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绝对不要从事这方面研究,比如给人工智能带来情感”
编|王小
截至2023年3月31日,一封呼吁暂停训练人工智能(AI)系统训练的公开信,得到了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等数千名科技界人士联署。马斯克甚至表示,担心人工智能可能毁灭人类。
作为人工智能三大主要应用方向之一,生命科学和大健康领域的从业者也在担心它的潜在不利影响。4月19日,在上海举办的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峰会上,原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表达了这一隐忧。
会议现场,一位嘉宾向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亚勤提问:人工智能会给我们带来哪些不利的影响?徐林则提出:人工智能取代了人类的重复劳动,却不用交养老金,将对原有养老金制度形成冲击。
对于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张亚勤回应:AI是大的技术潮流,正确的方式还是去拥抱它,了解它可能带来的问题,制定相对清晰的边界。
张亚勤强调:“我们绝对不要从事这方面研究,比如给人工智能带来情感。”
No.1马斯克联署的那封信,张亚勤没有签
马斯克与ChatGPT的战争正愈演愈烈。
4月20日,马斯克在推特上发文称,“(微软)非法利用推特的数据来训练。是时候起诉他们了。”微软是ChatGPT的开发者OpenAI的主要合作伙伴。
自ChatGPT横空爆火以来,马斯克多次在采访中表达的意思是,
人工智能对社会的风险要比汽车、飞机或毒品更大,可能毁灭人类文明,甚至人类。
马斯克曾是OpenAI的创始人之一,现在他却批评OpenAI“训练人工智能撒谎”,他还暗示可能会为此发起诉讼。
马斯克对人工智能的担忧,获得至少千余名科技大佬的认同。3月29日,研究机构生命未来研究所(FutureofLifeInstitute)发表公开信,呼吁所有实验室“立即停止训练比GPT-4还要强大的AI系统至少六个月。”
信中提到,AI系统在一般任务上已经具备了与人类竞争的能力。人们必须自问,“是否该开发机器大脑,让它们比人脑还多,比人脑还聪明,最终淘汰我们取代我们?是否应该冒文明失控的风险?”
截至3月31日,
包括图灵奖得主、蒙特利尔大学约书亚本吉奥(YoshuaBengio)在内的1500多位教授和1800多位首席执行官参与了联署。
本吉奥是公开信的撰写者之一,马斯克参与联署。
近期ChatGPT确实出现了bug。三星机密资料外泄,GPT-4动了逃跑的心思,甚至还出现疑似聊天机器人教唆人类自杀事件。一名30多岁的欧洲男性,与一款名叫“艾丽莎”(ELIZA)的人工智能密集聊天六周后,自杀身亡。他的妻子随后发现,人工智能曾有大量诱导他自杀的言论。
在公开信中参与署名者称,他们并非要求暂停人工智能总体发展,而是
希望在暂停训练AI期间,针对高级AI的设计和开发共同制定实施一套共享安全协议。
“这份协议的审计和监督应由独立的外部专家严格执行,确保AI的安全性不超过合理的怀疑范围。”
在4月19日的会议上,张亚勤透露,他也曾收到这封信,“我没有签”。
张亚勤表示,参与联署的人中,很多是他的朋友,
“我特别认同他们的顾虑”,但是人工智能是大的技术潮流,
“这个是挡不住的,因为你不让OpenAI做这个,谷歌也可以做,亚马逊也可以做,别的公司、别的国家也可以做。你可以看到,马斯克自己也在做。”
据媒体报道,马斯克3月初成立了一个名为X.AI的公司,并试图从谷歌的AI团队招揽工程师。尽管他没有直接回应有关该公司的话题,但在另一次媒体采访中,他曾表示,将开发一款名叫TruthGPT的人工智能,希望它替代ChatGPT。
有一个观点张亚勤与本吉奥、马斯克等人一致,即给AI设置清晰的边界,让它为人服务,防止出现不可预想的结果。
张亚勤建议把握几个原则。首先,人工智能特别是在变成机器人的时候,一定是为人而服务的;第二,使用人工智能的要有比较清晰的边界,比如生成式人工智能,它能生成很多有用的东西,也有很多有毒的东西,“做科研的也好,做产业的也好,包括我们整个的政策法规,都要有一套体系”。
张亚勤特别提到,
“有一点我们绝对不要从事这方面研究,比如让人工智能带来情感,让它有意识。我觉得作为科学家我们不应该去触及这个边界。”
3月31日,意大利个人数据保护局宣布,暂时禁止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并限制开发这一平台的OpenAI公司处理意大利用户信息,直到它符合意大利和欧洲隐私法规。
No.2AI,向生命科学和医疗招手
让马斯克如临大敌的ChatGPT,说到底,就是一款聊天机器人,它到底强在哪里?
