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广发证券发布研报分析近期银行上涨的四个原因。该团队预计公募基金资金将逐步回补银行配置比例,推动银行估值修复。这也侧面印证近期银行板块上涨较好的是公募基金偏好成长+复苏类标的。此外,地产政策加力缓解银行系统性风险担忧,金融政策对银行边际利好,尤其利好价值型银行。港股国股行红利价值依旧,等因素也会带动银行股上涨。

以下为该研报核心观点

根据 Wind 披露,截至 5 月 16 日,近一月中信银行指数收益率达 6.18%,跑赢沪深 300 指数 1.86pct,且回撤较小。A 股复苏+成长类型银行领涨,同时港股国股行涨幅普遍超 10%。我们认为本阶段银行股上涨驱动因素有四:

资金迁徙是策略逻辑的核心。过去多年,公募基金整体上通过欠配银行超配小盘去获取 alpha。截至 24Q1 末,A 股总市值约 87 万亿元,其中银行板块市值约 8 万亿元(占比 9.16%),而主动型基金前十大重仓中配置银行比例仅 2.4%(见报告《配置比例回升,关注复苏相关型银行——2024Q1 公募基金银行持仓分析》)。但 4 月中旬新国 9 条出台,未来欠配银行超配小盘策略的超额收益率不确定性上升,预计公募基金资金将逐步回补银行配置比例,推动银行估值修复。这也侧面印证近期银行板块上涨较好的是公募基金偏好成长+复苏类标的。

地产政策加力缓解银行系统性风险担忧。银行利润增速相对于全市场并不低,但 PB 持续破净,背后隐含着市场对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担忧,而对地产领域风险担忧是主要原因。近期地产政策加码,彰显了监管缓解系统性风险的政策决心,利好 PB 大幅折价的港股大行和拨备安全垫夯实的优质上市银行,前者体现在 PB 折价的修复,后者体现在利润释放和业绩增长的持续性。

金融政策对银行边际利好,尤其利好价值型银行。无论是手工补息整改,还是银行 GDP 初核改革,在金融数据层面是银行阶段性缩表,但边际收缩的可能是负利差的无效资产负债,所以这种整改不影响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同时还利好银行边际息差的改善,增加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自由度,对银行业价值自然为利好,尤其利好深耕核心负债的价值型银行。

港股国股行红利价值依旧。截至 5 月 16 日,港股国股行平均 PB 为 0.39X、股息率为 6.38%,折价幅度较大,国内地产加码,海外美债利率再冲高回落,叠加红利税优惠预期,高股息港股银行配置价值凸显。

投资建议:近期银行跑赢市场,港股好股息国股行、A 股复苏+成长型银行均实现了较高收益率,由于银行成交量尚未放大,短期行情可能还没结束。复苏类银行继续推荐招商银行+宁波银行,成长类银行首推杭州银行,以及其他资产质量稳健,超额拨备夯实的优质银行预计都会有不错的表现(具体见报告《银行超额拨备还原与估值分析》)。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