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300万预算1000元中标,没有人确认过眼神?
26363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还有比这更离谱的吗?300万的预算,一千块钱中了标。江西一所医院设备采购项目,公示一出,惊掉下巴。

这事跟网上“买买299,85万中了标”的重庆路由器事件有得一拼。江西这所医院的采购项目名称是,“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流水线设备”。预算300万,最高限价160万,结果被江西一家医药贸易公司中了标,中标产品为“迈瑞MT8000”,中标价为1000元。
在上百万、几百万的设备中,一千块可能连个正经点的机械镙丝都不够,怎么可能?事出反常必有妖!这是公众的第一反应。
10月14日,大皖新闻采访发布公示的医院,工作人员表示,招标都是按流程,预算不存在偏差,说“我们都有询价会的”!
知道你有询价会,知道你有流程、有公示,但公众不知道的是为什么,几千倍的差价,流程一路走来,居然没有一个专家、一个领导、一个参会人员感觉哪儿不对劲?
15日,江西中医药大学发布情况通报称,“我校附属医院暂停了该项目采购活动”“已会同相关部门开展调查,并将根据调查情况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坐等结果吧!但这事情要把它说圆了,难度比较大。第一,既然是百万级的医疗设备,1000块钱就能搞定,那么300万预算怎么来的?最高限价160万的标准怎么得出来的?就没有一个人能了解基本的行情?
第二,象征性的1000元,高端设备“白菜价”。是否恶意竞价,有无低价陷阱?中标之后,后续怎么运作?会不会通过更贵的耗材来填补?会不会,设备当成印钞机,羊毛出在羊身上?如果不会,那么第三个疑问出现了——亏本的买卖谁愿做?几千倍的差价,会否以次充好?会不会粗制滥造?会不会埋下医疗的风险和隐患?这些疑惑,老百姓有!难道招标项目的参与者、决策者,一点怀疑都没有?匪夷所思啊!

商业的规律是,只有买错的,没有卖错的。百万设备一千卖,当它价格报上来,按理说,第一轮就会被踢出去。这是一种本能和警惕性。难道是1000万,错写成1000块?不可能。因为有限高。那会不会是公示时,10万、100万,错写成了1000元?可能性也没有。一眼看去缺了两三个零,校对眼神再有差错,也不会错得这么离谱。所以公示文字差错方面的理由,可以排除掉。
但是排除不掉的是人的因素、招投标的机制因素。1000元,一路绿灯放过来,所有人都见怪不怪,这才是让人最惊讶的地方。百万设备千元卖,总归有人要买单。公众担心的是放长线、钓大鱼,最终是患者和医保做了冤大头。
从85万中标买个路由器、到上百万的设备只给路由器的钱,两个特例,两个极端。极端的高价买,公众有质疑。极端的低价购,公众也有质疑。公众任性吗、特别难弄吗?不是,而是对极不正常的采购程序、采购结果有担心、有怀疑,担心暗箱操作,怀疑有漏洞、有勾兑、有不同形式的利益输出。
9月份,重庆85万路由器事件,官方发布通报,是相关企业虚假承诺、恶意扰乱采购秩序,重点强调“未发现存在利益输送的情况”。但也承认有“履责不力、把关不严、简单机械执行采购程序、以及评审谈判流于形式”等等的问题。公众相信通报,但终归感觉差了那么一点点意思。
江西这次调查,往后很难解释价格为何相差这么离谱。品牌在那里,价格也透明。一个没报错,一个没看错。公示前是确认过“眼神”的。此中的底层逻辑,相互也是心知肚明的。公众知道在走流程,知道程序走得合法合规,但怕的就是合法合规的程序下,会不会有暗流涌动,会不会天长日久、慢慢被收割。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官方机构的招投标,也是如此。期待官方调查,给个合理结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