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看过这样连环反转的国安反谍剧开场了。
只用了几个镜头,就完成了几层反转。
故事开场,燕平市国家安全局三处副处长杨光(张鲁一 饰)正在完成一场引蛇出洞,“我这样打扮会不会太土了?“

美女回答:我就喜欢传统的男人。
可下一秒,女间谍就将针剂打入杨光脖颈。

只是这次,她惹错了人。
“你就是这么对待,你喜欢的男人?“

任务完成?不,是第一重反转到来,在女子的手机邮箱,破译出三个关键词:江城、会议、袭击。

国安领导张柏青(石兆琪饰)确认:双方将在会议上讨论核电合作事宜。
看来,对方要袭击的,是我方会议人员。
杨光火速带人赶到会议现场。此刻我方会议代表正与对方握手。

会议两分钟后开始,杨光带领队员检查现场一切正常。
可就在此时,一个与会人员赶来通知:谢会长出事了。

第二场反转,再次出现。
杨光立刻带人展开调查,怀疑对象很快锁定在现场的三位服务员,两名等待询问,还有一名下落不明。

就是他。
杨光带人一路追到天台,对方正准备跳楼。

杨光冲上前去问出一句:你到底是谁?

可杨光在这场反谍之战中,好像忽略了什么,或许是,一个酒店里一闪而过的美丽女人赵亚苧(高圆圆饰)?

好一场,和平环境下的反谍之战。
谁是主动出击?谁是暗中隐藏?又是谁在蠢蠢欲动?
仅仅是第一集,这种强冲突的反转,就来了三回。
欺骗,圈套,意外,局中局,计中计。
棋局诡谲,生死博弈,险象环生,暗战无声。
戏剧冲突拉满。
不绕弯子。以上场景,就出自央视一套今晚开播的当代国安反谍剧《绝密较量》。

这几年,“谍战”这个类型,似乎走下神坛。
但对于谍战剧,业界将它分三个子类型:故事发生在1949年之前,敌明我暗,叫谍战剧;
故事发生在1949年之后,1983年之前,敌暗我明,叫反特剧;
1983年,国家安全部成立,反谍斗争步入新阶段,就是国安剧。代表作就是《对手》。
而本剧这场当代国安干警与境外间谍的交锋,当然是国安反谍剧。

导演是《黎明之前》的刘江,张鲁一、高圆圆、曹炳琨、王晓晨、成泰燊等多位实力派演员领衔。
围绕核电技术机密这一全新视角破题,还原真实的硬核谍战。
播出首日,就拿下全国收视第2。

这到底是一盘硬菜,还是一场国安反谍剧的破局?一口气看完4集,这就跟大家一起进入这场,“绝密较量”。
01、强节奏,重反转,三场都市谍战大戏,拍出了国安反谍剧的“高级感”
谍战的核心是什么?
战争时代的谍战常与正面战场相伴而行,情报人员的主要职责是配合军事行动,斗争、信仰与牺牲是永远的底色。
那当代谍战,又该怎么玩?
《绝密较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故事围绕的核心,就是我第四代核电技术机密。
这样一来,攻守方已经确定。
躲在暗处的,是赵亚苧代表的境外间谍,这些间谍可以是任何人,任何身份。
在明处的,是杨光代表的国安干警。
在我看来,《绝密较量》之所以吸引人,是杨光赵亚苧从敌对试探到被迫联手,上演“猎手与猎物”的双强博弈,引发连环反转。
这些反转,让“当代反谍”,有了高级质感。
举三个例子:
第一个,是“藏”。
前文中的安全事件发生后,杨光必须马上确认的是,境外间谍是怎么渗透进来的。

这是一次保密级别非常高的会议,国安主要领导,都是前天晚上才知道。
那个下手的服务员,是怎么提前潜入双方谈判的酒店?背后一定有个强大的组织。
问题在于,是谁?
国安干警现在需要找到那根萝卜,才能拔出萝卜带出泥。
而杨光发现的线索,就是赵亚苧。

她不仅曾出现在酒店,而且出现后不久,我谈判代表就出事了。而且她有很强的反跟踪能力,杨光严重怀疑,她就是那个服务员的同伙。
那她的真实身份是什么?这就要看她怎么藏了。
一是浮现在水面的表层身份,公关公司的经理。

二是观众所看到的隐藏身份,浑身裹得严严实实,带着情报在车上与人完成25万美元的交易。

所以,是商业间谍?不对,对于商业机构来说,毒杀谢会长,有什么好处呢?
看来,这个美丽的女人,还有观众暂时无法看到或猜到的最终身份。

谍雾弥漫,真相匿于光影之间,当有人精心伪装、步步为营,查出她到底藏着什么,就能找出答案。
第二个,是“诈”。
谍海争锋,是瞒天过海,也是偷梁换柱。
在反谍中,我方和敌方,都在这个字上做文章。

