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新闻】

根据全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监测

网络实验室数据显示

近期

云南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呈现上升趋势

与全国新冠流行趋势一致

疾控专家表示

科学应对的关键在于“不恐慌、也不松懈”

当前我省新冠病毒感染处于间歇性流行小高峰总体仍处于低水平流行,与全国流行趋势保持一致。实际上,新冠病毒感染已成为我国阶段性流行的呼吸道疾病,这种周期性波动属于正常流行态势。

近期新冠病毒感染“再抬头”并不是突如其来的新疫情,而是常规流行节奏中的自然波动现象。随着全球人员流动增加,加上节假日人口流动、换季的到来,就会让病毒感染有所增加。市民无需过度担忧,但也不能轻视。应该坚持科学防护,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和他人,平稳度过波动期。

云南新冠病毒感染“再抬头”?科学应对看这里→

5月19日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

在广州接受南方日报、南方+专访

对新冠病毒流行趋势做出最新判断

“这一轮新冠感染整体上可防可控,不必恐慌。”钟南山提醒,对于部分65岁以上且有基础病的老年人来说,存在一定危险,建议感染者要在48小时内尽快服用特效药,如来瑞特韦、先诺特韦和民得维等,避免发展成为重症。

这一轮新冠病毒流行形势会怎么变化?钟南山预测,目前仍处在爬坡阶段,预计6月底前结束流行,持续6至8周时间。

一、多国新冠病毒阳性率都在增加新冠病毒在全球的流行情况如何呢?

钟南山收集了一组数据:从今年3月到5月初,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新加坡、英国、法国、巴西、挪威的监测数据均表示,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数呈现增加趋势。以香港为例,其报告的死亡病例中,83%以上的是65岁以上的人,90%以上的人存在并发症。

二、预计6月底左右结束本轮新冠流行

中国疾控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从3月31日到5月4日,全国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阳性率从7.5%增加到16.2%,住院病例阳性率也从3.3%增加到6.3%。

“我们有一个预测模型,用于研判疫情形势,预计6月底左右结束流行,现在处于爬坡阶段,将逐步接近高峰。”钟南山说。

三、流行毒株为XDV变异株,咽痛症状明显

“这一轮新冠疫情与之前相比差别不大。”钟南山说,早期症状表现相似,表现为发烧、头疼、全身疲劳、嗓子疼。但这一次临床反映,刀片嗓的症状更明显一些,另外咳嗽也多一些。

他认为,流行毒株XDV传染性还是强的,但是它的致病力相对较弱。

近期以来,很多人开始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对新冠病毒来说,有防护效果吗?

钟南山建议,在空气不太流通的地方戴好口罩。

四、无证据表明南北方流行差异与气候有关

“从区域来看,新冠病毒在中国北方流行稍早一些,而在南方正处于接近高峰时期。”钟南山说。

有人认为,南北方新冠病毒流行时间的差异,或与气候、气温相关。对于这一观点,钟南山认为,无证据表明南北方新冠病毒流行差异与气候相关,不过北方可能会结束稍微早一点。

五、有基础病老年人是高危人群

有人认为感染新冠病毒像是“感冒”一样。对此,钟南山认为,对于多数的年轻人,感染了新冠病毒后,只需要对症治疗即可。但需要注意的是,奥司他韦等用于治疗流感的药物,不可用于新冠病毒治疗。

钟南山提醒,对于一些有基础病的65岁以上老年人,家人和医生需要重点关注他们的病情变化。若不及时用特效药,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最终危及生命安全。若能在48小时内服用特效药,可能就能阻断病情向重症方向发展。

六、无证据证明新冠流行有大小年之分

有人认为新冠与流感有些相似,可能会出现季节性流行甚至是大小年的情况?对此,钟南山表示无证据支持这一说法。

他认为,从病原学角度来说,新冠病毒为了生存会减少致病力,但未来能否“流感化”,现在还不能作出判断。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新冠病毒不会消失。

七、正研发广谱抗冠状病毒疫苗

本世纪以来,从非典型肺炎(SARS)到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再到新冠病毒(COVID-19),这些已经对人类社会造成了不小影响,这就提醒科学界需关注冠状病毒的潜在影响。

“本世纪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基本与冠状病毒、呼吸传播有关。”钟南山透露,目前正在研发广谱的抗冠状病毒的药物、疫苗和抗体,希望能有更好能力应对类似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八、现有国产特效药不适于5岁以下小孩

治疗新冠感染,应如何用药?钟南山说,目前在国内上市的抗新冠病毒药物中,有三款国产药进入了国家医保,分别是来瑞特韦、先诺特韦和民得维。这三款药物属于处方药,需要有医生开具处方后才能使用。

钟南山介绍,虽然目前国产特效药效果好,但因为这些药物均没有在0-5岁儿童群体之中进行临床试验,所以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小孩使用特效药物是安全且有效的。当0-5岁儿童感染了新冠病毒后,建议使用一些安全药物进行对症治疗。一般情况下,新冠患儿往往伴随着家庭聚集感染,所以当家人已有不舒服情况时,建议做好严格隔离,避免将病毒传染给小孩。

端午假期即将临近

如何做好科学应对?

看这里↓

注意个人卫生习惯

常通风:室内常开窗,常通风,保持室内整洁。

勤洗手:乘坐公交、地铁、骑共享单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后需认真清洗双手,不要用不洁的双手揉眼睛。

注意卫生礼仪: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住口鼻、不随地吐痰。

健康饮食:摄入优质蛋白、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科学适当锻炼身体:保证充足睡眠,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持乐观心态。

科学佩戴口罩

新冠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建议佩戴口罩。

新冠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前往电影院、超市等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时建议佩戴口罩。

疫苗别落下

对于老年群体、免疫力低下者、多种严重基础病患者来说,新冠病毒感染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建议根据疫苗接种指引接种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相关疫苗。

加强学校、学前教育机构监测

强化师生健康教育,开展症状监测,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时,不带病工作和学习。

加强教学区域、学生宿舍、公共卫生间等场所的通风换气和清洁消毒。

小编温馨提示

有症状,早就医

家中可适当储备常用药

注意药品使用禁忌、根据相关说明对症用药

密切监测自身和家人的健康状况

出现身体不适时及时就医检查

内容综合自“云南疾控”微信公众号、南方+客户端、“都市条形码”微信公众号

云南日报-云新闻编辑:普娅鑫

审核:张晓橙

本文来自【云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