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联想在上海举办了第十届联想创新科技大会(2024 Lenovo Tech World),雷科技受邀参加并报道,与大家一同见证了联想集团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核心主张和最新技术成果。其中包含内置了个人智能体“联想小天”的AI PC系列产品、企业智能体以及联想万全异构智算平台等创新应用和解决方案。

本次联想创新科技大会的主题为「AI for All,让世界充满AI」,不难看出,这是一场聚焦于AI,探索科技与人工智能计算的高端科技峰会。

图源:雷科技现场摄制

近两年,我们体验了不少与AI相关的应用和产品,也输出过不少关于大模型产品化、产业化的深度观察。从大模型的开山鼻祖ChatGPT,到国产自研的文心一言,再到不同品牌的AI手机、AI PC,每次听到与AI相关的新动态,都让人感到激动。

这次,小雷在联想创新科技大会的现场,清晰感受到了全球最新的「AI脉搏」。

人工智能的下半场是落地应用

「一个愿景,一个判断,三大支柱」,这是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主论坛上分享的重点,同时也是联想已经在做或是即将要做的AI方向。

一个愿景:让人工智能从概念转变为真正的落地应用

杨元庆强调,人工智能的下半场,一定是从技术突破进入到落地应用的阶段。

对此,雷科技深有感触。随着接触AI相关应用和产品数量的增多,雷科技发现当前市面上部分AI终端存在强行创造使用场景的嫌疑,简单来说就是用户很少使用的AI伪需求。前期用户可能出于好奇会进行尝试,但如果无法匹配用户真实使用场景,那即使AI应用再强大也很难在用户端裂变传播。

图源:雷科技现场摄制

无论终端的软硬件条件多么优越,也终究无法脱离落地场景,用户对产品体验好坏的判断更多来源于落地应用。站在AI普惠的角度,光靠联想一家企业显然无法完成这个宏大的目标,不过在本次大会上,高通、AMD、阿里巴巴等各领域代表共同探讨了人工智能落地应用的可能性,相信未来在各行各业优秀代表的带领下,人工智能可以真正落地,走进千家万户、千行百业。

一个判断:混合式人工智能是大势所趋

现阶段,公共大模型是大家使用频次相对较高的大模型产品,ChatGPT就是其中之一。公共大模型主要在公有云上运行,实际使用受网络速度、云端效率和成本考虑的影响较大,而且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存在先天劣势。每个从云端获取的回答,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泄露了用户真实的个人数据,并且这些数据还会成为公共信息的一部分。

无论是个人用户,还是企业用户,只要对个人信息有安全方面的顾虑都不太可能接受公共大模型。因此,联想认为通过其他人工智能技术将公共大模型改造为本地+云端混合智能体,是AI终端一个比较好的解法。联想基于该项技术开发的人工智能,按照面向群体分别称为个人智能体和企业智能体。

图源:雷科技现场摄制

个人智能体是指通过大模型压缩技术,在手机、电脑、汽车等个人智能终端上运行,能与用户进行自然语言的交互并执行。最重要的是,用户可以在个人智能体上建立专属自己的个性化本地知识库,除非得到用户授权,否则用户的个人数据不会被共享至云端。个人智能体也能透过用户日常使用数据更好的了解用户,甚至根据习惯进行预测。

同理,企业智能体面向企业群体,通过存储、学习企业数据,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支持企业运营决策,提升管理效率,提高生产力。

三大支柱:全栈人工智能

设备、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与服务,是联想计划让人工智能真正落地的三大支柱,缺一不可。

对于个人用户而言,手机、电脑等终端,是我们体验人工智能的最便捷路径,也就是说,上文提到的个人智能体成为日常终端的出厂标配,是人工智能落地的基础。

图源:雷科技现场摄制

对于企业而言,多层级(端-边-云)的智能基础设施是处理海量数据的前提,按照数据的重要程度分配至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以及本地数据中心等不同层级进行处理。这样一来,企业就能在低能耗的前提下完成更好的模型运算。

至于解决方案与服务就更容易理解了,联想根据个人或企业的需求,提供相应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与后续服务,其中包括基础设施的设计、部署、管理以及更复杂的维护工作。

听完杨元庆的演讲,我们清晰了解到联想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布局。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并不是一次简单的演讲,联想还带来了号称「中国市场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个性化电脑」产品。

内置AI新物种的真AI PC

聚焦AI PC领域,几乎所有PC厂商都在AI PC的道路上摸索前行,我们在荣耀的MagicBook Pro 16、微软的Surface Pro 10和Surface Laptop 6以及苹果的M3 MacBook Air等产品上看到了不同PC厂商对AI PC的理解。

