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赵匡胤处死殿前司指挥使张琼的事情受到很大的争议,据说民间故事中赵匡胤处死结拜兄弟郑恩的桥段就是这么来的。从现有的史料看,张琼毫无疑问是被冤杀的,而且是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进行的。尽管赵匡胤事后对张琼的家属进行抚慰,还提拔其兄张进为龙捷副指挥使,可仍旧无法将这个污点从身上洗去。数百年来历史学者们对这个冤案进行分析,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其中最著名的说法便是张琼劝告赵匡胤防范赵光义夺权,赵光义便唆使史珪和石汉卿冤枉张琼,借赵匡胤的手杀之。
从现有的历史证据来看,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可理由并不充分。首先,张琼是赵匡胤的救命恩人,两人关系非常密切,赵匡胤不可能仅仅因为两句谗言便将其处死。张琼是赵匡胤的心腹将领,在后周世宗三下南唐的战争中,张琼救过赵匡胤的命。宋朝建立后,赵匡胤将张琼任命为殿前司指挥使,是军队系统的二号人物,地位仅次于枢密使。从张琼的前任是赵光义,枢密使是赵匡胤的结拜大哥慕容延钊来看,显然张琼在赵匡胤心中有着极重的地位。而且张琼性格暴躁,没有心机,反而更受赵匡胤的信任。
对于这样的恩人兼心腹,日常犯了什么错,赵匡胤都是能够包含的。即便是有着不可饶恕的大罪,赵匡胤也是尽量大事化小,则从他执政时的风格就看得出来。除了张琼以外,赵匡胤并没有当场打过自己的部下,也没有赐死这样重臣的先例。再加上张琼还是救命恩人,这种赐死就变得毫无道理了。
第二,史珪和石汉卿的污蔑完全是没有证据的,赵匡胤完全可以先调查再处置。可实际操作是先赐死张琼,再派人调查,然后补偿张琼家属,这完全不符合情理。任何案子都是先调查再处置的,这是常理。除非深仇大恨必须借刀杀人,否则没必要违反这个常理。而张琼是赵匡胤恩人,按理说就更不能乱来了。
况且史珪和石汉卿造谣的那些事情即便成真,张琼也罪不至死。因为张琼性格刚强,看不惯史珪和石汉卿的奸佞小人作风,经常轻侮他们。他们受了气,便找赵匡胤告状,说张琼“擅乘官马,纳李筠隶仆,畜部曲百余人,恣作威福,禁军皆惧”。这个罪名的确不小,但对于张琼来说既没必要否认,也罪不至死。官马这种罪名可大可小,就宋初的情况看,大家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李筠是起兵反对赵匡胤的节度使,收纳他的人作为奴仆的确是大罪。可这种与谋反有关联的罪名,赵匡胤不可能不细查。
如果这些罪名为真,张琼的官多半当不下去了,贬为庶人和发配充军都有可能。可赵匡胤居然没有派人查实,就在朝堂上质问。张琼否认,赵匡胤竟然让石汉卿用铁挝将其打得半死,然后又关入监狱拷打。直到张琼在狱中自杀,或者说赐死之后,他才派人调查。然后发现张琼家无余财,只有奴仆三人,感到非常后悔。于是赵匡胤又对张琼的家眷进行补偿,给张琼的哥哥张进升官。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赵匡胤被史珪和石汉卿蒙蔽了,可他居然没做任何调查,简直不可思议。而且事后污蔑造谣的史珪和石汉卿竟然没受到处罚,这也不合情理。
第三,史料上又有记录,说张琼“诬毁太宗为殿前都虞候时事”。宋朝的很多学者将这个原因作为张琼的真正死因,其中以文莹和尚的《玉壶清话》最为著名。他们认为史珪和石汉卿的的诬告是赵光义唆使的,因为张琼在赵匡胤面前说了赵光义的坏话。赵光义是张琼的前任殿前司指挥使,当时为晋王加开封府尹,是五代十国时期潜规则中的储君人选。从这些文人笔记的记录来看,是张琼劝赵匡胤对赵光义多家提防,采取措施。这引起了赵匡胤的不满,认为张琼离间他们兄弟关系,然后才有史珪和石汉卿诬告和张琼被处死的事情。
《玉壶清话》中还有更夸张的记载,说赵光义后来亲口承认“朕尝乘怒诛张琼”。这种说法虽然没法考证,但也能说明张琼之死多少与赵光义有些关系。赵光义作为赵匡胤的弟弟,又是当时最重要的文臣,对国家决策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张琼作为军队二号人物,他的死亡必须有着合理的解释,否则会引起整个宋朝的混乱。文官一号与武将二号之间必然存在矛盾,这是宋初的政治生态决定的。可要说赵匡胤因为弟弟的一句话就杀了功臣兼救命恩人,这也把赵匡胤看得太简单了。人家毕竟是一棍子打下四百军州的武林高手,怎能如此容易忽悠?
