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2年,51岁的马皇后病重,病时怎么都不肯喝药,死人堆里摸爬滚打出来的朱元璋竟像个孩子一样放声大哭,不能接受。
马皇后死后,谥号孝慈皇后,明代第一皇陵也因此得名,也就是说历史上明代开国皇帝的陵寝,不是自皇帝而得名,而是自皇后而得名。
然而,即便如此,马皇后也配得起。
马皇后一死,整个明朝的子民如丧考妣,历史上贤德、受人敬仰的皇后并不少,但像马皇后这样从普通平民女子起家,协助丈夫成就帝业,兼具相夫教子、母仪天下、广受世人爱戴的皇后,却是凤毛麟角。
那么,马皇后为何能广受天下爱戴?又如何能受朱元璋那般宠爱?
一、 出身草莽的患难夫妻
马皇后在正史中并没有名字,野史中叫马秀英,我姑且这么称呼。
马秀英与朱元璋是老乡,史书记载其父亲叫马公,母亲姓郑,具体名字史书上并没有记载,马家在当地也算是有钱人家,但因为母亲去世的早,马秀英从小由父亲抚养,但马公不善经营,没多久就家道中落。
她十几岁时,父亲意外杀了人,因被害者扬言要报复,马父只好逃亡,因为担心女儿安危,便在逃亡之前将女儿托付给了自己的好兄弟,当时还是大地主的郭子兴。
马父逃亡没多久,就去世了,郭子兴就将马秀英收为养女,因为好兄弟的关系,郭子兴拿马秀英当亲女儿养,亲自教她读书,又让夫人教她女工、刺绣,在他们的培养下,马秀英很是聪慧。
原本,等马秀英再大一点,嫁个人生活也就圆满了,可郭子兴突然学刘邦造反,为了造反成功,他四处招揽人才,于是就招到一个叫朱元璋的和尚。
朱元璋在郭子兴手下屡立奇功,为了笼络人才,也为了给马秀英找个好夫婿,朱元璋就成了马秀英的夫婿。
马秀英与朱元璋成婚后,生活十分美满。
然而,不幸的是郭子兴性情暴躁,好听谗言,儿子一挑拨,就对女婿朱元璋起了疑心。
一天,郭子兴突然下令囚禁朱元璋,更不许人给他送吃的。马秀英心疼老公,就将刚做好的炊饼藏在怀里,借口探望朱元璋,再趁机将炊饼送给朱元璋吃,事后才发现自己被炊饼烫伤了。
但这也只能保证他不被饿死,马秀英没办法就拿上俩人的积蓄去贿赂郭子兴的夫人,这才将朱元璋救了出来。
这次加害不成,郭氏兄弟又生一计。
二、 妇唱夫随
郭氏兄弟想除掉朱元璋,就打着宴请的幌子,打算在朱元璋的酒里下毒,巧的是马秀英无意得知,为了救下老公,马秀英就给朱元璋出了一计。
于是,朱元璋在赴宴途中,突然对天凝望许久后,说天上神明告诉他,宴会上会有人拿毒酒害他。
郭氏兄弟一听吓坏了,立马恳求朱元璋饶恕他们。
后来,在马秀英的劝说下,郭子兴打消了对朱元璋的怀疑,重新重用他,朱元璋的功劳和威望不断提升。
郭子兴去世后,那个曾经迫于生计成为和尚的朱元璋就成了大元帅,四处征战,事业风生水起。
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默默奉献的女人。
对朱元璋来说,马秀英就是如此,每每朱元璋外出征战,马秀英都会嘱咐他,天下豪杰起义,皆是为推翻暴政,应该以取得人心为重中之重。
朱元璋听从了她的建议,时常约束军队少造杀孽,因为这个原因,朱元璋的军队很受百姓爱戴。
不得不说,马秀英是朱元璋一生的贵人。
一次,朱元璋准备渡江作战率主力先行过江,马秀英带着家眷紧随其后,聪明的马秀英察觉不对,立马叮嘱老公:元军可能会趁我们渡江时偷袭,要让后勤人员早早过江。
果然,朱元璋正过江时,元军来了,幸亏马秀英聪慧,避免了伤亡。
不仅如此,后来陈友谅兵临城下时,很多人都准备逃走,马秀英临危不乱“尽发宫中金帛犒士”,为朱元璋稳定了军心。
之后,在朱元璋奋力拼杀下,在马秀英的筹谋下,大明王朝建立,当初那个拿着碗求人施舍的朱重八成了皇帝,36岁的马秀英成了马皇后。
三、平民皇后
纵然已经成为高高在上的马皇后,但是她是和以前做百姓时一样仁厚。
马皇后生活很是节俭,破了的衣服补好接着穿,旧料做成盖被,旧弓弦织成稠做衣服。
成为皇帝的朱元璋像其他的皇帝一样,不愿后宫干政,但马皇后的解释改变了他的想法。
那么马皇后是怎么说的呢?
