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

洪恩浩荡,不思报国反成仇

这副对联现在喜欢明朝历史的朋友估计都不陌生,出处有争议,有说是明末黄道周写的,也有说是二十世纪的不知名人物写的。

不管谁写的,总之这副对联点出了明朝末年鼎鼎有名的两个大人物:

降清时担任蓟辽总督的洪承畴和就义时担任南明首辅的史可法。


本文就简单聊聊这两位结局不同的大人物

崇祯朝灭亡时,史可法是当时东林党中生代的领袖人物,东林党因为曾经组团去阻止万历皇帝改福王为太子,所以组建南明朝廷的时候是不支持福王的,担心遭清算,他们支持的是潞王。

可惜东林党的老对手马世英比他们聪明的多,知道兵权的重要性,当东林党还在南京城为潞王登基大造舆论的时候,马世英已经取得了江北四镇总兵支持福王的承诺。

于是福王登基,成了弘光皇帝,东林党傻了眼,虽然在后来的政治妥协中,还是让东林党的代表史可法做了南明首辅,但也付出了应有的代价,史可法被赶出南京中枢,名义上是首辅出京督战江北,实际上是让他去送死。

史可法在去江北的时候,在他心里估计还在坚持东林党的既定战略“联虏平寇”,对满清的进攻性估计不足。

而且史可法不知道变通,还以老眼光看待江北四镇这些已经是事实上的军阀将领,不知道适当妥协,所以遭到抵制,无法控制军权,导致败退进扬州。

又因为没有战争经验,对满清和自己手上掌握的力量全都估计不足,结果从清军正式开始攻城起,扬州只坚守了不到一天,扬州百姓基本上都没跑出来。

在扬州城破后,史可法临死不降满清,史可法的气节还是能代表了当时很大一部分读书人的,为什么只代表一部分读书人?这个大家都懂的。

史可法用鲜血证明了他是忠大明王朝的,也可以称为民族英烈。但他本人政治斗争失败、军事斗争无力,很显然,史可法是忠臣非能臣。

洪承畴在崇祯朝时期专职和农民起义军作战,属于崇祯朝比较知兵的总督之一。

洪承畴清缴农民军时战绩不错,李自成最悲惨的时候被杀的身边只剩十几个人,被迫躲进商洛山里画圈圈,这个战绩就是洪承畴率部干的,所以洪承畴是靠战功升迁的,从延绥巡抚一直升到蓟辽总督。

对上满清后,洪承畴估计是经验不足,没怎么和满清交过手,满清的战斗力和机动性都不是农民军可比的。

在松锦之战中,洪承畴大概是忽略了粮道和后路的保护,被满清从侧翼偷袭得手,不但粮食没了本人还被包围,后降清,民间好多洪大人被美色所诱的段子。

洪承畴在满清入关后为满清统一全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个不是区区吴三桂可以比的,做为进士出身的高级官员,他比谁都知道明朝官僚士绅的述求。

他对江南士绅的威压和笼络帮助满清完整的接收了江南财赋重地,为后来满清和南明的长期拉锯战中奠定了物质基础。

差点割据福建的郑芝龙也是他劝降的,所以他被称为“开清第一功”确实不为过。

洪承畴的确是能臣,但很显然他不是忠臣。他死了一百多年后,乾隆皇帝在经过大量砖家论证实例后,非常认真的以官方名义将洪大人钦定为甲等“贰臣”。

两位重臣的身后名都还行,史可法在清朝乾隆年间就被追赠谥号“忠正”,还在扬州给史阁部立碑。

洪大人一直到了新世纪终于大翻身,诞辰414周年时被家乡南安市隆重纪念,被誉“开清首功”,纪念活动那叫个隆重。叫人好不感慨。

一家之言、不喜勿喷、和谐探讨。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指正。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