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谈判“干脆利落”,特朗普已不敢节外生枝,只用了一天半就出了结果。

中美瑞典经贸谈判,用时一天半谈出结果,相比之前谈满两天的日内瓦谈判、伦敦谈判,本轮整体突出一个干脆利落,可见前面已经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第一天,中美代表谈了五个多小时,第二天,谈判上午开始,中午结束,满打满算,这轮谈判的沟通时间,也不会超过十个小时。

学者:中美谈判“干脆利落”

【这次瑞典会谈仅用时一天半,进展比较顺利】


作为对比,之前的伦敦谈判,双方两天谈了将近20小时,是不折不扣的外交马拉松。

当然了,如果没有之前的对话成果作为基础,瑞典经贸谈判断然不会如此顺利。

最主要的成果,就是中美一致同意,推动本应于8月中旬到期的关税休战协议继续延长,具体多久待定,但外界普遍认为,跨度会跟之前一样,还是90天,为中美高层互动留下足够的窗口期。

如果经贸协议真的取得了重大进展,可能会放到元首互动的场合去宣布。

『中美都有再谈下去的意愿和动力』

中美同意为关税停战延期,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中美确实无法在三个月内迅速达成协议,但也无意再开战端,都想再谈下去。

学者:中美谈判“干脆利落”

【第二天的谈判在中午就结束了】


这一天半下来,中美双方主要是就各自的宏观经济政策交换意见,并回顾了协议框架的落实状况,给予了“充分肯定”。

这也说明,只要美国不节外生枝,中美在经贸领域有相当大的合作基本盘,中国也通过实际行动,向美国有力示范了,任何试图颠覆这个基本盘的企图,会招致什么样的后果。

虽然现在中美经济关系相对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份经贸协议很好达成,单单只是维持现状,还不足以让这个框架转化为具体、全面的书面成果。

对于经贸协议,中美有着截然不同的底线和预期,两国的经济关系,也与7年前不尽相同,想找到一个能被广泛接受的共识,没有那么简单。

这次瑞典谈判,我们给出的形容是坦诚、深入、富有建设性,都是很常见的外交辞令,而辞令背后的弦外之音,是中美双方既没有谈妥,但也没有谈崩,对彼此的底线和态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学者:中美谈判“干脆利落”

【李成钢表示,中美进行了坦诚、深入、有建设性的交流】


好在美国很清楚地知道,如果中美经贸关系无法处于一个稳定健康的状态,他们自己也承受不了后果。美国有必要与中国共同维护现在的局面,这是两方能继续谈下去的最大动力。

『贝森特连夜赶回美国,给特朗普带回了好消息』

美国这边的口风既积极又有所保留,财政部长贝森特在记者发布会上强调,是否延长休战期,还是重启关税战,特朗普有“最终决定”,随后又说,与中方的会谈有“建设性”,双方现在只是还没有签字正式确认而已。

接下来,贝森特将连夜赶回美国,向特朗普通报会谈进展,并等待下一步的指示。如果中美后续对谈判成果没有异议,这轮瑞典对话才算“功德圆满”。

特朗普这边也结束了在欧洲的行程,在回去的路上,他收到了贝森特的初步汇报,随即向媒体暗示,中美领导人有可能在年底互访。

可见,贝森特从瑞典带回来的,是符合特朗普预期的好消息。

学者:中美谈判“干脆利落”

【特朗普也在赶回美国的路上】


也只有在与中国打交道时,特朗普才能一定程度上展现务实,不对中美协议急于求成。

『中美瑞典谈判期间的“杂音”』

虽说这轮瑞典谈判,过程干净利落,不过杂音也是免不了的。要是没有杂音,那就不是我们认识的美国了。

谈判期间,特朗普那边突然把俄乌停战的期限,从50天缩短到10天,要求俄罗斯尽快答复。与此同时,还打起了中俄能源经贸的主意,试图让中国配合对俄施压。

贝森特就说,他已经提醒中方,如果继续与俄罗斯开展能源经贸往来,可能会被征收高额关税。

从我们的视角来看,如果这种程度的威胁有用,几年前就该奏效了,轮不上特朗普政府故技重施。而且这严格意义上,并不属于中美经贸谈判的范畴。

学者:中美谈判“干脆利落”

【贝森特仍然希望中国配合美国对俄罗斯施压】


贝森特同样很清楚这一点,随后又找补说,他们无意干涉中国内政,但希望中方对于可能的次级制裁“做好准备”。

这就不需要美国来操心了,问题在于,美国有没有做好被中国再次反制的准备?

美方当然可以提出他们的关切,这是坦诚交流的应有之义,但这并不意味着能对中国的内外政策指手画脚。

中美下一步要做的是,发挥好经贸磋商机制作用,逐渐加强共识,减少误解,确保对话始终处于正轨,顾左右而言他,靠盘外招制造筹码,只会耽误时间,这样哪怕再来半年的停战期,可能都不够中美谈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