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群雄割据,武力决定一切。曹操、孙权、刘备并称三国楚汉赵雄主,彼此争斗不休,民不聊生。然而人们眼中所谓的“英雄”们,其内心世界与作为是否真的高尚仁义?
这些所谓的“英雄”,不过是为了一己私欲,不择手段地压榨和奴役百姓。越是铁血强悍,对老百姓的压榨就越狠毒!
曹操与袁绍:两位河北霸主的民力争夺
公元190年,董卓称帝失败被杀,东汉王朝名存实亡。此后数年,天下大乱,军阀们你争我夺。其中在河北地区,袁绍和曹操逐渐崛起,双雄势力旗鼓相当。
袁绍原本只是一个小小军阀,后因奉天子于许昌,声势大振。到了191年,他已占据冀州、并州、青州、幽州南部等地,势力范围几乎囊括整个华北。相比之下,曹操起初只控制了兖州一隅。但是,曹操凭借其过人的政治手腕与军事才能,逐渐扩张势力。到了195年,他已占领豫州、徐州、兖州、司隶以及部分荆州、扬州的土地。
与此同时,袁绍和曹操在民力压榨上也颇有不同。袁绍占据的河北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农业条件优越,民力充裕。所以袁绍的统治比较温和,没有必要像曹操那样疯狂掠夺。而曹操治下的中原地区,则人丁稀少,经济凋敝。为了积累实力,他不得不想方设法压榨民力。
这两个霸主的民力压榨政策,在官渡之战前后出现了鲜明对比。公元198年,曹操派刘备过江攻打刘表,一时间声势极盛。但是次年孙权突然背叛,夺取了江东。曹操为此大怒,亲率军队渡江征讨,结果大败而归。这次失败直接导致曹操在中原的实力被严重削弱。与此同时,袁绍趁机占领河北,声势一时无两。
公元200年,两雄势力对峙,最终爆发了著名的官渡之战。彼时,袁绍在军队数量上占据明显优势,据传有30万大军。而曹操这边,全军加起来才8万人。两军对峙期间,郭嘉曾劝谏曹操,称袁绍的治下“法令宽松”,百姓安居乐业。曹操听后沉吟良久,终究还是下定决心出战。
结果出人意料,战至第二年,袁绍军溃败,只能退回河北。曹操最终夺得胜利。那么,弱小如曹操军,为何能战胜人数占优的袁绍?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两者压榨民力的差异。
曹操废黜河北旧制,实行残酷新法
公元205年,曹操正式占领河北之地。此时的他,已经是实力最强的北方霸主。为了巩固统治,曹操立即废除了袁绍时期的旧汉赋税制度,改行新的收税法——《收田租令》。
这项新法表面上指责袁绍统治无方,实则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按新法规定,每亩田地上交税粮四升,每户还必须缴纳绢二匹与丝二斤。这比袁绍时期的税率整整多了一倍!曹操心狠手辣,就是要将百姓榨取到极致。为此,他甚至连自己的心腹郭嘉也瞒着。郭嘉还一直认为,曹操会像袁绍那样,采取相对宽松的民力政策呢。
更残酷的是,曹操强迫百姓从事军屯与民屯。所谓屯田,就是军人或百姓开垦荒地,所种庄稼大部分要交给政府。屯民苦不堪言,他们终生被奴役,不能自由迁徙,还要无条件服从徭役。一旦逃跑,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曹操如此压榨百姓的真正原因,就是为了积累资源应对南方的孙权。公元208年,孙权称帝,正式与曹操决裂。随后几年,曹孙两家你来我往,在江淮地带延续着水火不容的血战。而这些战争的养料,全都来自曹操手中的百姓!
213年曹操南征失败迫害百姓更甚
公元213年,局势对曹操极为不利。这一年,蜀汉的刘备夺取益州,而孙权也趁机大举北伐。曹操不得不分兵应对,结果在江陵与孙权主力激战时大败。这次失败直接导致曹操丢失江东之地,他只能退回长江以北。
失败后的曹操性情大变,对百姓的迫害更甚。他把江淮老百姓强制迁回中原,增加河南一带的民力。这些迁来人都成了屯民,遭到曹操军严酷控制。屯民中不断有人试图逃跑,但曹操立即施以极刑。
公元213年冬,河水结冰导致运输困难,曹操还强令百姓凿冰疏通。这残酷命令引来北方数十万百姓逃亡,曹操立即下令,所有逃亡者一律就地格杀!
郭嘉目睹这些暴政,终于看清曹操的真面目。他痛心疾首地说:“今人心骇动,远近潜逃,此危亡之本也!”由此可见,曹操的强横作风,已逼迫百姓走投无路。他这样铁血的暴君,终究难以长久。
结语:真正的胜利者,乃是最狠戾的压榨者
综上所述,我们有理由质疑,三国群雄中的所谓“英雄”们,是否真的高尚仁义?刘备口口声声要“兴复汉室”,结果还不是不择手段地压榨百姓;孙权号称“仁德之君”,实际上也是残忍至极。而曹操更是民力掠夺的典型代表。
在那个乱世,谁最会压榨和利用百姓,谁就能在群雄争霸中脱颖而出。所以,曹孙刘等人即便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也无法真正兴盛下去。因为那些似是而非的“英雄”们,已将自己的百姓榨取干净。这就是三国历史的真相!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