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是一段非常热门的历史,初期因为东汉皇帝不作为导致宦官和大臣们争权,没人关心民生、也没人关心老百姓的死活,各种苛捐杂税强压在老百姓身上。后来随着太平教张角三兄弟掀起的黄巾起义,从此拉开了乱世的序幕。 在那个时代里各路军阀为了抢夺地盘可谓无所不用其极,阴谋、阳谋、军事行动、驱虎吞狼等等花样百出。而这些计谋,绝大部分都是出于各方军师手中,可以说拥有一个得力的军师,在乱世里面能够存活的概率将会增加,拥有一个顶级军师将能争霸天下。

三国里面蜀汉和东吴的国力对比曹魏来说偏弱,而且两个政权的框架大体相同,都是依照军师的策略起家、割据一方,后来又因为军师辞世后开始走下坡路。蜀汉的军师就是诸葛亮,东吴的军师就是周瑜,甚至那个时代还流传着"既生瑜,何生亮"的说法。近段时间网上把诸葛亮和周瑜两人做比较,谁的才能和品格要高些,也引发了热议。其实从他们两人所经历的事,所做出的成绩以及最后的结果就能明了。 江东周郎 周瑜生在江东名门望族周家,祖上曾做过"三公",在那个等级森严的是时代里,周瑜这种出身注定他此生就不平凡。因为门庭显赫,他从小就接受了那个时代的顶级教育,文学、音律、兵法塞满了他的课程表。而周瑜因为天赋极好,并没有抵触、排斥这些的学业,反而在各个领域都学得很深。特别在音律方面简直是一个大拿,不论什么曲子只要稍微有些差错就能让周瑜发现,因此也有了"曲有误周郎顾"的说法。

他步入时代的舞台是从他的同窗好友孙策开始,孙策成年后感觉即将天下大乱,他看出了袁术有吞并江东的野心,于是拿着传国玉玺和袁术换来粮草和兵马,然后邀请周瑜担任自己的军师,两人共创大业。周瑜加盟孙策后没有辜负众望,在他精准的谋划下,孙策得以打下庐江郡作为基地开始蚕食江东,几年后在正面战场击败了江东最大的诸侯刘瑶并占据江东重镇建邺城,从此吞并江东六郡。

而周瑜军事生涯里最漂亮的战绩当属赤壁之战,彼时曹操携带几十万大军将要吞并江东进一步统一天下,此时的江东可以出战的军力仅有6万人,再加上刘备的2万援军,实际上只有曹操三分之一的实力,很多江东重臣都想投降,周瑜冷静分析了敌我双方优势劣势有请战。在本次战役他和老将黄盖设苦肉计,并用使用火计攻打曹操。

当时的曹军多为北方人也不善水战,遭受火攻后不知所措,再加上周瑜指挥东吴和刘备的军队反攻,一夜之间歼灭了曹操绝大部分有生力量,以一人之力推延了统一的进程。但事后瓜分战利品的时候却被诸葛亮抢先一步占据了荆州大部分地区,想算计诸葛亮时却被诸葛亮洞察,随后将计就计反算计周瑜,周瑜羞愧难当,当场被气死。 卧龙诸葛亮 诸葛亮没有周瑜那么显赫的出身,他本是青州琅琊人,年少的时候青州被黄巾贼肆虐,由此跟随家人搬迁到南阳避难。作为那个时代最有天赋的几个人之一,诸葛亮很早就体会了世态炎凉,也明确了自己的志向----想要成为上古大贤管仲、乐毅一样能够安定天下的人。少年时代被送到荆州大贤水镜先生门下学习,也在这里丰满了自己的知识和韬略,由此得到了"卧龙"的称呼。

诸葛亮第一次出场在曹操南征时期,彼时刘备刚刚三顾茅庐请他出山,但很快曹操南征大军的急先锋夏侯惇就已经率领精锐部队打到了刘备跟前。诸葛亮很淡定的在博望坡设计阻挠夏侯惇,用一把火烧毁了夏侯惇的部队,宣告自己出世。后来在刘备举棋不定的时候诸葛亮建议和孙权结成联盟,并以自己的才智和雄辩说服江东出战,也在赤壁之战借来东风助力刘孙联军击败曹操。战役结束后诸葛亮快人一步帮刘备抢占了荆州大部分地区,随后又占据了益州,用最小的代价获得了最大的收益。

刘备死后诸葛亮成为了集团内的实际掌权者,他有很大的机会取代刘禅的位置,但他并没有这么做。尽管作为一个权臣,但他从来没有逾越,也没有侵犯刘禅的利益,更没有为自己谋取私利,而是尽心尽力辅佐刘禅,尽全力完成自己的理想抱负。当时的曹魏国力明显高于蜀汉多倍,但诸葛亮依旧带着蜀汉军队把曹魏死死压制,一直掌握战争主动权,甚至让魏明帝御驾亲征。尽管后来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但不论是蜀汉内部还是敌对势力曹魏,他们对诸葛亮的评价都是极高,这也说明的一定的问题。

胜负已分 所以从两人的履历,成绩和口碑可以明显地看出,诸葛亮早期可以帮助刘备建立蜀汉,周瑜早期可以帮孙策建立东吴,两人那个时候属于势均力敌。但后来周瑜病逝也没有机会参与后期的行动,而诸葛亮以一人之力带着蜀汉硬刚曹魏,这明显诸葛亮胜出。 在从品行方面做比较,历史对周瑜的定论就是一个气量狭小的人,尽管很有才华,但终究还是被诸葛亮气死。而反观诸葛亮,他死后一直被人悼念至今,武侯祠常年香火鼎盛,这个角度更是完胜周瑜。

小结 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有人就意味着有竞争,竞争可以促进双方能力的成长达成正面效应,也可以让人为了获胜无所不用其极,彰显人的阴暗面。诸葛亮和周瑜就属于这种竞争关系,但可以看见的是诸葛亮一直很正面也很阳光,而周瑜所呈现的更多则是阴暗一面。 其实这样的例子、人设在当代都很常见,也无法避免。像周瑜这种人这种结局,他的能力没有全部回馈社会,其实对于社会来说更多是一种损失,毕竟物尽其用才是最好的状态。但对于个人来说,其实心态放平一些,看淡一些,以史为鉴或许就能避免很多悲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