第二轮较量很快来了,一场亚洲核能会议,再次引发境外间谍和国安干警的注意。
杨光他们,要负责会议的安保工作。
可就在杨光在监控室排除间谍潜入的可能时,却再次发现那个熟悉又美丽的身影,赵亚苧。

杨光立马察觉到了不对:名单里有她吗?
于是,他从自悄悄进入会场,就坐在赵亚苧不远处,静静观察她。

可她好像并没采取任何行动。
大家不知道,这其实是第一“诈”,接下来,赵亚苧在其他内应的介绍下,与我方关键核能技术专家握手交谈,约定拜访。

在返程路上,她静静敲出几个字:任务完成。

这是第二“诈”。
但真正要命的,是最后一诈。
会议开完,我关键核电技术专家却在厕所突发心肌梗塞。
杨光等国安干警只有将装有重要技术信息的电脑安全转移回三处。

我方很快监控发现,有辆车跟了过来,“甩掉它。”
可电脑虽然带回来了,电脑的F盘却被锁定了。

也就是三处内部,24小时内,发生过非法侵入?杨光就成了第一个怀疑目标?
短短一场连环攻守戏,就拍得这么刺激,看到这里,我是被彻底吸引进去了。
但还有第三个,是“间”。
间,离间,反间,同样是现代谍战和反谍中必用的战术。
对方采用远程不接触电脑就非法侵入的手段,显然就是要离间我方,而目标所指,就是杨光。

但我方也可以将计就计,给他来个反间计。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一幕:杨光主动对来墓地祭奠的赵亚苧说:既然您是孙先生的朋友,能有幸认识一下吗?

结果杨光更加确定,对方是有身份的人。

当然,如果只是这样,那我们就太小看了境外间谍。
赵亚苧方面很快安排了一场交通意外,逼杨光暴露自己,顺势用一场精彩表演洗清了自己的间谍嫌疑。

而一场争取杨光的计划,也由此开始。
可问题是,杨光真的相信她了吗?

越美丽的女人越会骗人,这个道理,张无忌知道,杨光当然也知道。
而随着事件的升级,貌似不同阵营的杨光与赵亚苧双双卷入复杂的漩涡,敌我难辨中,一场无间道也由此展开。
对方在争取杨光,杨光也在争取赵亚苧,因为她非常清楚,境外间谍组织狠厉的地方,就是一旦怀疑间谍脱离控制,便会果断除掉。

两人的几番攻守,也看得人脊背发凉,第一次见识到了当代谍战的手段。
从这些情节不难看出,《绝密较量》好看就好看在,节奏强,反转让人意想不到。
而这一切,或许只是刚刚开始。
成泰燊饰演的幕后大BOSS还未显现,他们的目的已明,可下一步计划究竟是什么?剩下的就需要大家自己去揭晓了。
虽然只有短短4集,但这4集里,《绝密较量》已经呈现出了优秀反谍剧该有的两个特质。
首先故事节奏快,动作场面激烈,前四集就展现了多场谍战,死了3个角色,真的是“局中局,计中计”。

还有,就是这才是真正的高智商对决,暗潮汹涌中,敌我相互试探,胜负都在方寸间。
剧集既满足了视觉上的刺激,也调动了整部剧的悬疑氛围,看来,谍战剧高手刘江,又带给观众一场精彩的国安反谍剧盛宴。
02、高圆圆演反派惊艳,张鲁一演出国安气质,曹炳琨、王晓晨飙戏精彩
谍战,适合实力派导演和演员。
流量那一套,谍战玩不转。
十五年前,刘江执导的《黎明之前》,成为谍战类型化的扛鼎之作。

后来刘江执导的反特剧《誓言今生》,也拿下飞天奖一等奖,口碑极佳。
他来拍。张鲁一、高圆圆、曹炳琨、王晓晨、成泰燊、石兆琪演,靠谱。
最惊喜的,是高圆圆。

高圆圆是刘江老搭档,她的代表角色,正是《咱们结婚吧》中的温婉美人。
而她在《绝密较量》中,也确实给了我惊艳之感。
这种惊艳,来自于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外在美。
高圆圆身上,有种纯欲和成熟叠加的美感。

她扮反派间谍故意秀身姿的时候,身上还真多了些之前从未有过的欲。
这一点,观众之前还从来没有在她身上看到过。最关键是,负责引诱的长高圆圆这样,这说服力还要有多强。
第二方面,是演技的进步。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高圆圆的表演已经有多么好,而是她的演技,展现出巨大反差。

