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晓俊(金融从业者)

8月12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其中提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且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

鼓励大家贷款去消费了,这里划几个重点。

专家解读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专家解读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对个人贷款消费者的重点

对于个人贷款消费者简单来说,分为500元、1000元和3000元三档优惠。

所谓500元档优惠,就是单笔贴息最高是500元,这是5万乘以百分之一简单的数学公式。单笔五万最高是《实施方案》中明确,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且贷款经办机构可通过贷款发放账户等识别借款人相关消费交易信息的部分,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政策到期后,可视实施效果研究延长政策期限、扩大支持范围。

所谓1000档优惠,就是在以上大规则不变的提前下,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单笔5万元以下的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1000元(对应符合条件的累计消费金额10万元)。

所谓3000档优惠,就是每名借款人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的全部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对应符合条件的累计消费金额30万元)。

其实吧,这里也有操作bug,例如49999的贷款就能在单个机构享受最高档30万的优惠,且不用去特地去针对8个重点消费领域进行识别,不要小看这一块钱,多了1块钱到了5万,从银行到客户都会很麻烦,因为要去证明所谓消费用途,后续就会遇到超级多的扯皮事,可以预计4999x的贷款会满天飞。

专家解读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专家解读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对于区域性银行的重点

区域性的中小城农商行真的是期待了半天,等到了个寂寞。

根据《实施方案》,贷款经办机构包括:

一是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二是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包括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恒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三是5家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包括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招联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兴业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没有任何一家区域性城农商行。甚至消金公司和民营银行都挑选考虑了5家,《实施方案》中只有一句鼓励地方财政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对其他经营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给予财政贴息支持,扩大政策覆盖面。白名单的这23家机构都有国家财政贴息的,城农商就各自地方财政结合实际考虑吧。按照各省目前的财政紧张情况,中小区域性银行就洗洗睡吧,又给政策背刺了。

专家解读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专家解读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对于23家贷款经办机构的重点

对于已经准入的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5家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也别笑的太早,这个方案全国人民都知道了,但估计这些银行的总分行还都不知道怎么落地呢,产品业务流程怎么改?既能满足客户又不留下后遗症,这可不好弄。对于很多大行来说,写个需求科技开发实现都得半年以后了,这半年有的鸡飞狗跳了,特别是大行的一线将会承担更大的负担和压力。

而且这里划个重点,按照《实施方案》是要贷款经办机构先贴息,随后上报再由省级财政部门收到当地金融监管局提供的材料后审核拨付的,想想这个流程就是头疼。

《实施方案》中明确各金融监管局收到贷款经办机构报送的季度贴息资金申请材料后,对贷款经办机构个人消费贷款发放和贴息金额等数据进行汇总,于15个工作日内向省级财政部门提供贷款经办机构贴息资金汇总数据等材料。省级财政部门收到当地金融监管局提供的材料后,于10个工作日内完成上季度贴息资金审核拨付工作。对于审核未通过的个人消费贷款,由省级财政部门相应核减贴息资金;已向借款人支付贴息资金的,由贷款经办机构以适当方式扣减或追回。

最后这一句,如果未审核通过,已向借款人支付贴息资金的,由贷款经办机构以适当方式扣减或追回,简单来说就是你先贴,我再审,审核不通过的,你自己解决。好吧,这23家行到底最后是亏钱还是占便宜真不好说。

专家解读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无论怎么说,出发点总是好的,鼓励大家贷款去消费了,执行起来总要让子弹飞一会儿的。(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头条号立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