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古代了,就是现在,虽然平时大家都穿方便实用的衣服,一些特定场合的服装,比如说,明星走红毯穿的礼服,新娘子结婚穿的婚纱,不也往往是长裙曳地吗?

古装电视剧里,我们看到那些后妃、公主个个都是拖地长袍,婷婷袅袅地走来走去。 一是,画面美,我们观众的观感好,谁不愿意看裙裾飘飘的美女? 二是,这些豪门贵胄自然是不用亲自买菜做饭做家务的,裙子脏了有奴仆洗;他们的居所庭院都有下人日夜打扫;出门坐车,去的地方也都是豪宅大院。能有多脏?再说了,脏了旧了就扔掉好了,千金难买姐高兴。

事实上,古代的衣服不一定都很长。 首先,老百姓的服装都是比较短的,所谓“短打”就是这个意思。古代织布都是原始的手工织机,生产力低下,布料昂贵。老百姓能穿上普通的粗布衣,有衣蔽体御寒就不错了,哪有钱买那么多布料在地上潇洒地扫来扫去。长袍要是一定身份的人才能穿得起。 《史记》中记载西汉时的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私奔后“自着犊鼻裤,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犊鼻裤就是短裤,劳作者典型的的短打衣着。

其次,长袍也不一定会拖地。《礼记深衣》说:短毋见肤,长毋被土。就是说深衣的长度必须满足的要求。短不能露出肌肤,一般不能短过踝骨;长则不能拖到地上蹭到土。 虽然不同朝代,古人的服装样式不太一样,但总的来说,并不都是长袍拖地,也是因身份、功能和场合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一般来说,常服不拖地,那些真正长到能拖地的,往往是礼服。比如祭天时皇帝的朝袍,或者婚礼时的男女的礼服。在特定的场合,比如室内或铺好了地毯的室外使用,清洁不是问题。而且到了宋代往后,拖地礼服也逐渐不常用了。

笼统地说,长袍大袖相对于短衣窄袖,是身份较高相对于身份较低,求形象的贵族相对于求实用的劳作者的关系。鲁迅在《孔乙己》里,也描述过“长衫主顾”和“短衣主顾”。时不时尚的,主要是身份和形象问题。 所以,古人能穿拖地长袍的不怕弄脏,怕弄脏的没机会穿。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