则的坚守。
在本周,美国政府宣布取消哈佛国际招生资格之后,哈佛继续维持了此前的立场。哈佛大学在一份声明中明确表示:“政府的行为是非法的。”声明还表示,哈佛大学“全力致力于保持其接待国际学生和学者的能力,这些学生和学者来自 140 多个国家,为哈佛大学乃至整个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最后一点可能会引起更广泛的共鸣。 与撤销助学金一样,有人认为试图将国际学生赶出美国实际上可能会使美国失去未来的创新者和企业家。哈佛周边社区也受到了更为局部的影响。路透社援引国际教育工作者协会的数据报道称,哈佛大学的国际学生在2023-2024学年的总支出估计为3.84亿美元。
特朗普政府对哈佛的新一轮猛烈抨击,部分缘于其指责哈佛未能有效打击反犹主义行为。对此,哈佛坚决否认。然而,围绕反犹主义的争论在本周变得更加尖锐,两名以色列驻美使馆工作人员在华盛顿被枪杀,事件震动全美。
这起事件发生在周三晚间,两名死者是30岁的亚伦·利申斯基与26岁的莎拉·米尔格林,他们在参加位于美国首都犹太博物馆的一个活动时,于馆外遭到枪击身亡。据悉,这对情侣原计划不久后订婚。警方在周四正式指控嫌犯埃利亚斯·罗德里格斯犯有谋杀罪。目前已有迹象表明,该男子持有强烈的亲巴勒斯坦立场。
亚伦·利申斯基(右)与莎拉·米尔格林(左)
以色列在加沙的战争已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广泛抗议,而不少抗议者则认为,“反犹主义”这一指控被滥用为打压异议声音的工具。然而,这起震惊社会的双重谋杀案,使得围绕“反犹偏见”的舆论讨论变得更加尖锐和情绪化,也进一步复杂化了哈佛所面对的政治舆论环境。
截至目前,哈佛大学恢复招收国际学生的唯一途径是向国土安全部提交这些学生过去五年参与被视为“非法”、“危险”和威胁性活动的详细记录。诺姆周四警告说,学校有72小时的时间来提交这些记录。记录应包括任何纪律处分,以及涉及校园内外国学生的“任何抗议活动”的音频和视频片段。
CNN的法律分析师、前参议院司法委员会法律顾问埃利奥特·威廉姆斯表示,特朗普政府的最新举动“已经走得太远,肯定会招致非常强烈的法律挑战”。
威廉姆斯指出,美国法律对撤销高校认证有一套明确且成熟的程序,而目前来看,政府似乎并未遵循这些程序。该政策何时以及如何实施仍不明朗,但哈佛大学的关键利益相关方——包括校方领导、学生与教职员工——将拥有“充分的法律依据”对其发起挑战。
在这场政府与学校的争斗中,最无辜的无疑是那些国际学生,努力考上了顶尖高校,但现在即将面临无学可上。
来自瑞典、即将于下周毕业的22岁哈佛政府与经济学专业学生利奥·格尔登表示:“特朗普政府正在以一种残忍的方式剥夺我们的尊严,他们实际上是把国际学生当作哈佛与白宫之间博弈的筹码。”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请勿转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