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十六计中,走为上计为人熟知,也是人们有较大误解的一计。“走为上计,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走为上多次出现在古代文学记载中,《南齐书·王敬则传》中写道: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北宋小说《冷斋夜话》中也有记载。

走为上计通俗点讲就是打不过就跑,当两军对垒,战场形势对自己十分不利的时候,逃离战场是最正确的选择,《三十六计·按语》中提到:敌势全胜我不能战,则必降必和必走。当我方处于劣势了,只有三种选择,分别是投降求和和撤退,可是,都被人打的连连撤退了,为什么逃跑还能成为上策呢?投降代表着彻底认输,求和也是代表战败,唯有逃跑不算失败。撤退是为了在与敌方对抗形势不利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保存自己的实力,甚至有的时候,主动撤退还能为自己争取到有利的地形,便于在合适的时候对敌人进行反打,甚至可以扭转战局。所以,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撤退便是最好的选择。

赵构在做皇帝之前完全没有地位,靖康元年,金兵将大宋都城围住,说要带走一个王室做人质,宋徽宗的儿子们都畏畏缩缩,但是赵构却主动提出前往,赵构到了金兵阵营后,神勇的表现让金人觉得他并不像是皇家后裔,便把他给放了。当金军再一次进攻北宋的时候,赵构又一次站出来议和,朝中大臣都对赵构心生敬意,北宋皇帝都被别人抓走了,这时候,赵构成了仅剩的皇族血脉,所以,他们自然而然地拥戴赵构做了皇帝,建立南宋。

金军数次南侵,兵马疲弱的赵构没有对抗的实力,他选择了逃跑,一路跑到海上,由于金兵的海上作战能力为零,所以赵构在这样的情况下才得以抽身,保住了赵氏家族最后的根基。后来,赵构迁都杭州,南宋朝廷初步站稳了脚跟。南宋与金朝周旋了一百多年后,终于在1234年,宋理宗联合蒙古军亲手终结了金国皇帝金末宗,彻底灭了兴风作浪多年的金国。

走为上计看似是无计可施,其实是为了日后的卷土重来。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打不过就跑恰恰是最正确的选择。亲爱的朋友们,你怎么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