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便宜没好货。这句话,如今在俄乌战场上得到了印证。自2023年“金普会”结束以来,俄罗斯和朝鲜的军工贸易合作持续升温。借助陆上口岸交通运输的便利,俄罗斯源源不断地获得朝鲜援助的导弹,填补了前线战场的供需不足,有力地支撑了战事。然而好景不长,在近阶段的战事中,朝鲜导弹开始越来越不靠谱。以朝鲜援助的火星11型短程弹道导弹为例,根据路透社报道,50枚朝鲜弹道导弹中有一半在飞行途中突然爆炸。面对这种突发状况,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大将不得不紧急改变计划。

       能够不用太大的代价,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军事援助,俄罗斯自然是俄朝军事合作的大赢家。甚至,在双方交易过程中,俄罗斯并不需要掏出真金白银,只需要用粮食和能源“以货易货”,这种交易模式让财政预算捉襟见肘的俄罗斯政府十分受用。另外,朝鲜的导弹技术大都源自前苏联,很多导弹基本就是在苏俄导弹基础上改进研发的,因此是一脉相承,这让俄军使用起来得心应手。
       以朝鲜援助的火星11型短程弹道导弹为例,它就可以被看作“朝鲜版伊斯坎德尔”。这种导弹的发射模式非常灵活,同时支持箱式轮式履带式和一体化系统四种发射模式。根据朝鲜官方给出的数据显示,这款导弹于2019年进行首次试射,射程最高可达200公里,还具备空中变轨能力,也是朝鲜现役为数不多的高精技术武器。正是因为火星11型短程弹道导弹和俄罗斯自研的“伊斯坎德尔”一脉相承,俄军将二者搭配使用,组成了强大的快速反击火力体系。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这两款导弹成为打击乌军前线纵深目标的利器。无论是乌军的指挥系统弹药库,还是防空导弹阵地等高价值目标,都在其打击范围内。


       然而好景不长,进入2024年以来,俄军发现火星11型短程弹道导弹的可靠性越来越差,这个致命弱点也被乌军所获悉。原因其实很简单,朝鲜虽然有强大的军工业基础,但长期受到美西方国家的制裁封锁,其军工业依然非常低端,在很多核心工艺上缺乏先进的生产流程,供应链系统也存在很多短板。以火星11为例,导弹的性能高低,主要取决于高端电子和核心材料的品质,而这恰恰是朝鲜的短板。
       与此同时,朝鲜在大量生产后,也缺乏标准化存储保障。毕竟,导弹是尖端武器,其储存仓库的湿度温度等都有严格的标准,必须进行定期维护。一旦环境出现变化,导弹很有可能出现药柱变形或者性能变化。如果燃料化学性质变化,还会导致导弹燃速不稳定。一般来说,导弹固体燃料储存时间最多也只有20年,而朝鲜这波“清库存”的力度非常大,难免也有不少“临期产品”或“过期产品”混在其中。此外,乌军也得到了西方的技术支持,在防空作战方面并不是一无是处,一旦导弹在飞行过程中遭遇复杂电子对抗和防空拦截环境,同样会失去准心和稳定性。


       随着问题持续发酵,朝鲜导弹也引起了俄罗斯军方高层的高度重视。从目前的俄乌战场形势来说,俄军正全面掌控战场主导权,“导弹洗地”也是俄军打击乌军的重要手段。为了保证前线不断供。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大将已经紧急改变计划,催促本土军工企业加紧研发和上马生产中短程弹道导弹。以俄罗斯的军工家底和产能水平来说,弥补导弹这块短板并不困难,未来,乌克兰还是不得不面对狂轰滥炸的局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