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以来,国际黄金市场仿佛坐了一趟惊险的过山车,每一次价格跳动都牵动着全球投资者的心弦。
从伦敦金的报价来看,7月下旬还在每盎司3350美元附近稳健运行的黄金,在8月第一周突然发力,一度冲破3500美元关口,创下阶段性新高。然而好景不长,紧接着便是连续三日的回调,跌幅超过3%,让不少追高入场的散户投资者捏了一把冷汗。这种"冲高回落"的走势并非偶然,背后是全球经济政策、地缘政治与市场情绪的复杂博弈。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网
四幕剧:降息观望、非农引爆、关税乌龙、特朗普救场
7月25日至8月12日,黄金市场经历了四个明显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7月底(7月25日-7月30日)的急跌,或者可以称为蓄力期,这属于三重利空下的避险退潮。彼时市场正密切关注美联储7月议息会议,这种观望情绪让黄金暂时失去方向。正如国泰君安期货研究所所长洪灏所言:"在关键政策节点前,黄金往往表现出'等待验证'的特征,这是资金避险本能与政策不确定性博弈的结果。"
此外,7月下旬美日汽车关税下调,从27.5%下调至15%,美欧接近达成“15%关税模板”,市场对全球供应链中断的担忧骤减,全球短期金融投资逻辑出现转变,其中VIX恐慌指数跌至5个月新低,美元指数冲上97.70,10年期美债收益率达4.3957%,持有无息黄金的机会成本激增。在降息预期降温后,美联储7月按兵不动概率超85%,黄金作为利率敏感型资产遭抛售,导致COMEX黄金从3438美元/盎司暴跌至3312美元,创月内新低。
第二阶段是8月初(8月1日-8月4日)的飙涨。在疲软非农数据(新增7.3万,前值下修25.8万)的推动下,9月降息概率从48%提升至95%,美元跌至一周新低,美债收益率跌破4.2%。特朗普对印度加征25%关税,瑞士精炼厂暂停对美出口,伴随着中东冲突发酵,地缘风险升级对黄金的需求。同时,欧洲央行同日宣布维持利率不变,进一步强化了全球流动性宽松的预期,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的数据显示,这三天全球黄金ETF的净流入量达到28吨,为今年以来单周最高。
第三阶段是8月5日-8月8日的二次冲刺期。主要原因是关税乌龙引爆行情,8月8日市场传闻“美国对1公斤金条征39%关税”,COMEX黄金盘中暴涨至3534.1美元/盎司(历史新高),虽白宫火速辟谣,金价仍收涨1.09%于3491美元。 主要原因是市场推测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将对进口的1公斤和100盎司金条征收关税,对黄金期货交割可能受到影响的担忧刺激黄金期货价格在日前显著上涨并创下历史新高。
第四阶段是8月9日-8月12日的回调期。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在11日下午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黄金将不会被征收关税,受这一消息影响,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价格出现超2%的跌幅。
从短期内出现这四个阶段的波动可以看出货币政策“预期差”是主导市场情绪的主要原因,博时黄金ETF基金经理王祥表示,“市场已从‘观望’转向‘笃定降息’。”其二是老生常谈的地缘风险,关税、中东冲突都成了波动的放大器。第三是黄金实体与投资之间的“冰火两重天”,由于金价暴涨,黄金的投资属性和需求增强,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二季度全球黄金投资需求同比增3%,场外交易推动总需求达1249吨,然而实体黄金以及黄金饰品的消费萎缩。
上金所紧急“三箭齐发”,新散户懵懂入场遭“降温”
由于近期黄金的大幅波动,上海黄金交易所于8月8日紧急发布《关于继续做好近期市场风险控制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调整保证金比例,将Au(T+D)合约的保证金从7%上调至9%,Ag(T+D)合约从8%上调至11%,这意味着投资者需要缴纳更多的初始资金,变相降低了杠杆水平;二是实施涨跌停板扩幅,将黄金品种的每日最大波动限制从5%扩大至8%,白银从7%扩大至10%,给市场价格更多的缓冲空间;三是强化大户报告制度,要求单日交易量超过5吨的会员单位向交易所报备交易目的和资金来源,防范异常交易行为。