上一秒笑语晏晏让人如沐春风,转过身立马眼神骤变得冷酷。并且,从温柔知性跨步到果决控局,每个眼神、微笑都恰到好处,尤其和张鲁一的对手戏,两人互为猎物和猎手,每一句台词、每一个细节都饱含深意,张力十足。
当然还有张鲁一。
张鲁一之前演过《红色》,对强情节的谍战剧有极强表演经验,他的外形气质也很符合国安干警角色的定位。

角色塑造上,张鲁一采取了“冷热结合”的方法。
在观察对手的时候,常能看到他仔细观察,冷着脸思考,相比于其他人的动,张鲁一显得比较“静”。

恰恰是这种带着冷峻的气质,让他有了真正国安干警的底蕴。
当然,工作时的冷,又与角色生活中热腾腾的憨形成对照,日常生活中,杨光就是个带点憨的人设。
这一反差,反而让人物变得鲜活起来。
另一位女演员王晓晨: 表现也不差,《庆余年2》中的蛇蝎美人袁梦,化身国安技术人员,自带一份低调和严谨。

当然最惊艳我的,还是曹炳琨,曹炳琨最早靠演《潜伏》出名,虽然没大火,但没人能忘了承包全剧金句的谢若林。

曹炳琨剧中的演技,用一个词概括就是“沉稳”。
最开始的时候,他展现出对杨光和同事亲和力,甚至看起来不像个国安干警。

但后来带电脑会三处,尤其在开车的时候,那种小心翼翼的神情,以及对车辆及各种路况表现出来的敏锐观察力,又一下子让人觉得,这个人物不简单。

还有一位演员,不得不提,就是演技被公认的成泰燊,他饰演的反派大BOSS,那种反派间谍的高智商感和压迫感,藏都藏不住。

这也让《绝密较量》,有了高智商对决的气质。
不得不说,这些好演员,演活了这场绝密较量。
03、悬疑打底,类型融合,反谍国安剧新的打开方式,来了
不可否认的是,比起之前的反谍国安剧,《绝密较量》有不少别出心裁的创新。
这种创新,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悬疑打底的经典谍战风格。
虽然反谍和谍战题材不同,但中国谍战剧的底子,却是一样的。
和《伪装者》《潜伏》等谍战剧一样,《绝密任务》叙事迅猛、剪辑凌厉、类型元素丰富,故事绝不拖泥带水,事件之间环环相扣,不扯闲篇。
全剧围绕张鲁一和高圆圆角色的较量,剧情迷雾重重,每一集最后都会埋下一个钩子。
同时,反派不降智,主角不开挂,两派人马总在毫厘之间决胜,也很容易就能带入观众,感受谍战的刺激。
这种老派,保证了本剧故事的基本盘。
第二方面,是通过各种拍摄手段,突出谍战的紧张惊险。
作为拍过谍战经典的老牌导演,刘江的拍摄功底没得说,观众可以看到强节奏剧情里,各样面孔一个接一个闪现,境外间谍的毒杀、色诱间谍手段层出不穷,爆破、追车大场面轮番上演,观之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
开场的一出国安干警追捕境外间谍服务员的戏,很值得一说。
我方谈判代表中毒后,“猫鼠游戏”立刻展开,国安干警能确定人还在酒店,但不知道是谁。
从调查到追捕,几乎是一气呵成。
这段戏,不仅利用了酒店中墙壁的转折和视角的遮挡等制造刺激氛围,更用了跟拍,手持拍摄以及仰拍等拍摄手法。
各种手法的结合,让短短的一段追逐戏看点十足。
尤其最后杨光追上天台,与逃亡间谍天台对峙,镜头紧张切换,很有大片质感。
刘江,宝刀未老。
第三方面,是对现实反谍的科普。
剧情显示,境外间谍,不一定就是外国人,有很多间谍,是因为各种原因,被拉下水的。
当今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时代背景下,科技安全保卫战异常激烈,数据窃密、AI人脸伪造等新型技术犯罪不断出现。

我们还能够透过剧集大致窥见敌方间谍的渗透和破坏手段:伪装偷拍、色诱窃密、毒刺、威逼利诱策反高管、高科技远程入侵等等,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当然,还有对我们国安干警无名英雄的歌颂。
这部剧告诉我们,境外间谍和国安干警的绝密较量,或许离我们并不远,但这正是当代反谍的特点,所谓绝密较量,不再是当年黎明之前那样深入敌后,而是敌暗我明,时代的变化,也让反谍之战变幻无常。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剧中说的,“较量,不会结束。”

除了故事本身的刺激,剧集的这份现实感,实在难得。
我们普通人不是杨光,但每个普通中国人,都该是这场绝密较量中的正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