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 年,27岁的胡友松发现自己生理期迟迟不来,心里害怕,哭着去找75岁丈夫李宗仁。李宗仁得知后,高兴坏了,一把抱住妻子:“莫非是怀孕了?”
胡友松一听这句话,直接就吓坏了,哭得更伤心了。
李宗仁看见小娇妻哭得梨花带雨,赶紧上前轻声安慰:“没关系,你不想要,咱们就不生。”
老来得子,李宗仁怎么可能不想要。
但比起孩子,已经75岁的李宗仁,更加疼爱眼前这个小娇妻。
她的命实在是太苦了。
一、电影皇后私生女,被军阀姨太太养大
胡友松,本名胡若梅,是电影皇后胡蝶的女儿。
“若梅”这个名字,就是胡蝶为她取的,意思是希望她能够像梅花一样绽放、坚强。
当一个母亲,希望自己的女儿坚强时,大概率已经不想为女儿遮风挡雨了。胡友松,便是这样一个有点儿倒霉的女儿。
生母是胡蝶,但父不详。
出生在1939年的她,生活虽然富裕,却一直被指指点点。
- 有人说,她是胡蝶和戴笠的私生女,可那会儿,胡蝶还没正式成为戴笠的笼中鸟。
- 也有人说,她是胡蝶和潘有声的女儿,可当时的胡蝶和潘有声本就是光明正大的夫妻,如果是潘有声的女儿,大大方方公开就好了。
- 甚至,还有传言说,胡蝶早就做过结扎手术,根本不是胡蝶的女儿。
对于这些传言,胡蝶没做任何回应,只是告诉胡友松:“不要问你爸爸是谁,这不重要。”
后来,胡友松6岁时得了湿疹,医生建议让她去北方居住一段时间。但那个时候,胡蝶正和戴笠在重庆打得火热,自然是无法陪女儿一起走。
于是,胡蝶就把女儿托付给了军阀张昌宗的姨太太沈文芝。
自此之后,胡友松的童年就从“父不详”,进入了“母不在”的日子。沈文芝,成了她的养母。
在胡友松的印象中,自己的这位养母脾气很差,经常会无缘无故得对她发脾气,即便母亲胡蝶托人给了她很多钱,养母依然觉得自己是个拖油瓶、赔钱货。
到1947年之后,戴笠去世,胡蝶和丈夫潘有声南下香港,给沈文芝留下一个首饰盒就离开了。沈文芝望着眼前的胡友松,气不打一处来,自己一个女人过得本就艰难,现在还多个孩子。
于是,沈文芝对胡友松的虐待就严重了,经常不给她饭吃。
在这种环境下,胡友松练就了一身察言观色的本领。
上中学时,国内环境紧张,为了避免麻烦,早熟而又敏感的胡友松,总是有意无意地透露自己曾在上海过如何富裕的生活,但只字不提母亲胡蝶,更不提当下的艰苦生活。
“友松”这个名字,就是她在这个时期,自己给自己改的。
之前的名字“胡若梅”,太容易被人和胡蝶联想在一起了,不如改成“友松”,寓意着“岁寒三友里的松树”,没有悲欢,站成永恒。
就这样,胡友松安全地上完了中学,进入了一所医专。
而这,几乎成为了胡友松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足以改变她的命运。
二、27岁,嫁给75岁的李宗仁
1959年,毕业后的胡友松被分配到北京结合医院工作,随后又转到了积水潭医院。在那里,20多岁的她,先后谈过两次恋爱,最终都因为流言和经济压力,无疾而终。
有了这两段经历后,胡友松对爱情更加不抱任何希望了。
但生活并没有就此放过她。
出身和成分,始终像个恶魔一样缠着她。在医院里,她成了干活最多、最沉默,却最不讨好的那一个。
无奈之下,她只能求到母亲胡蝶的昔日好友张成仁头上,希望他能帮自己换一个工作。
恰好,就在这个时候,曾经的国民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刚刚丧偶,旅美后回归大陆的他想要找一个伴侣照顾自己的晚年。
张成仁心想,李宗仁是个和善的人,胡友松又懂护理知识,在李宗仁找到伴侣之前,让胡友松去当个家庭护理过渡一下,总是不错的。
到时候,就算李宗仁有了新老婆,胡友松也算是搭上了一条更好的人脉。
1966年时,27岁的胡友松第一次见到了李宗仁。李宗仁虽然已经75岁,却还是腰背挺直,十分精神,不愧是军阀出身的人。
而李宗仁,也觉得眼前这个小姑娘非常不错,扎着两根黝黑粗亮长辫子、闪着美丽大眼睛、身材高挑,模样看起来丝毫不输年轻时候的胡蝶。
一周后,胡友松正式去了李宗仁的公馆上班。李宗仁告诉她,为了方便工作,胡友松可以随时留宿。
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说,可以随时留宿,本该是一件极为暧昧的事情,但由于两人年龄差距太大,胡友松看这个可以快能给自己当爷爷的男人,一点没多想。
直到几天后,李宗仁主动询问胡友松有没有男朋友,胡友松如实回答:“现在没有,但将来会遇到的。”
话音落下,李宗仁的身体明显停顿了一下,随后抑制不住地上前,抱住了胡友松,在她的脸上留下了一记浅浅的吻。
胡友松来不及躲闪,也没有直接回应,一切实在太突然了。
事后,周恩来得知了这件事情,给出了批示:
