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中蕴含深意的十句经典台词,值得一读再读

中国历史剧的巅峰,豆瓣评分9.8的神剧,《大明王朝1566》,值得一看再看。这部剧不仅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发展,更有着于无声处的听惊雷的台词。作者刘和平先生,用精彩的语言,将大明嘉靖年间权谋斗争,修身治国,天道人力等等一一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历史从来不是简单的重复,但

《大明王朝1566》嘉靖首肯的国策改稻为桑,最终将火烧到自己身上

《大明王朝1566》,开局就是财政会议,严党、清流相互争吵就是国家缺钱。严党趁势提出了改稻为桑,嘉靖皇帝并不关心改稻为桑对国家百姓有什么,他只关心最后严党提出的“改稻为桑”是否能弥补亏空的事。他只需要坐于上,静观大臣们的厮斗。最终“改稻为桑”,危害不尽于人为的

《大明王朝1566》全剧都是先苦一苦百姓的官,好人一手都数的过来

大明王朝1566,全剧人物智商在线,个个都会打小算盘,为自己的私利,或者为了团体的利益,天下、百姓在他们心中都要往后排。大明多少官员满嘴仁义道德,做的却是祸国殃民的事。浙江一场改稻为桑,让多少人露出了真面目,全员恶人,好人一只手都数的过来。这些好人也是各种被迫

我们还能不能再等来一部《大明王朝1566》

前几天,爱奇艺官宣,《太平年》在横店正式开机,一个感觉这些年很少出现的表述被再度提及: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近年来历史正剧的数量较少,此前聚焦五代十国至北宋初年的题材更是罕见。《太平年》以“纳土归宋”为故事背景,讲述五代十国时期,钱弘俶、赵匡胤、郭荣三位有志

《大明王朝1566》全剧没有傻子,只有格局、后台和信息差的不同

网上有句很红的话,很多人观看完《大明王朝1566》发出感慨,穿越过去,怕是一集也活不过去。剧中全员智商在线,不管严党、清流,官大、官小。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淳安县丞田有禄,也是智慧满满。这部剧中的人物,放到现实中,都是普通人无法企及的,他们的智商、情商,为人处世之

《大明王朝1566》经典台词李时珍快人快语,将官员不好说的说出来

李时珍在剧中是特殊的存在,前任太医,因为反对嘉靖修道,而辞去太医的职位。他是一个直人,脾气大,本事大,行踪不定,但官员王公看病还总想着找他来看。难得直脾气的他,和海瑞能成为好友。李时珍快人快语,有时会将别人不好直接说的话,直接明明白白地说了。海瑞在上疏前和

《大明王朝1566》里的10句台词,能读懂的人,可以少走10年弯路

《大明王朝1566》可以看作大明的职场剧,职场中人有自己为人处世之道。职场中处处是坑,一不小心得罪了人,或是踩上雷,该如何是好?那么好好读懂剧中的十句台词,就可以少走弯路。1、文官们说的“做官要三思!”什么叫“三思”?“三思”就是:思危、思退、思变!知道了危险

《大明王朝1566》经典台词,海瑞和王用汲一对真君子的肺腑之言

《大明王朝1566》中,直人海瑞没有多少朋友,王用汲却是他最信任的朋友,可以将家眷托付给他。王用汲性格温和,和性子火爆的海瑞,形成对比。但是两人对待不公平的事情,看法确实一致的。在浙江两人联合高翰文对郑必昌、何茂才的议案抵制。之后在审理郑何时,他帮助海瑞求得毁

《大明王朝1566》全剧台词,充满了真实的谎言与虚伪的真话

《大明王朝1566》,是一个权谋剧,剧中人物众多,朝堂之中各个老狐狸绝顶聪明,说出来的话,看起来平平无奇,其实背后包含的意思很复杂。有时一句话听起来是实话,其实是充满了真实的谎言;有时一句谎话,其实是虚伪的真话。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这部剧充满了谜团。这或许是

《大明王朝1566》装疯三年,得以善终的杨金水,他的无情和有义

太监在一般影视作品中,形象总是很坏。《大明王朝1566》中的杨金水是一个歹毒、阴险、坚韧、有智慧、但尚存良知,忠义的太监。人物立体,有血有肉,有坏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司礼监掌印吕芳,曾经这样评价自己的干儿子,杨金水坏起来比谁都坏,好起来比谁都好。杨金水深度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