从赵匡胤的利益上考虑,张琼和赵光义不合才最符合他的利益。如果张琼与赵光义同流合污,还帮着隐瞒赵光义任上的黑材料,那真正该担忧的就是赵匡胤了。所以说赵光义因此唆使史珪和石汉卿构陷张琼是有可能的,但要说赵匡胤这么容易被忽悠,违反常理的不调查就杀人,那就太离谱了。
因此我认为赵光义唆使也好,史珪和石汉卿诬陷也罢,只是张琼被处死的一个诱因,而非真正原因。张琼被处死真正原因很复杂,史书上不好记载,只能用这些边角料的信息写春秋笔法。而民间文人对此一知半解,瞎猜瞎传,于是搞出了无数个猜测的版本。
在我看来,张琼之死是“杯酒释兵权”的后续,是宋初军事制度改革矛盾的集中体现。教科书上的“杯酒释兵权”很简单,似乎就是赵匡胤请兄弟们喝了一通酒,然后说了些诉苦的话。然后骄兵悍将们便缴械投降,规规矩矩的交出手中兵权。正常人都想想,这怎么可能?宋初的骄兵悍将都是五代十国杀出来的,什么场面没见过?被赵匡胤几句醉话就忽悠得主动放弃兵权,这样的将领绝对活不过三集。实际上赵匡胤在那场宴会上提出这个,只是给出个政治信号,具体操作是非常麻烦的,是要有一系列配套的军事改革措施的。
实际上“杯酒释兵权”并非赵匡胤的突发奇想,而是又宰相赵普首先提出的,最早可上溯到后周世宗柴荣和王朴的文官政治设想。这是一剂结束五代十国乱局的良方,也是彻底解决藩镇割据混战的唯一办法。用现代军事制度的话来讲,那就是军政和军令分开,有文官掌控军令,监督军政,防止武将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实际上这种制度非常先进,也非常复杂,现代军事制度都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形成的。而在宋初的时候,这种制度并不完备,而且受到军队将领的强烈抵制,很多时候徒具其形。
当时赵匡胤进行了军事改革,军令由枢密院掌控,军政以三衙为主。张琼便是三衙之首殿前司的指挥使,算是三衙的一把手,位置仅仅在枢密使之下。可是三衙的将领只能管理军政方面的内容,具体军令上还得听枢密院的。而且每次军队出征或者移防,枢密院都会派监军跟随,以监督军队的行动。
所以各防区的将领如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团练使等,与派驻的监军使、兵马都监等都充满了矛盾。这种矛盾在宋初让监军的功效大大降低,遇到强势的将领,监军就是摆设。比如慕容延钊的监军李处耘对其纵兵行凶不满,上告朝廷弹劾,结果反是李处耘被拿下,只因慕容延钊是赵匡胤的拜兄。
这种事情在宋朝初年屡见不鲜,其根本原因就是这些将领和赵匡胤关系太深,监军说话不管用。后来监军干脆自动当摆设,遇到违反军纪的都不管。比如王全斌在蜀地纵兵劫掠引发蜀地叛乱,其监军王仁赡就对其纵容不管。这使得叛乱无限扩大,宋朝花费了两年才平定叛乱。这样的情况作为三衙之首的张琼是知情的,也是处于纵容的态度。他作为禁军首脑,与地方上派驻军队将领的利益是一致的,他也不想被枢密院的文官管着。这才是他与赵光义、石汉卿、史珪等人的核心矛盾所在,而不是说什么私人仇恨或者离间兄弟等理由。
如果只是私人仇恨或者离间兄弟,那赵匡胤找个理由把张琼外放至节度使即可,根本没必要杀人。实际上是在枢密院推行新军事制度上,由赵普和赵光义共同负责的,是关系到宋朝稳定和皇帝兵权的大事。而在这个事情上,张琼阳奉阴违,纵容下面的节度使抵制,这才是激怒赵匡胤的真正原因。
赵匡胤杀张琼实际上就是杀鸡吓猴,让下面的节度使们不敢妄动,老老实实的接受改造。可张琼看似鲁莽,其实滴水不漏,赵匡胤找不到理由处置,只能搞个囫囵吞枣的方案。此事之后军队里面就老实了,就连张琼的继任者杨信都学会了装哑巴。而且一装就是几十年,直到临死前才向赵光义吐露真因。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