业内人士向巴伦中文网解读道,《通知》的字里行间透露出监管层的审慎态度,这是7月23日后两周内第二次预警,释放强烈监管信号,市场过热已引发系统性风险担忧,特别是最近交易所涌现了很多新客户听说了黄金涨价才入市的,根本不懂杠杆风险,《通知》的出台更多是为了“遏制”这部分投机者。
对整个市场生态来说,涨跌停板扩幅看似矛盾,实则体现了监管的精细化思路——既通过提高保证金抑制过度交易,又通过扩大波动空间避免市场因涨跌停板限制而失去流动性。国信期货贵金属研究员张津镭分析道:"去年有几次因为国际金价波动大,国内合约连续跌停导致无法平仓,这次扩幅后能减少这种情况,让价格发现机制更有效。" 总体来看,上金所的调控措施是"防风险"与"保活力"的平衡,短期可能让市场热度有所降温,但长期有利于培育更成熟的黄金投资环境。
39%黄金关税惊魂夜,特朗普的“货币乌龙”有概率重现
未来黄金走势以及本轮导致大涨的“特朗普关税乌龙”是否会重演成了黄金市场最关注的话题。首先先来看看“特朗普关税乌龙”事件,特朗普政府于2025年7月31日突然宣布对瑞士输美商品征收39%惩罚性关税,远超市场预期(10%-15%),直接导火索是瑞士对美年贸易顺差达600亿美元,其中黄金转口贸易贡献超60%(约615亿美元),但美国误判其为“经济掠夺”。
从特朗普的政策逻辑理解这一争议的来龙去脉,在其任期间就以"美国优先"的贸易保护主义闻名,多次对不同国家的钢铁、铝等大宗商品加征关税,如今将矛头指向黄金,本质上是延续这一思路。数据显示,美国每年进口黄金约1200吨,其中60%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墨西哥,如果征收10%的关税,按当前价格计算,每年将增加约50亿美元的财政收入,同时可能提升美国本土金矿的竞争力,并且美国目前黄金自给率约为35%,本土金矿企业一直呼吁政府提供保护。
兴业证券政策分析师向巴伦中文网表示,可以从四个角度看待这一事件:
首先是美国国内黄金价格与国际价格的偏离,历史经验显示,关税会导致美国国内金价高于国际市场,2018年美国对中国稀土加征关税后,国内稀土价格一度比国际市场高20%;
其次是全球黄金贸易流向的改变,出口国可能将原本销往美国的黄金转往亚洲市场,上金所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黄金进口国,2023年进口量达1130吨,若美国加税,可能进一步巩固中国市场的地位;
三是市场避险情绪升温,关税政策往往引发贸易摩擦担忧,而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可能因此获得支撑;
最后可能是特朗普政府的一点小尝试,测试这一信息在市场上的反应情况,因此不排除后期还将出现类似事件的可能。
然而,正如联储证券研报所说:“对黄金征税等同于向货币宣战,与特朗普降息诉求根本冲突。” 美国黄金协会(USAG)也公开表态反对,其主席泰勒·威廉姆斯指出:"黄金是全球统一定价的特殊商品,加征关税会破坏市场机制,最终损害的是美国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世界黄金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阿拉斯代尔·默里也表示:"特朗普的提议忽视了黄金的金融属性,它不像普通商品那样可以通过关税保护本土产业。黄金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流通,加征关税只会催生灰色市场,反而扰乱正常贸易。"
对于未来的行情,国泰君安期货研究所贵金属研究员向巴伦中文网表示,短期内黄金会继续呈现出事件驱动的震荡行情,期间需关注9月美联储议息会议,若降息25基点落地,金价或再挑战3500美元;美国8月CPI数据,通胀黏性可能强化宽松预期。
中长期看,全球央行购金依旧是金价的重要推手,其中中国连续9个月增储(7月末达2300吨),新兴市场“去美元化”加速,美印关税战、中东危机为黄金构建增长基础。当然,德银警告,若Q3购金量低于375吨,2026年金价预测或从3700美元下调至3600美元;花旗银行也表示:“未来3个月目标价3500美元,关税通胀与衰退风险构成支撑。” 中泰证券表示:“金价将呈‘阶梯式上行’,每一次回调都是长期布局机会。” 总体来看,机构投资者均战略性看多黄金。(本文首发于巴伦中文网,作者|李婧滢,编辑|蔡鹏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