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记者 李夏至

作为首部台网同播、登上央视八套次黄金档的精品微短剧,《狮城山海》播出两周以来,不断刷新国产微短剧的收视数据纪录。该剧播出首日即收视上榜前三,创央视八套次黄金档历史新高,首周平均收视率接近1.8%,单日最高达2.4%,网络端位列腾讯视频传奇剧榜第一,截至5月14日累计播放约1.15亿次,创下微短剧品类新纪录。

该剧出品方长信传媒创始人,《狮城山海》监制兼编剧郭靖宇认为,这部剧的成绩证明短剧精品化的思路正确,传统做长剧的“手艺人”不会荒废手艺,应勇敢拥抱变化,“我们要重新思考如何能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技术革新面前,找到重新定义精品内容的方式,长剧与短剧的形式之分没有那么大,创作者始终要不遗余力地讲好故事。”

拍微短剧要了解观众需求

作为影视剧行业的“老兵”,郭靖宇此前被观众认为更拿手的剧种是年代传奇剧,他执导或主创的《铁梨花》《勇敢的心》《打狗棍》至今被不少观众念念不忘。他还担任过主旋律题材电视剧《最美的青春》编剧,监制了热播网剧《唐朝诡事录》系列。如今踏入微短剧领域,这个“老兵”始终活跃在行业一线。

《狮城山海》监制兼编剧郭靖宇接受记者专访。 北京日报记者 崔家宁 摄

“我是一个喜欢不断追求变化的人。”郭靖宇在创作上始终有新追求。2014年,国产网剧还处在起步时期,郭靖宇团队就率先创作了《灵魂摆渡》系列网剧,2018年还凭借同名网络电影,以4548万元的总分账收入,创下网络电影票房分账新纪录。“《狮城山海》这个IP,一开始也是打算做成网络电影的,但经过对项目IP的规划,最终我们选择以微短剧的方式去呈现。”

对于微短剧,郭靖宇始终不认为“短与长”是问题的关键,创作者应该拥抱技术创新带来的观看方式变化,针对新变化去匹配创作,不应因为“短”就因噎废食。他表示,主创团队根据对观众收视习惯的分析发现,如今观众更多是在用碎片化的方式去看剧,20分钟是相对合理的剧集长度,“尤其是城市观众,可能很大程度上他们的观剧场景是在通勤地铁上,或是中午用餐时间。”用短剧“下饭”,可能是短剧需要满足的观看需求。

选择南洋题材呈现心中侠义

以精品化内容的方式重构微短剧,赛道选定后,郭靖宇在内容题材上剑走偏锋。他没有陷入流俗,去选择常见的短剧热门赛道,如婚恋、商战或者甜宠、霸总和中老年情感题材,而是凭借自身的创作优势,从行业内极为稀缺的南洋故事题材入手,在《狮城山海》中讲述旧时华人团体“山海帮”的创业传奇。

此前,长信传媒凭借《小娘惹》系列成功“出海”,不仅在国内收视成绩斐然,在东南亚地区亦斩获了不俗的收视和口碑。“我们之前有过一定海外拍摄的经验,这次《狮城山海》本身也更适合反转激烈的高情节化叙事,短剧观众喜欢的反转,我们做到了极致,在制作层面则不遗余力地实景搭建,尽可能地树立一个高的起点,让行业看到精品化成功的可能性。”郭靖宇说。

在郭靖宇的社交媒体上,他透露最初创作《狮城山海》是为了写给和自己同龄的中年男性群体——“为了讲出我们曾经拥有过的侠义梦”。剧中的山海帮奉行的是传统仁义礼智信的武侠精神,可以看作是传统武侠精神的现代变种。让他意外的是,该剧在社交网络上最多的粉丝并非中年人,而是“90后”“00后”,他们看懂并理解了故事中的传统武侠精神,而极限反转、节奏飞快的叙事和电影级别的动作场景也更符合他们的审美习惯。

微短剧精品化尝试将继续

对郭靖宇来说,以不亚于长剧的标准去制作微短剧,《狮城山海》不是孤例。团队早已开始微短剧精品化创作尝试,长信传媒与优酷合作打造的现代题材微短剧《鉴定》即将与观众见面。

郭靖宇介绍,《狮城山海》的投资方式也并非传统的影视公司投资制作,再寻求平台投放出让版权,而是选择与播出平台在制作前就进行商讨,以平台定制的形式,由平台与影视公司共同出资制作。

除了正在拍摄的《唐朝诡事录之长安》,郭靖宇手头上,神话题材剧《烟雨神游记》也提上了日程。对于《狮城山海》的后续开发,他也信心十足,甚至已想好续集大概的故事方向。他坚信,以《唐朝诡事录》为代表的系列IP式开发,是团队未来主要的创作方向。“我们希望能给每个年龄段的观众都创作出陪伴他们成长的故事,这是我给自己规定的任务。”

来源:北京日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