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4月初的广州,温度慢慢升高,天气也不太稳定。

云端的变幻莫测让这次行程有了些不确定,邱晓华从北京飞往广州的航班一次次延误。幸运的是,planB不需要用上,踩着时间点赶上了年度论坛,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演讲。

行程的疲累似乎没给邱晓华的状态带来太大影响,站在我们面前的依旧是西装笔挺、神采奕奕的学者形象。

演讲后,我们来到一间茶室,想听听这位经济学家的一些观点和想法。

作为一个直接相关产业有60多个的行业,房地产的深度调整,导致包括建材、家电、家装等上下游企业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越是支柱的产业,在调整时带来的拖累也会越大。邱晓华告诉我们,过去地产是经济支撑因素,现在成了一个拖累因素。

现实的情况还有,不少购房者对经济基本面的担忧也减弱了大宗消费的欲望。他们对工作、未来收入的谨慎预期导致主动缩减大宗支出,并转向储蓄。2023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5.74万亿元,而在2022年,这一数值为26.26万亿元。

这直观体现了居民保守的消费心态。邱晓华分析称,房地产影响经济,还是经济影响房地产,这存在一个先后关系:“房地产的深度调整,影响了经济是没错的,经济受影响后又反过来影响了房地产。”

不过,政府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采取包括三支箭、白名单等在内的一系列政策调整。邱晓华指出,对开发商来说,支持的政策已经恢复,但遗憾的是,政策的辐射是区别性的。

他直言,地产商依旧苦乐不均,政策虽好,但阳光没有普照到大地。对于安全性的驱使导致银行救富不救贫,好企业本来就不缺钱,差企业缺钱,银行也不敢贷。

这是一道难解的“题”:非良性的循环,造成部分地产商很难摆脱调整的困难。但邱晓华却较为乐观,认为目前政策已经明确,市场也有期盼,房地产会回到正常轨道上来,只是还需要时间。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指导意见》提及,推动建立房地产业转型发展新模式,让商品住房回归商品属性,满足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推动房地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邱晓华此前一直呼吁住房的双重性政策:第一个双重性,是住房既有商品性,又有福利性。第二个双重性,是住房既是消费品,也是投资品。

他认为应该围绕住房双重性制定相关政策,目前保障归政府,改善和发展归市场这一基本思路已经明确,后续只待政策如何进一步明确。

他相信,今年地产行业会出现逐步好转的趋势。一方面,投资降幅会逐步收窄,但能不能够由负转正,还比较难。

第二,住房销售方面,随着大局稳定,正常需求会逐步变现,能够支撑一定的市场。

第三,原来一些约束限制的政策会逐步退出市场,新的制度将逐步浮出水面,给大家一个比较稳定的预期,因此远期需求也会逐步释放出来。“值得期待,但短期要完全改变,还需要一定时间。”

但也仍旧有不少企业进退维谷。

邱晓华认为,房地产行业的分化重组是大势所趋,兼并重组一定会发生,而且是改变困局一个很重要的路径:“只有淘汰不好的企业,向好的企业集中,才能够改变目前这种状况,也是适应国家高质量发展新要求的一种需要。”

邱晓华在论坛演讲时也提及,“两会”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向新而行、往高而攀”。

“向新而行”就是向着新质生产力前进,发展新质生产力;“往高而攀”就是往高质量发展去攀登。

新质生产力是一个当下热词,是以技术的革命性变革作为推动力,以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作为主要方式,以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作为方向。

因此,新质生产力更多体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上,这就是今后中国式现代化的主旋律——战略性的新产业、未来的产业以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产业。

邱晓华采访中也指,新质生产力一方面是由新基建带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比如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另一方面是钢铁企业、煤炭企业这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另外是一些未来产业,比如说低空经济、深海经济等等。

但他认为,眼下最大政策红利就是大规模的设备更新和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这是投资者应当去把握的。

“因为这既有政策的红利,也有实现的可能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