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福寿螺被引入我国境内,但在2003年,它却被列入首批入侵我国的16种外来物种名单。
那么,福寿螺有什么危害呢?我们又该如何防范它的泛滥成灾呢?
一、福寿螺的危害
福寿螺有巨型田螺之称,螺体长4-6厘米,重约25克,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1981年被引入我国,至今已经40余年。
福寿螺对环境的适应性极强,属于水陆两栖动物;它们的繁殖能力极强,可以全年产卵,一只雌螺通常1年可产卵2400到8700粒,且孵化率高达90%。
福寿螺是一种可以食用的美食,但将其引入国内后不久,国人却发现在“好吃”这一优点之外,它还有着很多恼人的缺点。
首先,危害农作物。
福寿螺食性广、食量大,喜食水稻,而且会吞食秧苗,导致水稻严重减产。
1991年,广东省就有67万公顷的水稻被福寿螺蚕食,造成了当地的农业生产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其次,破坏生态环境。
由于非一般的繁殖能力,福寿螺生存的水体会面临富营养化,再加上它们的食谱中,有很多都是具有对水质有净化作用的植物,它们的大量进食会导致水质下降。
此外,一个区域内,水分、阳光、氧气、生长空间等资源都是有限的,福寿螺的严重抢占资源会使得区域内的其它物种灭绝,破坏生态结构。
最后,威胁人身安全。
福寿螺的螺壳相对比较锋利,很容易划伤农民的手脚,进而造成细菌感染。
更重要的是,福寿螺是广州管圆线虫的宿主,每只福寿螺体内大约有3000到8000条幼虫,它们进入人体后,会破坏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病变,严重可导致瘫痪或死亡。
2006年,北京一家饭店便因为售卖凉拌福寿螺,导致短短几个月内,87名患者生病住院。
由于种种危害,2003年,福寿螺被列入我国的外来物种名单,福寿螺集聚的地方也纷纷推行各种防范和灭杀措施。
那么,可以怎么做呢?
二、福寿螺的灭杀方法
首先,可以采用“鸭稻共育”,让鸭子去吃福寿螺,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灭杀福寿螺,而且可以降低鸭子的养育成本,一举两得。
其次,喷洒药物。如今,我国已经研发出了针对福寿螺的药物,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这也是最简单快捷的办法,但对农作物或生态可以有所危害。
最后,吃掉福寿螺。
是的,我们常常自我调侃道:“只要能吃,它就泛滥不起来。”这话显然是有些夸张的,但也有一定道理。
我们国家人口众多,而且在“吃”这一方面向来乐于钻研,像在外国泛滥成灾的小龙虾等,在我国愣是供不应求。
而福寿螺同样是一种美食,它壳薄肉多、肉质鲜美,而且高蛋白、低热量、富含多种维生素,既美味又有营养。
这对于国人来说,自然不能放过,它的优点便也成为了致命的“弱点”。
但为了避免感染寄生虫,食用福寿螺之前必须高温烹饪,确认其完全被煮熟了,例如凉拌这类做法,应当杜绝。
在被端上人的餐桌之外,福寿螺还可以用来养鱼。
将福寿螺加工成粉状喂鱼,可以促进鱼的生长、提高鱼的蛋白质含量,也可以直接用福寿螺肉或卵当做鱼饵来打窝钓鱼。
此外,由于福寿螺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因而福寿螺份也可以用作土壤改良剂,可以提高土壤的养分。
如今,在政府的大力介入下,福寿螺的增殖受到了一定控制,但威胁尚未完全解除,每逢6、7月份,南方多地仍时常能够看到一堆堆粉色福寿螺卵,让人直犯密集恐惧症。
这种时候要及时联系相关部门,他们会进行清理和灭杀。
2000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福寿螺列为“世界范围内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可见它的危害性在哪里都是不容小觑的。
在我国,福寿螺养殖暂未被明令禁止,但不建议养殖,若非要养殖,养殖者应确保不让福寿螺出逃,更严禁私自放生福寿螺。
针对福寿螺这一具有高度入侵性的物种,愿在未来能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网《北京“福寿螺”事件始末:第一例病例6月底确诊》
央视网《“入侵者”全面来袭》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