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远帆。时隔十年,从上周小作文预热,到今天决定我们城市未来走向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刚刚开完了!规格超高,大领导们都去了。通稿很长也很密,简单说下和我们有关的事,具体就是生活、买房、发展:
1. 城市大方向变了:要高度也要有温度
- 核心观点: 国家明确说了,中国城镇化(就是人进城)速度放缓了,不再是以前那种疯狂扩张建新城的模式了!
- 影响: 这意味着,指望靠“摊大饼”式城市扩张炒热远郊新区的房产,淘汰了。价值会更集中在已经成熟、配套好的区域,像老城区改造、管网更新、环境治理是重点。
2. 钱和资源往哪砸:
- 重点一:超大特大城市群 & 都市圈是“亲儿子”!
- 核心观点: 国家资源(钱、政策、基建)会继续向这些头部城市群倾斜!未来人口、机会还是会往这些地方涌。
- 影响: 想发展、想找工作、想让资产保值升值,优先考虑这些核心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一二线)。小城市、没产业支撑的地方,会更难。
- 重点二:县城,意想不到的“潜力股”?
- 核心观点: 不是所有县城都行!但一些有特色、有产业、能承接大城市溢出人口的县城,国家会扶一把,让它们成为就近城镇化的“基地”。
- 影响: 如果你在一线卷不动,老家恰好是这种有潜力的县城(比如靠近都市圈、有特色产业),回去发展或买房安家,可能是个务实的选择,比盲目去没人的三四线强。
3. 房地产:城中村改造真要来了!
- 核心观点: 提了N久的“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是重点任务!同时强调要“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 影响:
- 刚需、新市民:保障房机会可能增多,多关注政策。
- 想买房投资:难度加大!必须更挑地段、城市(回归上面说的核心城市群、核心区域)。闭眼买房赚钱的时代彻底结束。
- 关注城市更新概念:老城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带来的机会,但不是2015年那种大水漫灌式棚改
4. 城市要变得更宜居:和我们生活直接相关
- 核心观点: 会议花了很大篇幅讲怎么让城市住得更舒服:优化交通、提高公共服务、治理环境(空气、水、垃圾)、提升安全(老旧管线改造、防洪防涝、限建超高建筑)、保护城市特色风貌和文化。
- 影响: 这是实打实的民生利好!未来你生活的城市,环境、安全、便利度应该会逐步改善(当然过程有快有慢)。买房时,这些“宜居”因素(比如物业、周边环境、配套成熟度)权重会越来越高。
普通人最该关注啥?
- 关于城市选择:
- 想拼事业、求高收益(也接受高压力):死磕“核心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北上广深杭蓉等)。
- 求安稳、性价比生活:仔细研究你所在省份或目标省份的“重点县城”,挑有产业、有交通优势的。
- 三四线及以下非核心城市,能不去就不去,能出来就出来
- 关于买房:
- 核心逻辑变了! 不再是“买到就赚”,而是“买对才可能不亏甚至小赚”。
- 地段!地段!还是地段!优先成熟区域、配套好、有产业/人口支撑的,郊区或新城,不要考虑。
最后结论: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即使关注当下,也得仰望星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