“李先生啊,咱们这个国家和美国不一样,没有私人秘书,即使做护理也是按上下班制度,到下班一定要走,就不能留在这儿。所以李先生要是喜欢,就名正言顺地把她娶了吧。”
为了这桩婚事,周总理还专门派人去给胡友松做工作。
7月,李宗仁决定迎娶胡友松为妻。
一直到婚礼前夕,李宗仁的孩子们才知道,自己75岁的父亲,要娶一个27岁的小护士当第3任妻子。只不过,这个时候想要反对已经晚了。
这桩婚事,李宗仁做了决定,男女都是自愿,就连周总理都是赞同的态度。
7月25日,两人办理了结婚手续,第二天在北京西总部胡同5号院李宗仁的家里,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根据胡友松的回忆,婚礼的所有事务均由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派人操办,厨师请的也是北京华侨饭店的名厨,做了一席正宗的粤菜。
就这样,胡友松稀里糊涂地成为了李夫人。
三、先婚后爱,3年爱情就是一生
李宗仁的地位摆在那里,自此之后,再也没有人敢欺负胡友松。
但对于这桩婚事,胡友松明显有些不习惯。
白天,她还是照旧用对待长辈和领导的态度,来对待李宗仁。到了晚上,她主动提出要和李宗仁分房睡。
李宗仁没有勉强,点头同意。
只是同意归同意,每天晚上睡觉前,李宗仁还是会去胡友松的屋子里,去探望小娇妻。
或是帮她盖被子,或是帮她关窗户。
胡友松的心,也在渐渐松动。
直到有一次,胡友松和李宗仁从北戴河度完蜜月回来,突然肚子疼的难受,有偏方说吃四两南瓜子就好了。可胡友松却觉得,四两南瓜子实在是太多了,连嗑皮带吃,至少要一夜,干脆就拒绝了。
结果第二天,当她醒来的时候,发现有4两南瓜子瓤放在了床头。
那是李宗仁一颗一颗帮她嗑出来的。
那天,胡友松哭得泣不成声。27年的人生里,第一次有人这样呵护自己。胡友松接受了南瓜子瓤,也接受了75岁的李宗仁。
打开心扉之后,胡友松发现,李宗仁是一个难得的好丈夫。他宠爱的方式,既有恋人的细腻,又有祖孙一般的宠溺。胡友松也在心中发誓,一定要好好照顾李宗仁。
不久后,胡友松突然发现自己的生理期迟迟不来,她担心地找到李宗仁。75岁的李宗仁,从未想过自己能有老来得子的可能性,自然非常惊喜。
可胡友松却越想越怕,突然哭了出来。
她的童年只有母亲,没有父亲,格外不幸福。对于孩子,她既紧张又害怕,更没有信心。李宗仁见状,立马抱住胡友松:“你不想要,咱们就不要这个孩子。”
这个时候,胡友松才知道丈夫是误会了,赶紧解释自己不是不想要,只是太过害怕。知道胡友松的心思后,李宗仁更加心疼这个小姑娘了。
第二天,两人去医院检查,才发现不是怀孕,而是内分泌失调。
这场怀孕的乌龙事件,并没有写进李宗仁和胡友松的传记中,是否确有其事,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后来的胡友松和李宗仁,真的很恩爱。
那个年轻时在战场上挥斥方遒的军阀,会轻手轻脚地为胡友松脱鞋,摸着她的脑袋说:“别怕,我在……”
仿佛,上天想要把之前20多年拖欠胡友松的温暖,全部都还给她。
真希望,这样的日子可以慢一点,再慢一点。
但人世间,不完美才是常态。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仅仅2年后,1968年,李宗仁就因为肺炎住院,被确诊为直肠癌。第二年的1月30日,78岁的李宗仁在北京去世。
对于世人来说,李宗仁的去世,代表着一位民国元老的彻底落幕。
但对于胡友松来说,这代表着世间最爱她的人离开了。
这一年,胡友松还只有30岁。
她没有再嫁,而是努力守护丈夫生前的点滴。
胡友松把丈夫留下的钱财全部都上交国家,遗物也无条件捐给了博物馆。她自己则隐姓埋名,先后当过检验工、也短暂地皈依佛门……一直到1998年,她选择了正式定居台儿庄。
台儿庄,那是李宗仁创造奇迹的地方,也是他魂牵梦萦的地方。
10年后,胡友松得了直肠癌,她拒绝过度治疗,选择把所有钱财都捐了出去。临终前,她表示:
“我一生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与李宗仁结婚,一件就是继承李宗仁遗志,定居台儿庄。”
世人都说,李宗仁是一位大英雄。
可胡友松,又何尝不是自己人生的勇敢英雄?
- 一生无儿无女,却富足满怀;
- 受尽流言蜚语,却始终甘于奉献。
我想,她真的做到了人如其名。
像松柏一样,挺立、坚强,而又生生不息……
-
参考文献:《民国军阀的后宫生活》,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4年版;《纵横》,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