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媒体评工信部整顿隐藏式车门把手
5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据澎湃新闻报道,5月8日,工信部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该标准聚焦潜在逃生、救援风险,将填补对隐藏式车门内把手等规范不足的空白。
一电动汽车隐形车门把手。图据视觉中国
近年来,电动式、隐藏式门把手成为众多新能源车型的标配,然而在相关事故中,其暴露的“车门锁死无法打开”等安全隐患屡次引发关注。此次对相关标准进行修订,顺应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的新趋势,体现了对消费者生命安全的重视,也是推动汽车产业规范发展的重要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新标准的修订,聚焦潜在逃生、救援风险。比如其中明确要求,“增加机械或者断电保护等安全冗余设计要求,保证断电、碰撞等事故中车门系统能够开启”,类似具有针对性的设计监管要求,直击电动式、隐藏式门把手存在的安全漏洞。
隐藏式车门把手快速流行,主要原因在于,它能减少空气阻力,同时提升车辆的整体美感和科技氛围。在车辆外观、功能设计上进行创新,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一旦发生交通事故等意外情况,这类融合科技与美感的设计元素,反而可能成为逃生、救援的阻碍。
比如,当车辆因碰撞发生断电时,电动式车门很可能因失去动力而无法正常开启,而那种隐藏式门把手,由于和车身融为一体,发生碰撞导致车身变形后,外部救援人员想要顺利拉开车门,往往会面临极大困难。此外,当下不同品牌、款型的车辆,门把手设计样式五花八门,对于不熟悉智能操作模式的老人和儿童而言,在紧急时刻,有可能因找不到车门开启位置而延误逃生时机。
汽车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到整车的安全等级。门把手的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在发生事故的危急时刻,耽搁几秒的逃生、救援时间,有可能就会危及到驾乘人员的生命。也因此,隐藏式、电动式门把手的弊端,有必要引起整个汽车行业的正视。
当然,对技术标准的修订,不是要否定车企对外观和科技感的追求,而是在创新和安全之间寻求平衡,让科技回归安全本位,回到安全优先高于一切技术创新的设计底线上来,绝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创新,而制造新的安全隐患。
对广大车企而言,在后续的产品研发与生产过程中,要更重视车辆的安全性能。如果坚持采取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也要有易于识别的安全标志,或者保留应急机械按钮,确保在事故发生后,车门仍能正常开启。
需要强调的是,此次标准修订,虽然是围绕汽车门把手,但它所彰显的“安全优先高于一切”的技术设计理念,理应成为汽车行业普遍遵守的原则。在汽车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只有让每一项创新,都建立在安全可靠的基础上,汽车工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人们的出行带来真正的便利,而非制造新的潜在危险。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熊志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