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学者张潮把人生分成三种境界:
“第一种:在窗子里面看月亮,
第二种:在庭院中望月。
第三种:站在高台上玩月。”
其实这三种境界,就是格局的分级。
人这一生,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格局的大小,决定着生活的高度,人生的结局。
要想走得长远,就得看得高远,就需要大的格局来支撑。
因为一个人的格局,是由他的眼光、行为、胸襟、见识、眼界撑起来的。
作家周国平曾经说过:
“一个人把心力全用来评论小事的对错,就没有力气去在乎重要的事情。”
说到底,一个人如果想要撑起大格局,就是要将自己的心思、精力和心力都放在自我提升之上,然后真正在背后不断地蓄能,蓄势,真正打造出一种强大的格局。
01
格局,决定一个人的眼界
格局大的人,眼界就大。
人这一辈子,真正有格局的人,其实才能做到豁达大度,真正敢于为了大局,为了和气,从而甘愿受委屈、吃些亏。
如此,不会为了蝇头小利而斤斤计较,而是真正懂得拿出个人的智慧、格局,攒下福报,让自己去见识外面那个更大的世界。
《天堂电影院》里有句话说:
“如果不出去走走,就会以为眼前的世界就是全世界。”
就像清代被誉为“红顶商人”的胡雪岩,他曾经这样说过:
“做生意顶要紧的是眼光,你的眼看得到一省,就能做一省生意;看得到天下,就能做天下生意;看得到外国,就能做外国生意。”
看得远,才能洞悉更多的事物本质,也才能真正靠自己的个人智慧和格局,去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其实,现实当中,有太多的恶人,看似精明,实则眼界只盯着方寸之间。
这类人看似无所不能,其实目光短浅,胸无大局,始终喜欢活在自己狭小而乏味的人生局面当中,不知所谓。
眼界大了,才能看到人生更大的可能性,也拥有更好的人生风景。
《人生之路》出身于黄土高原的高加林,语重心长地对他的学生说了这么一番话:
“如果我们不走出这片大山,就像井底之蛙一样,我们就只能看到井口外面的天空。
不管我们怎样跳,跳多高都无济于事。只能看到井口外面那么一点的世界,那么一点天空,无法看到外面更广阔的世界。”
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眼界的高低,决定着一个人能看得多远,走得多远。
努力地从井底思维里走出来,大胆地看到外面那个更大的世界,然后才能真正一路地提升自己的认知,打开自己的眼界,撑起自己的格局,成就自己。
02
格局,拓展生活的宽度和深度
想起林清玄在《送一轮明月给他》中的一句话:
“我们时时保有善良、宽容、明朗的心性,不要说送一轮明月,同时送出许多明月都是可能的。
因为明月不是相送,而是一种相映,能映照出互相的光明。”
其实,面对困难和残酷的处境,一个人若是依旧能保持着善良、包容、豁达的心境,这就是一种难得的格局。
当一个人的胸怀变得博大,修炼出了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之后,自然自己的生活宽度和深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很多时候,我们漫不经心的一个善举,一种善念,或是一种不经意的善行,在当时看似什么用都没有,甚至只会让自己吃亏,让自己受委屈。
可放在长期来看,这类人一直以来都可以在未来得到更大的回馈,得到更多的可能性。
这种回馈,就足以看到一个人的格局,终究会影响到自身的生活宽度和深度。
《菜根谭》里说: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人生在世,越是不断地打造格局,就越是能充盈着自身的精神世界,也就越能从容地面对生活当中的无常。
如此,坦然地接受人生当中最好的或是最坏的安排,从容前进,不惧风雨,豁达前行。
余秋雨说:
“人的生命格局一大,就不会在生活琐碎中沉沦,真正自信的人,总能够简单得铿锵有力。”
格局大的人,看到的世界才更大,生活的宽度和深度,才显得更为博大精深。
最终,整个人开始变得自信,也会体味到大道至简的道理。
如此,过得松弛、自得、铿锵有力。
03
格局,就是你的结局
放大格局,才能真正成全自己。
很喜欢《漫才梅索太太》里的一句台词:
“对于那些刁难我的人,如果必须打败他们,他们才会有所收敛,那就让他们继续刁难好了。
因为当我站上更大的舞台,他们会自动被鼓掌的观众所取代。”
一个人的格局,就是他的结局。
也就是说,只有不断地扩大自身的格局,才能无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议论,然后真正按照个人的实力、资源、智慧、格局来大开眼界,看到更为美好的世界。
特别喜欢《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中的一句话:
“那些不讲道理的人,大可以继续刁难我。
十年后,我改变的是自己的人生,而他们改变的,只有自己的刁难对象。”
不管是别人来刁难自己,还是面对那些不讲道理的人,保持内心平静,打造高远的格局。
如此,才能进一步地达成目标,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实力,拓宽自己的眼界,最终改变自己的一生,也成就了自己的一生。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