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生活过的朋友,对自建房不会陌生,家家户户都喜欢盖大别墅。

“农村别墅”大多千篇一律,很多人都是看别人怎么盖的,自家照着盖就行,不会刻意去求新求变,还是以满足基础的居住需求为目的。

但是,在陕西有位名叫王怡琼的女博士,将农村老家的旧房子进行了彻底改造。

她的宅子大为不同,环保新潮,且全年不花一分钱的电费,实现了用电自由。

小房子自给自足还能够理解,可王博士的环保宅子占地1000多平,主体建筑270平方米,如此大规模房屋电力消耗不言而喻,所以这栋房屋直接斩获了国际建筑A+奖项。

而且完成这样的成就,王博士仅仅使用了40万的成本,可谓经济实惠。

她是如何做到的?这栋房子都有哪些神奇之处?

初心:送给父亲的退休礼物

2021年,35岁的王怡琼回到了陕西渭南市乡村的老家,她此行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一个研究课题。

王怡琼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当时已经是母校的一名讲师,同时也是在读博士。

2020年的时候,她的同门师兄申请到了一项研究课题——“乡村民居绿色改造”。

刚好王怡琼老家的房子就是典型的乡村民居,正好拿来“做实验”。

这处旧宅是当年父亲盖的,让王怡琼的奶奶在这里安享晚年,而王怡琼则是在6岁时就和父母一起搬到了西安。

奶奶去世后,这栋旧宅就荒废了,到现在已经有16年没人居住。

如今,王怡琼的父亲快要退休了,老人家想回老家生活,也希望把旧宅翻新一下。

房子太老了,采光、通风条件以及各种生活设施都很不完善,这样的房子虽然收拾一下也能住,但肯定不如城里的房子住起来舒服,生活上也会有很多不便。

利用这样一个机会,将房子彻底翻修一下,可谓一举两得。

她和师兄带领研究团队,将他们对乡村民居的各种想法,结合老宅的具体情况,一一做了规划。

从立项开始,他们的目标就是实现民居的“绿色改造”,节能环保的概念在方案中得到了完美体现。

规划方案确定后,他们找来施工单位,结果人家给出的报价竟然达到了100万。

这让王怡琼感到吃惊,要知道,同样面积的乡村民宅,即便是完全盖一栋新房,费用基本就在40万左右,如果要求条件不高,还可能更低,100万大大超过了她的心理预期。

既然这样,就只能对原有的方案进行调整了,将一些费用昂贵的材料、设施,用便宜的替代品进行“平替”,左删右减,最终将成本控制在了40万。

经过一年左右的施工,原来的旧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散发着时尚气息,又不失乡村韵味的“豪宅”,总占地面积达到了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有270平方米。

王怡琼也可以开心的欢迎父亲前来居住了,这无疑是送给父亲最好的退休礼物。

房子保留了关中民居的基本格局,由宅前地、门房、前院、正房和后院构成。

但无论外观还是内部的各种设施,早已不是普通乡村民居可以比拟的,很多专业人士专门慕名前来参观。

这栋改造后的房子,还获得了“A+国际建筑大奖”,这个奖可以说是建筑界的“奥斯卡奖”,这栋房子究竟有什么魅力呢?

节能房里的“黑科技”

老宅最大的问题,是进深长,采光差,原来的屋顶是平顶,一旦降水,难以迅速排出,致使房顶漏水,整个房间显得阴冷潮湿。

所以王怡琼首先就考虑将屋顶进行改造,他们加盖了二层,引入关中传统的闷顶,在坡顶与屋内的顶棚之间,加建一个“天花板”,这样就多出来一个空心保温层。

同时,在原有的建筑上,增加了一个南向的C型腔体,这里可以作为一个阳光间,坐在里面晒太阳、看书非常舒服。

这样,原有的平顶房就变成了坡顶,不仅解决了漏水的问题,而且大大增加了阳光照射进室内的面积,整个房子马上变得温暖起来。

阳光间里,王怡琼布置了手工装饰画,这些画可不仅仅起到装饰作用,在它们的背面,则使用了“相变蓄热材料”。

当室温高于17度时,它可以吸热,低于17度,可以放热,相当于不用电的空调。

建筑的外墙,采用了保温材料,避免室内热量过快流失,外窗采用了Low-E中空玻璃,有效防止暖气外逃。

在屋顶之上,利用光伏太阳能板进行发电,基本上一天就可以发18度电,这些电自己没法直接用,就卖给了国家电网,然后从国家电网平行购买。

算下来,这栋房子基本不需要另花电费。

除了这些“黑科技”,在节省成本方面,王怡琼也下足了功夫。

建筑材料主要用便宜的红砖和玻璃,支撑主要用砖混结构,承重才使用混凝土,比较贵的钢结构只在少数地方使用。

装修的时候,用砖砌了不少“家具”,各种二手货也被她淘来使用。

如今,很多附近的居民会聚在她家的院子里,聊天谈笑,这栋充满科技感的房子,也成了他们想要模仿的对象,那么,像这样的节能房值得推广吗?

节能房是否值得推广?

实际上,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发展建筑保温材料和技术。

90年代,德国法兰克福诞生了“被动房”的概念,利用房屋自身的结构和材料,不需要人们再主动供暖、制冷,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居住环境。

这种建筑可以实现能源有效合理的管理,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会大大降低人们在生活中所消耗的能源,对于绿色环保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应当说,王怡琼的“节能房”也是遵照了这一概念,我国目前已经在很多城市和乡村进行此类建筑的试点建设。

如果说“节能房”在推广当中存在什么缺点,可能就是成本要比简单的自建房更高,如此会带来投资打水漂的担忧。

由于新材料、新装置、新技术的使用,节能房普遍要比一般住宅的建筑成本高,并且有人算过账。

节省下来的短期能源费用,比如说电费,没有建房增加的成本多,但是王怡琼的实验无疑为节能房的推广找到了一个新的方向,长期算下来经济实惠。

节能房的成本,未必就降不下来,特别是在农村,用同样的成本建造的住房,如果能达到节能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结语

王怡琼的节能房不仅获得了殊荣,而且已经成为父老乡亲们的聚会地,她的父亲退休后也搬来居住,时不时会邀一些亲朋好友一起聚餐,浓浓的乡村情怀让人欣喜,王怡琼对此也很开心。

有种说法,农村人这辈子,盖房子是一等一的大事,如今有了王怡琼的节能房,盖绿色环保的房子,或许会成为更为重大的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