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间正在谈判?外交部:假消息


美国总统特朗普23日在白宫告诉记者,美国政府正积极与中国进行贸易谈判,并期望达成一项“公平的协议”。他声称,对华征收145%的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为零。中方必须同美达成协议,否则无法同美做生意。若不同美达成协议,就按美方说的办,美才是定规矩的一方。


然而,与特朗普言论相左的是,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称,与中国就此类协议的谈判尚未开始。


面对外界关注,中方迅速作出回应。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今天(24日)的记者会上明确指出,中美双方并没有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或谈判,更谈不上达成协议。“这些都是假消息。”


商务部回应中美关税降温说法

直新闻/摄


他强调,这场关税战是由美方发起的,中方的态度是一贯的、明确的。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对话谈判必须是平等、尊重、互惠的。


中美距离谈判桌还有多远?


“我个人更倾向于相信贝森特所说的话。”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水清在接受直新闻采访时说。


杨水清认为,现阶段中美之间并未启动实质性谈判。她指出,可以关注一个细节——中国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与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正率团赴美,在华盛顿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春季会议。然而,即便在这样一个有利时机下,中美双方并未安排正式会谈。“今天已是周四,按照日程,代表团应该即将回国,本周很可能无缘碰面。”


事实上,自新一轮贸易战以来,特朗普多次在关税问题上反复横跳。今年2月初,在重返白宫不到两周后,特朗普就操弄起芬太尼问题,宣布对自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从那时候开始,他一边挥舞着“关税大棒”持续威胁,一边又多次单方面宣称“很快会和中方通话”。


“特朗普的表态带有明显的政治目的”,杨水清指出,中国是美国极为重要的贸易伙伴,若双方无法就关税问题达成协议,美国本土经济势必承受冲击。因此,特朗普一方面希望通过强硬姿态争取谈判筹码,另一方面也意图向市场释放“缓和信号”,以稳定预期、缓解压力。


商务部回应中美关税降温说法


“谈判或于三个月内启动”


杨水清分析称,从目前态势看,未来三个月内双方启动谈判的可能性较大,其中在两个月内实现初步接触的概率更高。她判断,若开启谈判,初期目标或聚焦于降低互相加征的“报复性关税”,也就是降91%。


“目前来看,今年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加税大约累计增加了54个百分点,其中约20个百分点源自芬太尼问题,另外34个百分点则是打着所谓‘对等’名义的追加关税。而中国方面则对美国采取了约34个百分点的对等反制,同时还包括前两轮针对特定产品的反制措施。”杨水清说。


至于未来是否可能进一步下调关税,杨水清认为,这将取决于芬太尼等核心问题的进展。此外,美国国会当前还在酝酿立法,或计划取消对中国的最惠国待遇,这一动向值得高度警惕。


美方拟立法分级征税,“脱钩税率”轮廓初现


与此同时,《华尔街日报》23日报道称,特朗普政府正考虑将其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削减50%至60%,以缓解当前的紧张局势。


另有一些知情人士称,特朗普还在考虑采取类似于2024年众议院中国问题委员会提出的分级方法:对美国认为不威胁其国家安全的商品征收35%的关税,对美国认为具有战略意义的商品征收至少100%的关税。该法案提议在五年内分阶段实施这些关税。


根据最新草案,美国拟将中国出口商品分为“战略品”与“非战略品”两类。所谓战略品,即美方认为需要“脱钩”的重点领域,如机床、苹果产业链等,总出口额达1450亿美元,约占中国对美出口的三分之一。这部分商品将在五年内逐步加税至100%;而非战略品(涉及约2939亿美元)则被设定为最低35%的税率。


“这种分级加税,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结构性脱钩’。”杨水清指出,“所谓‘非战略品’仍将面临不低于35%的税率,而‘战略品’则基本被排除在主流市场之外。”


商务部回应中美关税降温说法


中国立场未变,耐心与底线并存


针对美国反复的关税举措,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表示,“中方早就指出,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脱钩断链只会孤立自己。对于美国发动的关税战,中方的态度很明确:我们不愿打,也不怕打。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过去中方在类似表态中通常将“谈”置于前,此次“打”则被提前了。


对此,杨水清分析称,“顺序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中方在持续释放善意无果之后,对美方‘口头热情、实则强硬’的警惕。”她指出,中方本希望通过积极沟通实现缓解,但面对美方不断等待“中方先打电话”式的傲慢态度,这种不对等正在耗尽信任。


“沟通应该是双向的,对话不能总是一边等待、一边表演。”她说。



作者丨田鑫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