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汕特别合作区呈现产城协同、城乡融合喜人图景。通讯员 何柏颖 摄
深圳新闻网2024年7月9日讯(深圳商报记者 刘淑芳)时至年中,盛夏时节,深汕大地“热力值”持续拉满!随着重点项目建设投产的“热火朝天”,深汕特别合作区经济活力更显“热辣滚烫”。7月8日,2024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产业投资促进大会举行,集中展示深汕一批投产使用的项目、一批交钥匙项目、一批在建项目,以及一批新签约项目,晒出上半年的“成绩单”,描绘下半年的“实景图”。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深汕特别合作区正以建设深圳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核心承载区为抓手,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不仅要打造成为深圳都市圈战略增长极,更要奋力成为广东东部板块高质量发展战略引擎,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点”上强龙头
弹好产业集聚“协同”之调
在当天大会上,比亚迪在项目一、二期总投资250亿元的基础上,追投65亿元投资建设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三期。届时,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工厂、整车制造基地、电池工厂悉数落地深汕,推进深汕新能源汽车产业进一步强链、补链、延链,“链”出集群发展新动能。
“龙头”带动,“链”上发力。产业链是增强产业竞争力和话语权的关键。自引入比亚迪后,以京西重工、延锋国际、东风李尔、壁虎汽车、佛吉亚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整车及零部件头部企业蜂拥而至,齐聚深汕。它们不仅带来技术、资金、人才,更推动配套商陆续落户,形成集聚效应。
“大河有水小河满”,龙头企业是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更是带动产业纵深推进的重要主体。纵观深汕产业发展的全过程,龙头企业的引领一直被摆在突出位置。
通过不断调焦聚焦、优化布局,深汕特别合作区形成了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主,以新型储能、新材料、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为辅的“一主三辅”产业发展布局。目前,深汕特别合作区初步形成以比亚迪为龙头,以京西重工、东风李尔、壁虎科技、佛吉亚等头部企业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以协鑫为龙头,以格林美、华润电力等行业领先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储能产业集群;以深汕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园为依托,以德方纳米为龙头,以冠恒、昌茂等骨干企业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以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区为依托,以显控科技、华睿丰盛等优质企业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目前,深汕已引进产业项目计划投资额近1000亿元,预计总产值近3000亿元,其中8个投资超50亿元产业项目,以及12个十亿级产业项目。
“线”上抓延伸
做足产城乡人“融合”之功
傍晚时分,孩子从南外深汕西中心学校放学步行数百米远回家,父母从几公里远的产业园区下班,老人在家中开始准备做饭。一家人吃完晚饭后,老人到小区楼下滨河公园散步,父母带着孩子到深汕西文体中心踢足球或到深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参加“深汕星期四”文化活动……职住平衡、配套完善,这是深耕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也是深汕打造高品质生活新示范区的生动写照。
一手抓高质量发展,一手抓高品质生活。深汕特别合作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深圳标准深圳质量配套建设优质的教育、住房、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打造民生项目精品,服务项目招引和民生福祉,努力建设高品质生活新示范区。
如今,深汕特别合作区也有了更多烟火气,一批教育、医疗、住房配套已然崛起:南外深汕西中心学校、深圳市二高深汕实验学校已投入使用,深圳中学高中园今年9月投入使用,深圳市百合外国语深汕高级中学、深汕实验学校、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深汕学校和深职大深汕校区加快建设;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汕门诊部投入运营;深汕人民医院计划2025年底投入使用;规划建设保障房项目17个,其中建成项目9个,共12554套;在建项目8个,共11721套。
既有“高大上”,又有“烟火气”,深汕“City”的气息不只体现在城市配套,更在于文化体育活动的举办。依托生态优势,深汕特别合作区举办“深汕杯”中国桨板俱乐部联赛、亚洲大洋洲方程式风筝板锦标赛、广东省马术节、“正升杯”端午节龙舟赛等赛事,把深汕绿水青山“好颜值”,转化为文旅“好价值”,让这座新城吸引了众多目光。
同时,深汕特别合作区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山海连城绿美深汕”生态建设,全面打造“五光十色”都市乡村示范带,现已建成鹭月岛等节点39个,完成美丽圩镇一期建设,百安村、红罗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乡村振兴以点串线带面全域展开,铺就乡村振兴“共赢路”,绘就城乡融合新图景。
深汕特别合作区坚持走“以产兴城、以城带乡、以工哺农、产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打造深圳都市圈增长极和重大产业项目承载地,新引进重大项目目的地,区域高质量发展孵化器、驱动器,加快建成现代化的滨海新区、产业新城和田园都市,让新城成为企业家投资兴业热土、人才安居乐业家园。
“面”上求突破
唱响区域协调“共兴”之歌
如同水流,落差越大,势能越强。城乡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是短板,也是广东强大的发展潜力所在。实现广东高质量发展,区域协调是制胜要诀。破题区域协调,广东在深汕特别合作区落下关键一子。
打破壁垒,统筹发展,体制机制“融”起来。《广东省深汕特别合作区条例》作为我国首部规范由“飞出地”全面主导区域协调发展的地方性法规,为深汕发展改革提供坚强法治保障。深汕特别合作区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禀赋、管理体制机制等优势,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探索形成了“特别+合作”“田园+都市”“特区+老区”的实践经验。
打通梗阻,疏通经脉,基础设施“通”起来。深汕特别合作区加快构建“五铁五高”“五横六纵”综合交通体系,同步完善水、电、气、网等基础设施配套,深度融入“深圳半小时”“广州40分钟”生活圈,实现深汕与大湾区和粤东地区协同发展。
自立自强,平台共享,城乡居民“富”起来。随着深汕特别合作区大开发、大建设,发展的“曙光”照进了曾经贫穷落后的四镇。深汕特别合作区正加快落地蛟湖产业园、智控底盘产业园、智能座舱产业园等6个村企合作项目,共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红利,6个行政村年收入超百万元,其中将诞生2个年收入突破千万元的村。
借区域协调、城乡融合发展大势,让创新要素充分涌流,深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不断迸发。从2018年至2023年,深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6%,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0%,2024年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0%,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呈现出积厚成势、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千万溪流汇聚,方有大海的波澜壮阔。新时代旌旗招展,新征程号角鸣响,区域协调发展下的广东,如鲲鹏展翅,乘风翱翔。伴随着区域协调、城乡融合发展画卷徐徐铺展,为深汕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持久的动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