作为全球头部PC厂商,联想用产品诠释了自己对于AI PC的认知。大会上,联想正式发布了六款元启系列的AI PC新品,分别是Yoga Book 9i AI元启版、Yoga Pro 16s AI元启版、ThinkPad T14p AI元启版、ThinkBook 16p AI元启版、Yoga Air 14 AI元启版、小新 Pro 16 AI元启版。

图源:雷科技现场摄制

除了高算力、高性能、高刷3.2K超清屏等基础配置亮点外,它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预装了联想打造的个人智能体——联想小天。

图源:雷科技现场摄制

实际应用方面,联想小天内置了文档总结、会议纪要、AI画师、AI PPT等十余款「杀手级」AI应用,覆盖了学习、工作、社交和生活等使用场景。其中,小雷印象最深的是文档总结应用,依托内嵌于AI PC的个人知识库,不仅根据本地大模型对个人文档实现精准识别和学习,还能对图文、PPT、邮件等多模态文件内容进行总结归纳。

从现场演示情况来看,文档总结应用节省了用户手动整理文档的时间,哪怕是多年前存入个人知识库的学习文档,联想小天也能准确追根溯源。值得一提的是,联想小天还能根据用户阅读习惯,自动转换输出语言。对于小雷这种经常处理多语言文档的用户来说,该功能提供了不错的便利性。

大家最关心的价格方面,Yoga Book 9i AI元启版售价17999元;Yoga Pro 16s AI元启版售价13999元;ThinkPad T14p AI元启版售价14999元;ThinkBook 16p AI元启版售价10999元;Yoga Air 14 AI元启版售价8499元;小新 Pro 16 AI元启版售价5999元。

图源:雷科技现场摄制

总的来说,联想这六款元启系列的AI PC新品配置素质在同价位段的表现相当不错,其中小新 Pro 16 AI元启版5999元的起售价更是出乎我们的意料,大大降低了AI PC的购买门槛。而且,小新 Pro 16 AI元启版对比同价位PC产品,它丰富而全面的AI功能,为这款产品增色不少。

不仅是AI PC,AI终端还有更多可能性

在AI PC以外,联想认为其他AI终端同样存在着更多可能性。在2024 Lenovo Tech World下午举行的AI终端产业生态创新分论坛上,联想集团副总裁阿木给大家分享了对AI终端新生态的看法。

图源:联想

他认为人工智能时代下,用户、终端厂商、应用开发者、算力提供商之间的关系,要比传统智能时代更紧密,各部分的研发重心也有所转移,比如算力提供商会更专注打造强调GPU和NPU的AI芯片、应用开发者则会加强研发契合用户需求的AI应用。

不仅如此,主办方还邀请了多位来自不同行业的代表,分享AI在各自领域的实际应用。在我们看来,AI终端或许并不能局限于已知品类,许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品类,也有成为AI终端的潜力。智能手表、智能戒指、智能家电等产品都有实际的落地场景,如果能内嵌联想个人智能体,是否能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呢?

当前,大部分厂商在全力推进电脑、手机、电视等品类的AI化进程,不可否认,这些产品确实能带给用户较好的视听体验,能直观感受AI带来的便捷与成果。但在未来,或许所有消费电子产品都会被置入AI,人们也能从中收获更好的使用体验。

写在最后

2024年是联想成立40周年,在日前举行的联想新财年誓师大会上,杨元庆宣布引领人工智能变革是联想集团未来十年的新使命。

在本次联想创新科技大会上,无论是个人新物种“联想小天”,还是一系列的AI PC产品,都让人感受到了联想朝着这个方向前进的决心。

图源:雷科技现场摄制

从整体来看,2023年的PC市场仍处于调整和恢复中,据分析机构Canalys数据,直至Q4,全球PC市场出货量才结束了连续七个季度的同比下滑。PC厂商们利用这段时间调整产品线和清理库存产品,联想、惠普、华硕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回暖倾向,其中联想在PC市场稳居榜首,成为2023年全年出货量最大的厂商。

毫无疑问,2024年是PC行业关键的竞争节点,AI将成为PC市场的新增长点。Canalys首席分析师Ishan Dutt认为2024年将是AI PC的丰收年,同时他预测到2027年,AI PC出货量将超过1.7亿台。

因此,能否更好的拥抱AI,将成为2024年PC厂商们的博弈重心。

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北京车展)将于4月25日-5月4日隆重举行,本届车展以“新时代 新汽车”为主题,是“汽车从电动化走向智能化”的风向标。

届时,包括比亚迪、小米、AITO问界、小鹏、蔚来、理想、极氪、极越、长安深蓝等头部品牌将悉数登场,除新车型“大比武”外,自动驾驶技术的推进、智能座舱的演化和AI大模型与汽车的结合,都将是重要看点。雷科技旗下“关注电动车,更懂智能化”的账号电车通将派出报道团前往北京现场,进行一线专业报道,敬请关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