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财政部公布了2024年中央财政预算。去年和今年超10万亿元中央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分配图谱也随之勾勒而出。
根据财政部数据,2023年中央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首次突破10万亿元,约10.3万亿元。2024年这一资金规模再次突破10万亿元,小幅降至10.2万亿元。
近些年受经济下行、房地产、土地市场低迷,叠加减税降费等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增长放缓,而民生、债务等刚性支出压力增加,财政收支矛盾加剧,越来越多的地方更加依赖上述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地方也积极争取更多的转移支付资金。
根据2024年中央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分地区情况汇总表,今年约10.2万亿元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除了约1.3万亿元尚未落实到具体地区外,其他近9万亿元资金已经分配至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四川2024年获得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规模继续领先,超6000亿元,稳居第一;河南则超5000亿元稳居第二;湖南、湖北、河北、黑龙江均超4000亿元,分别位列第三至第六。
云南、安徽、广西、新疆、贵州、江西、山东、辽宁、内蒙古、甘肃等地今年已获得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超过3000亿元;陕西、吉林、西藏、重庆、山西获得资金规模超2000亿元;广东、江苏、浙江、福建、北京等9个地区获得资金规模超1000亿元;上海和天津获得资金规模不足千亿,天津约为667亿元。
不难发现,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重点向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东北地区倾斜,东部财政发达省份获得的转移支付资金规模相对较小。
中国地区间发展差异很大,广东、上海、江苏、浙江等东部经济发达省份,财政收入规模居前,而欠发达中西部省份财政收支矛盾更为突出。为此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来平衡区域财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保障民生。
四川、河南获得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近些年稳居前两位。这两个省份是人口大省,部分转移支付按照因素法测算,人口是一个重要考量因素,人口越多,获得的转移支付规模相对越大。另外,对于部分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中,四川等省份获得的中央补贴比例高于河南等省份,相应获得的转移支付规模更高。
由于今年转移支付还有约1.3万亿元尚未分配到具体地区,因此最终各地获得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仍会增加,排名会有些变化。
比如,2023年河北最终获得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超过湖南,位居第三。这主要是河北获得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规模超过湖南。其中,包括雄安新区建设发展补助资金,2023年这一资金规模为120亿元,2024年预计为150亿元,同比增长25%;主要支持雄安新区推进重要项目建设。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绝对金额是观察中央对地方支持力度的一个方面。各地去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转移支付金额与当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值,可以反映出各地对中央财政依赖程度,比值越高意味着地方对中央财政依赖度越高,同样也意味着中央财政支持力度越大。
比如,四川与河南2023年获得中央转移支付占当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分别约为1.2和1.3,西藏和青海这一比值分别为10.7和4.5。因此,西藏和青海对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依赖度更高,相应地两地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力度更大。
财力雄厚、获得转移支付规模相对较小的上海、浙江、广东、北京、江苏、天津、山东等地,上述比值远低于1,对中央财政依赖度较低。相反,这几大省市对中央财政有净贡献,尤其是广东、上海和北京三地。
今年中央与地方预算报告也提出,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加强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退出管理,优化资金分配,研究建立完善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转移支付激励约束机制。
去年,国务院要求优化转移支付分配办法,完善支出成本差异、财政困难程度评价方法等工具,探索建立区域间均衡度评估机制及指标体系,合理确定支出标准和支出责任分担比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