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天津将迎来一场全球瞩目的外交盛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不仅是中国今年最重要的多边主场活动,也是当前国际博弈格局中的一块风向标。

名单刚一亮相,诸如俄罗斯总统普京、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印度总理莫迪、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东盟秘书长高金洪等重量级人物纷纷确认出席。

中方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大国外交的号召力和区域影响力。哪怕在全球局势风高浪急的档口,各路势力依然顶风冒雪赶来,足见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不可小觑。

可正当世界的目光聚焦天津、聚焦中国外交时,老对手美国又“按捺不住”了。特朗普政府这次出手格外凌厉,一连发出两道制裁令,目标直指中国企业与科技产业链。

先是8月21日,美国财政部宣布,将13家实体和8艘油轮列入“黑名单”,理由是这些企业协助伊朗规避国际制裁、出口石油,名单里赫然包括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公司。

美国人玩得一点不含糊,不仅冻结相关企业在美资产,还禁止它们与美国进行任何形式的交易。美国这套熟悉的“长臂管辖”套路,又来了。

中方刚公布访华名单,特朗普从中捣乱,枪口对准中国,冯德莱恩也趁机出手搅局,事情越闹越大了

还没等中方回应,第二板斧也落下来了。8月22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出台新规,以“防止数据安全风险”为由,要求美国海底电缆供应链彻底排除中国企业。无论是设备采购还是技术服务,都要把中国企业挡在门外。

美国人的算盘很清楚,就是要从根上卡住中国在全球数字和能源基础设施领域的突破口,把中国企业牢牢隔离出“高端朋友圈”。这不是一般的贸易保护,而是赤裸裸的科技围堵和系统性打压。

细看美国这些动作,不难发现其背后动机极其明确。正当中国主办上合峰会、全球目光聚焦中国外交的时候,美国突然连发重拳,明显是要抢话题、转移视线,把中国的“高光时刻”变成危机公关。

特朗普政府这套“破局”套路,玩得比谁都溜。只要中国有大动作,美国必然在外围制造麻烦,绝不让中国顺风顺水地“做东道主”。

这还没完。美欧之间的“连环招”紧随其后。8月2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忽然“发声”,在西班牙主流媒体发表长文,大肆渲染“中俄威胁”。她声称,刚刚达成的美欧新贸易协议,是为了避免美欧爆发贸易战,稳定跨大西洋关系。

更有意思的是,冯德莱恩话锋一转,直接把中国和俄罗斯拉下水,宣称如果美欧闹翻,只有中俄会偷偷庆祝。她还承认协议并不完美,欧盟确实做出了重大让步,但至少避免了让欧盟地位被削弱的大规模贸易冲突。

中方刚公布访华名单,特朗普从中捣乱,枪口对准中国,冯德莱恩也趁机出手搅局,事情越闹越大了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冯德莱恩这番话有点“自我安慰”,甚至颇为滑稽。现在美国推行所谓“对等关税”,说白了就是拿着大棒让全世界低头。

日本、韩国、东南亚、拉美、中东这些国家,要么是美国的盟友,要么体量太小,根本没有谈判的空间。

真正能和美国硬碰硬、敢于较量的,也就只有中国了。欧盟嘴上说得挺硬气,实际上也只能被动接受美国游戏规则。

冯德莱恩一边高喊“欧盟团结”,一边把中国、俄罗斯往对立面推,制造出一种“西方对抗中俄”的紧张气氛。说到底,这更像是给欧盟内部的不满找个“背锅侠”,好让大家别再纠结协议本身的失利。

意大利前总理、欧洲央行前行长德拉吉就毫不留情地指出,2025年一系列事件已经让欧盟“世界巨头”的幻想破灭。

欧盟今年在重大地缘政治冲突中几乎是个“旁观者”,不仅屈服于美国关税压力,还在推动乌克兰和平谈判时“边缘化”自己。

德拉吉认为,欧盟过去以4.5亿消费者的市场为傲,自以为可以靠体量换来影响力,但现实狠狠打脸。如今,欧盟连维护自身利益都变得力不从心,内部质疑声此起彼伏。

中方刚公布访华名单,特朗普从中捣乱,枪口对准中国,冯德莱恩也趁机出手搅局,事情越闹越大了

美国和欧盟一唱一和,把中国推上了“假想敌”的位置。冯德莱恩为了给自己遮羞,不惜炒作“中俄威胁”,试图把欧盟内部矛盾转嫁到外部。

可惜,这种做法只能掩盖一时,解决不了实质问题。中方的态度一向明确,坚决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主张通过平等协商解决分歧。

中国不希望看到贸易战,更不愿意被“拉下水”当挡箭牌。冯德莱恩把中国硬拖进来,只能说明欧盟自己也没底气。

美国这边更是“加码施压”。8月26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面对美方新一轮稀土关税威胁,态度依旧强硬。特朗普扬言,如果中国不保障美国稀土磁铁供应,就要对中国相关产品加征200%关税。

中方显然不吃这一套,早就表示贸易战没有赢家,搞关税保护只会损人不利己。美国人一边要求中国供应关键原材料,一边又对中国企业处处设限,这种自相矛盾的操作,真让人怀疑白宫的逻辑能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