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AI分身带你去雄安新区感受“未来之城”
十年来,河北的重工业产业都在不断转型升级,推陈出新,从而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在河北,说到“新”就一定要去雄安新区看一看。雄安新区设立7年来,从无到有、从蓝图到实景,从原来的三座县城到现在新建设的启动区、起步区、高新区,一座活力涌动的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在拔地
我国在月壤样本中首次发现天然石墨烯
来自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国家深空探测实验室、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等的科研人员通过对嫦娥五号钻采岩屑月壤的观察分析,首次发现了天然形成的少层石墨烯。相关研究为月球的地质活动和演变历史以及月球的环境特点提供了新见解,拓宽了人们对月壤复杂矿物组成的认知
让空间天气预报更准确!这项技术斩获国家科技奖→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昨天揭晓,空间X射线-极紫外-远紫外波段成像技术是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奖项目。它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有怎样的关键性突破?我们一起来了解。在地球上,大家都关注天气预报,而在外太空,同样存在天气,科学家们称之为空间天气。与地球上的天气一样
2023年度国家科技奖呈现三大特点
本报记者赵永新数据来源: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据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度国家科技奖呈现3个主要特点——聚焦“四个面向”,服务“国之大者”基础研究领域重大成果持续产出,自然科学奖连续9次产生一等奖。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方忠研究员及其团队
最年轻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薛其坤:我要对得起国家和百姓的支持
薛其坤,这是一个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科学界,都叫得响亮的名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菲列兹伦敦奖、未来科学大奖、巴克利奖;35岁当教授,42岁成为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之一,50岁攻克量子世界难题……亮眼的履历今天又增加了一项,61岁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成为国家
一场“又土又洋”的大会在长沙举行,聚焦了什么话题?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杨怡晴长沙报道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星城长沙“群星闪耀”,一场又土又洋的大会拉开了帷幕。6月21日至24日,第四届亚热带农业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在长沙举行,吸引了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位代表参会,其中不乏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于贵瑞,中国工程院院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薛其坤:从沂蒙山区走出的“量子追梦人”
2024年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李德仁院士、薛其坤院士获得中国科技界崇高荣誉。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就在八个月前,薛其坤院士获得国际凝聚态物理领域的最高奖巴克利奖,成为70年以来首位中国籍的获奖者。荣誉满身的薛其坤自称是“一艘从沂蒙山区驶出的
薛其坤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从沂蒙山区驶出的“小船”驶向凝聚态物理之巅
海报新闻记者金立红整理报道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6月24日在京揭晓,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薛其坤院士获得中国科技界崇高荣誉。35岁当教授,42岁成为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之一,50岁攻克量子世界难题……今天,61岁的薛其坤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成为国家
85.48克月壤揭示奥秘何其多
本报记者臧春蕾喻思南嫦娥六号探测器示意图。资料图片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在用月壤样品做实验。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在用月壤样品做实验。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嫦娥石”理想晶体图。中核集团核地研院供图核心阅读嫦娥六号即将回到地球,大家对它采集的月壤
中法天文卫星成功发射,将对伽马暴研究发挥重大作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6月2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渺)今天15时00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中法天文卫星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的托举下升空,随后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圆满成功。据了解,中法天文卫星是中法两国联合论证研制的空间科学卫星,是迄今为止全球对伽马暴开展多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