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台剧《死了一个娱乐女记者之后》,极具话题性。每周播出两集,从目前的剧情来看,很像是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与《影后》的结合体,一面讲媒体人探求真相的毅然决然,一面讲娱乐圈华丽面纱之下的残酷与腐烂。

对于娱乐圈的底细,大众时有各种想象,似乎心知肚明,坊间传闻往往最终坐实,愈发印证这些想象之确凿与合理。传奇记者在《好莱坞的七宗罪》里曾援引圈内人的说法,“知道吗,好莱坞是人们想象的一个地方,是海市蜃楼。不要用眼睛去看好莱坞,而是要用欲望、嫉妒、想象去看它。”在《死了一个娱乐女记者之后》里,开篇也以类似口吻开宗明义:圈中每个人都有价码,关乎金钱、权力、欲望,只要想交换,就能得到一切。在这一大前提下,难题交给了媒体:为了获取真相,愿意付出多少代价?剧集片头里,一块玻璃被打碎,然后被拼起,表明媒体人做的就是一个拼图的工作。

真相的代价相当沉重。剧集一开场可说是耸人听闻:一位娱乐周刊女记者坠楼身亡。她包里装有违禁药物,随即曝出她曾是夜店公关,戏剧性的身前身后设定,样样可以把她送上新闻头条。于是乎投资商、经纪人、小鲜肉、直播网红、警方,以及周刊内部的女魔头、主管、狗仔、抢夺新闻的同事,悉数登场,好一场大戏。

孰善孰恶,似乎一目了然,但创作者的野心理应不止于此。以那位死去的娱乐女记者为镜,照出的更是现实多个圈层的世态人心。目前看来,剧中的娱乐圈,已经烂泥扶不上墙,回春无力,不值得抱以同情。不过也有可怜人,比如第一集里嫁入豪门遭遇家庭暴力的女明星,为了争夺子女监护权,在是否找媒体维权发声的选择上再三犹豫。她经纪人苦口婆心劝说:家庭纷争将是世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会对子女带来一辈子的伤害。劝她忍辱负重。这一幕总会让人联想起近来正在发生的一些娱乐事件——当然,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更多笔墨其实是扫视与反省媒体人自己。剧中的媒体圈比起娱乐圈,一样千疮百孔,不过是小巫见大巫。迫于收视率与点击率压力,死命盯守娱乐八卦花边,无所不用其极,形同附骨之疽;至于内部倾轧争斗,更是顾不得吃相难看。由林予晞饰演的女主角刘知君,也因此被推上风口浪尖:从社会新闻来到娱乐周刊,在常人眼中也等于坠入媒体鄙视链的底端;她又是带坠楼女记者入行的媒体主管,娱记之死,难咎其责。人物身上的一点点正义感,还有赎罪之意、升迁野心,各样心态交织之下,必然让她苦苦挣扎。于外,拼力揭开娱乐圈某些真相;于内,拷问自我,甚至不惜与媒体同行彻底决裂。这些任务并不轻松。

可以想见,为娱乐新闻正名,重申媒体立场与正义,将是该剧主人公的终极任务。为了真相,她甚至会被逼上一条悲情英雄之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