她告诉朱元璋,天下百姓是朝廷的子民,自己身为国母去关注,是出于对百姓负责而提出的建议。
朱元璋被说服,开始听取马皇后的建言,而马皇后利用她的才能,提出了很多有利的建言,为大明王朝的昌盛做出了许多贡献。
说起来一般的平凡百姓一旦身居高位,皆会福惠家人,但马皇后没有,朱元璋曾提出封赏马皇后的亲属,但马皇后却请求老公不要那样做,因为这样容易造成外戚祸乱朝纲。
朱元璋答应了,后来就只追封马氏的父亲为徐王、母亲为王夫人。
其实,马皇后的仁厚不仅这些,后宫之中她与其他妃子相处和睦,但凡为老朱家生过子嗣的,必然厚待。
当然,被马皇后厚待的除了后宫妃子,还有大明王朝的人才。
明朝太学落成后,从各地纳来贤才2000多人,马皇后考虑到他们的吃穿用度,就建议朱元璋在各地专设学仓,供养这些贤才的父母妻小,解决贤才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踏实为朝廷效力。
于是就有了专门给太学生之家赐粮的“红板仓”,这个制度让明朝拥有了比其他朝代更多的才学之士,是一项很得人心的举措。
不得不说,马皇后的仁德,为老公朱元璋积攒了许多的人气,然而,没想到的是,朱元璋在位后,一点点败掉了,老婆为自己积攒的人气。
四、积德的积德,造孽的造孽
很多人说,马皇后给朱元璋积了不少德。
的确,马皇后从朱元璋手中救过不少人。
比如有人告发和州知州郭景祥的儿子要杀死亲爹,朱元璋要杀他时,马皇后规劝:传闻不一定是真的,而且郭景祥就一个儿子,没了就绝后,朱元璋派人调查后发现,传闻是假的,立马庆幸马皇后规劝自己。
比如朱文正,朱元璋要杀他时,马皇后规劝:那是你亲侄子,立有大功,不能杀。
比如李文忠,朱元璋要杀他时,马皇后规劝:那是你外甥,是你的养子,别杀他。
比如宋濂,朱元璋要杀他时,马皇后规劝:他是太子的老师,老百姓都尊师,更何况咱皇家。
比如江南首辅沈万三,朱元璋要杀他时,马皇后规劝:沈万三没有犯法,也没谋反,罪不至死。
比如亲自为朱元璋准备饭食,保护那些随时可能被罚的宫女等等。
如果说朱元璋杀人是造孽的话,马皇后真的为他积了很多德。
相较于朱元璋,马皇后更懂得人命可贵。
重病时,自觉时日无多,拒绝喝药,拒绝太医诊治,老公朱元璋问她为什么?
马皇后回答:生死有命,我本就时日无多,让他们诊治,必然无效,陛下会因此降罪太医们。
听了马皇后的解释,朱元璋泪目,太医们感激涕零。
五、出殡遇大雨,朱元璋动杀念
1382年8月,马皇后给朱元璋留下“求贤纳谏,有始有终”的八字遗言后,含笑离世。
下葬那天,电闪雷鸣,风雨交加,送葬的队伍无法出发,朱元璋大怒,动了杀念,这时僧人为马皇后宣了道偈语:雨落天垂泪,雷鸣地举哀。西方诸佛子,同送马如来。
原来,宗泐告诉朱元璋马皇后是成佛了,朱元璋听后才止住了怒火。但奇怪的是,宗泐念完偈语后,天忽然晴了,朱元璋的心也宽慰许多。
马皇后死后,朱元璋再没立过皇后,因为在朱元璋心里,没有哪个女人能像马皇后那样,对他无论贵贱生死,永不相弃。
电视剧中曾有一个片段,朱元璋见马皇后坐在龙椅上就质问,谁让你坐那儿的?赶紧起来!马皇后也不怵,立马回答:陪你打了半辈子江山还不能坐一坐了?
虽然是电视剧片段,但朱元璋是真的敬马皇后,他为她破了后宫不能干政的规定,她也用一辈子回报了他的信任。
南怀瑾先生曾说:古代,那么多皇后,算得上好皇后的,马皇后居首位。
的确,马皇后成长于社会底层,经历过大起大落,一生尽心扶持朱元璋,陪他打江山,陪他守江山,又规劝他感化天下,收服人心,虽然没有大功绩,但实实在在是一个好皇后,也因此朱元璋给了她“孝慈高皇后”的谥号,后来儿子朱棣又给她上了“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的尊号。
纵然她没有像贵族小姐一样,拥有的三寸金莲,但是这位大脚马皇后,一生积德,赢得了天下人的心。
试想一下,如果她活得更久一些,或许朱元璋后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被杀;如果她再有胆识一些,或许能让当时更多的女子免去缠足的痛苦。
只可惜,没有如果。
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
关注我@九仙月,总有一个故事让你豁然开朗。
资料来源:《明史》《朱元璋传》《明朝那些事儿》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