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洁 青岛报道

7月2日,青岛市召开政策例行吹风会,通报《青岛市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6年)》内容,重点建设科技创新策源地、关键要素支撑地、头部企业集聚地、应用场景示范地、产业生态优化地,构建“1+N+X”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体系,到2026年,着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海洋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具体将实施五大行动、15项重点任务。

为抓住海洋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充分发挥青岛市海洋特色资源和算力、数据、应用场景等优势,加快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发展,青岛市海洋发展局牵头制定了《青岛市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6年)》,《实施方案》于5月27日在崂山问海大会上正式发布实施。

《实施方案》总体目标包括重点建设五个“地”。一是科技创新策源地。构建包含“瀚海星云”大模型在内的基础大模型矩阵、以“问海”大模型和港口大模型为代表的N个行业大模型和X个重点应用场景的“1+N+X”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体系。二是关键要素支撑地。力争到2026年全市算力总规模达到12000P,存储总量达10EB。三是头部企业集聚地。将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打造成在全球彰显海洋特色的人工智能产业园区,把青岛蓝谷建设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算谷、智谷、数谷。四是应用场景示范地。开展垂直领域试点,聚焦海洋科研和海洋产业重点领域,打造特色应用标杆,建设典型应用场景示范区。五是产业生态优化地。建设产业生态优化地,用足用好海洋产业基金,支持产业发展壮大。举办系列海洋特色的人工智能重大活动,激活创新创业活力。

到2026年,青岛市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基础更加坚实,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生态加速形成,青岛市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在国内国际上的首创性、引领性、示范性的作用进一步加强,着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海洋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

主要实施五大行动、15项重点任务。

实施科技创新攻关行动,其中包括突破大模型关键核心技术;强化核心底层硬件创新攻关,如突破新材料、新架构、新工艺、新器件等“卡脖子”技术;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争创国家级海洋数据交易平台、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试点等;构建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标准体系和评测体系。

实施关键要素整合行动,其中包括强化算力资源保障,布局全市算力“一张网”,争创国家超算互联网青岛枢纽节点;加强海洋数据支撑,统筹整合全市海洋数据资源;保障能源和资源稳定供给。

实施产业集群发展行动,其中包括引聚行业龙头企业,建设全国首个海洋产业大脑,落地一批重点项目;梯度培育市场主体,扶持培育一批上市、专精特新、“瞪羚”“独角兽”企业;强化产业人才支撑,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发展人工智能海洋学等前沿交叉学科。

实施应用场景开发行动,其中包括推动海洋垂直领域应用,先行先试开展海洋大模型建设应用;打造一批特色应用标杆,建设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场景示范区。

实施产业生态塑造行动,其中包括强化资本供给支撑,大力优化发展环境,加强产业交流合作,举办海洋特色鲜明的人工智能领域相关活动等。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