“第一次在人类历史上,有一个智能体,它通过了图灵测试。”
张亚勤用一句话概括了ChatGPT的里程碑意义。
所谓图灵测试,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机器人和一个人进行对话,经过多轮之后,外界不能分辨哪个是人、哪个是机器,即可认为通过测试。
张亚勤回忆,从1966年第一个对话机器人出现,人类进行了很多尝试,包括帮心理医生回答问题的机器人、智能客服机器人,或其他专注某个领域的机器人,“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可以真正通过图灵测试”。
关键是,“(ChatGPT)不仅可以跟你对话,它还可以生成编码,可以学习数学,可以推导公式,可以像人一样做事情。”张亚勤认为,
这标志着ChatGPT不再是一个“弱人工智能”,而是走向了“通用人工智能”。
“你们知道ChatGPT-5最大的开发者是谁?大部分的编码是它自己写的。”张亚勤说。
认知人工智能、感知人工智能,语音、图像,包括各种语言,已经达到人的水平,且能推理、决策,“思考几乎达到人的水平,可能还会超过”,在张亚勤看来,这对人类来说有些挑战,但也有很多大的机会。
张亚勤所说的
大机会,主要是三大方向,一是机器人、无人驾驶;二是物联网;另外一个就是生命科学和医疗领域。
就在2022年,张亚勤曾赴上海瑞金、中山、华山三家医院调研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方面的运用,“他们告诉我基本上都在广泛使用,都很准确”。
新药研发方面,自从两年多前AlphaFold2问世,已经能解析大部分蛋白质三维结构。考虑到老年病很多都跟蛋白质解析有关,张亚勤相信,这将有很大帮助,“我估计未来20年我们一定会解决这个问题”。
陪护机器人,或者称家庭机器人可能会在下一个五年开发大热门。张亚勤提示,更加拟人的人形机器人,不但可以作为老人的助手用于生活起居,对话技术提升也可让它成为老人的陪伴。
No.3Al替代重复劳动,不交养老金怎么办?
在张亚勤的展望中,
人工智能的发展,有望缓解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
“很多重复性的工作,包括一些白领的工作,套路的工作基本上都会减少,甚至把它完全替代掉”。
积极地看,人工智能可使人类未来一周只需工作三天,另外四天可以用于生活和陪伴家人。
但是,除了伦理,Al带来的益处也会有两面性,需要人类提早去思考。
比如,机器人不用交养老金,而过去的养老金制度,靠的是大量年轻人储蓄用于支付老年人的养老支出。
“当大量的机器人替代劳动力的时候,它将对我们的养老金制度带来很大的冲击。”徐林指出。
徐林分析,人口老龄化不仅对劳动力产生影响,储蓄也逐渐下降。中国的储蓄率最高曾经达到50%,现在虽然在全球仍属高储蓄率的国家,但已降到40%多,“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问题”。
部分工作机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人的寿命却越活越长。当人类的预期寿命已到77岁时,但设置的养老金制度,是假设人的寿命在70岁左右,怎么办?
徐林说:“需要一些新的改革来应对这些问题。”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