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换季就开始咳嗽、上火、没胃口,是不是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
尤其到了立秋,天气说凉就凉,白天热得像夏天,晚上却凉得像初冬,身体一不留神就跟不上节奏。
这个时候,养生就得从“吃”上动脑筋。
立秋一到,意味着暑气开始慢慢收敛,秋燥悄悄登场。有人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其实对身体来说,也是“调养”的黄金期。
古人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养生重点。夏天吃得清淡降火,到了秋天,就该滋润养肺、补一补了。
很多人一提到“补”,脑子就飘过各种保健品、药汤,实则不必那么复杂。
真正的养生从一口一口的食物开始,而不是从药罐子里找答案。秋天有五种当季“秋果”,不仅味道好,还能顺应节气、帮身体平稳过渡。怪不得老话说“秋吃果,不抓药”。
说起吃水果,很多人以为只是解渴、补点维C,其实在秋天,选对水果吃,比喝多少汤都来得实在。尤其是这几年天气越来越极端,秋天动不动就干燥、咽喉不适,饭也吃不下,这时候,吃对水果真的是帮身体“润润燥、补补气”。
家里有老人的,可能已经悄悄往冰箱里囤起了这些秋果。清早起床,一碟切好的梨,一杯温水,一小块柿子糕,老人总是最懂顺应节气的生活智慧。
年轻人虽忙,但也别忘了照顾好自己,从食物里找到节气的节奏,比生硬地吃保健品靠谱多了。
那秋天到底该吃哪些“秋果”?这几样要记住——不是哪个贵买哪个,而是得看它们“对不对时”、“适不适合身体”。下面这五种水果,都是立秋之后的“养生搭子”,吃对了,身体自然顺顺当当地过秋天。
梨:秋燥的“克星”,润肺又解渴
说起秋天的第一口水果,非梨莫属。刚立秋那几天,白天依旧闷热,晚上却开始变凉,嗓子最容易“中招”。这时候来一只冰糖炖梨,不光是童年记忆,更是老祖宗留下的智慧。
梨性凉、味甘,最适合秋天燥热的时候吃了。尤其是嘴里发干、咽喉发痒、说话多了喉咙“冒火”的人,吃点梨,立刻有种“被滋润到”的感觉。它不仅能润肺止咳,还能缓解秋季干燥引起的口干舌燥、便秘等小毛病。
不过梨毕竟偏寒凉,脾胃虚寒的人别大量生吃。可以把梨蒸一下、炖一下,加入一些温性的食材,比如红枣、姜片,就是一道适合全家老小的润燥甜品。
柿子:补中益气的“软黄金”,吃前记得“脱涩”
每年到柿子季,总有人控制不住想“一口气吃五个”。柿子确实好吃,软糯香甜,颜色也像秋天的落日一样温暖。但柿子虽然好吃,吃法可不能随便。
柿子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果糖、维生素C,还有不少膳食纤维。对秋天容易食欲差、精神疲倦的人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能量水果”。它能“补中益气、润肠通便”,特别适合干燥秋季常感乏力的人。
不过没处理好的柿子有涩味,吃多了容易让肠胃不舒服,甚至引起“柿石”。所以吃柿子前一定要“脱涩”,熟透的软柿子是最佳选择。胃不太好的人,建议别空腹吃,搭配些饼干、坚果,更不伤胃也更耐饱。
石榴:秋日里的“红宝石”,养颜又提神
秋天的石榴,是很多人心头的“小欢喜”。红艳艳的果皮,剥开后晶莹剔透的果粒像一颗颗红宝石,吃上一口,酸甜中带着一点清新。
石榴不仅好看,营养也很扎实。它富含维生素C、钾、抗氧化物质,特别适合秋天容易疲劳、气色差的人。它能“生津止渴、养颜益气”,让人从干燥的秋天里找回一点水润感。
石榴里的鞣酸还能帮助调理肠道,对有点腹泻或肠胃不适的人也有帮助。不过石榴籽硬,不好消化,牙口不好的人可以取汁喝。但别贪多,适量最重要。
葡萄:快节奏生活中的“小能量棒”
秋天的葡萄熟得最甜,一串串挂在藤上,颜色深紫的最受欢迎。葡萄含糖量高,吃几颗就能补充体力,尤其是下班回家后、晚饭前饿得发慌的时候,几颗葡萄下肚,立刻感觉能量回来了。
葡萄中的葡萄糖、果糖吸收快,是天然的“能量补给站”。同时它还含有花青素和多酚类物质,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对皮肤、血管都有帮助。秋天容易疲劳、精神不济的人,吃点葡萄能提神醒脑、增强免疫力。
不过糖分高的葡萄,不建议一次吃太多,尤其是血糖偏高的人,得注意控制量。建议选皮薄籽少的品种,连皮吃下去营养更完整。
苹果:四季皆宜的“平衡果”,秋季更不能少
有人说苹果是“水果中的医生”,话虽夸张,但苹果确实是个“全能型选手”。秋天的苹果口感最脆甜,香气也更足,咬一口满嘴都是秋天的味道。
苹果富含膳食纤维、果胶和各种维生素,有助于调节肠胃、清理肠道垃圾。它能“平衡脾胃、润肠通便”,对于秋天常有便秘、食欲差的人来说,是个温和又有效的小帮手。
苹果性平,适合大多数人,生吃熟吃都可以。秋天如果觉得肚子总是胀气,可以试试苹果煮水,加入一点肉桂或者姜片,温暖又养胃。
吃秋果,也讲究“时辰”和“搭配”
吃水果虽好,但也不能随便什么时间都吃。不少人习惯饭后立刻吃水果,其实这时候肠胃正在消化主食,水果这时候“插队”,反而容易造成胀气、消化不良。
建议把吃水果的时间放在两餐之间,比如上午十点或下午三点,这时候血糖较低,吃点水果既解馋又补充能量。而秋天吃水果,也别总是冰冰凉凉的,适当加热、温着吃,更符合秋天养生的节奏。
不同体质的人吃水果也有讲究。体寒的人就得少吃寒性的梨和柿子,可以选择苹果、葡萄,或者把水果蒸一下再吃。体热的人则可以适当吃点梨、石榴来降火润燥。别看水果小,吃得对了,比吃补药还实在。
养生,不是“补”得快,而是“顺”得巧
很多人一到秋天就开始各种进补,结果补得上火、失眠、长痘,反而弄巧成拙。其实养生最怕的,就是“用力过猛”。秋天的节气本就主“收”,更适合顺势而为、稳稳调养。
真正的养生,是顺应身体的节奏,吃当季的食物,做适合的事。秋天吃秋果,不只是为了补身体,更是让身体慢慢适应这个从热到凉的过程,不急不躁,才是养生的真谛。
从立秋开始,天气一天比一天干,白天出汗、晚上着凉,身体其实比想象中更脆弱。这时候,冰箱里常备几样秋果,早上来点苹果,午后一颗石榴,晚上饭后炖个梨,不用药、不折腾,身体慢慢就跟上来了。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文献:
[1]王小燕,李艳红.不同品种梨果实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2,43(10):165-170.
[2]杜晓虹,陈建军.柿子的营养价值与食用建议[J].中国食物与营养,2023(3):45-48.
[3]李晶晶,赵慧.石榴功能成分及其健康效应研究进展[J].食品与健康,2024,8(2):27-32.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