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4月末,信托贷款余额达4.12万亿元,同比增长9.7%,在当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中表现突出。今年以来,信托贷款投放持续增长,前四个月信托贷款增加2126亿元,同比多增2048亿元,折射出信托业转型调整的成效。
我国信托业产生了哪些突出变化?近日,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了2023年我国信托业运行相关数据,可以从中找出答案。
——信托资产结构持续优化
2023年,我国信托资产规模延续回升趋势,四个季度连续保持正增长。截至2023年末,信托资产规模余额为23.92万亿元,同比增长13.17%。
与此同时,信托资产的投资功能显著增强,信托行业向轻资本运营、重受托服务的经营模式转型成效显著。
截至2023年末,投资类信托规模为11.57万亿元,占比48.34%;融资类信托和事务管理类信托的规模占比分别为14.5%和37.12%。
此外,以通道类业务为主的单一资金信托持续压降,2023年末占比已降至16.12%,从原有的“一家独大”到目前已显著低于集合资金信托和管理财产信托。这一变化展现出信托业务转型的成效。
——信托业务新格局逐步成型
2023年6月,《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正式落地实施,信托公司转型调整力度逐步加大。
根据通知,信托业务分为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和公益慈善信托三大类25个业务品种,进一步厘清了信托业务边界。
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刘铁峰介绍,2023年6月至12月,信托行业共成立信托产品30415个,成立规模为43325.05亿元。其中,资产服务信托新成立信托规模为24708.41亿元,规模占比57.03%。从产品个数和规模来看,资产服务信托均超过了资产管理信托。
“资产服务信托是信托业的本源业务,是信托机构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关键。”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认为,证券投资和股权投资作为资产管理信托的核心,需要信托公司构建与其他资管机构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对专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此外,2023年6月至12月,信托行业新成立372个公益慈善信托产品,成立规模为6.64亿元,涵盖了教育、医疗、环保等诸多领域。
——服务实体经济仍是转型重要方向
近年来,信托业稳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投入,着重引导资金进入工商企业和基础设施领域。但随着信托行业转型逐步深入,传统信托业务投向工商企业和基础设施的资金规模和增速增长均面临挑战。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四季度末,投向基础产业的信托规模为1.52万亿元,较三季度末微增13.56亿元,占比小幅下降;投向工商企业的信托规模为3.89万亿元,较三季度末增加约87.25亿元,占比降至21.8%。
受监管政策、市场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近年来投向房地产领域的信托资金规模和占比持续下降。截至2023年末,投向房地产的资金信托规模为9738.61亿元,占比降至5.6%。
“传统房地产信托业务作为信托主营业态的时代已告终结。”曾刚说,从未来看,信托业需要围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进一步强化对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的支持。
防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2023年11月,《信托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级分类监管暂行办法》发布,明确根据信托公司的管理状况和整体风险作出监管评级。
专家表示,随着监管环境体系日益完善,信托业将面临更为严格和专业的监管,这将进一步促使信托公司不断调整业务结构,强化公司治理,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差异化发展。(记者吴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