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场阅兵现场画面
今年“胜利日”,莫斯科的气温较往年偏低,但这并不会冷却俄罗斯人内心的激昂和炽热。
当地时间5月9日10时整,克里姆林宫钟声敲响,纪念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在莫斯科红场拉开帷幕。
这是俄罗斯人喜悦与哀伤、骄傲与感恩交织的一天,也是俄罗斯向世界展示其影响力的重要时刻。
普京讲话有何不同
与往年一样,随着《神圣的战争》旋律响起,仪仗队护卫俄罗斯国旗和胜利旗帜步入红场。
广场中心矗立着“胜利勋章”与“卫国战争勋章”两座巨型模型,无声诉说着俄罗斯人对胜利的追寻与渴望。
阅兵式开始时,俄罗斯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向列队士兵致意,听取阅兵总指挥的情况介绍,并前往中央看台向俄总统普京汇报。
引人注意的是,与前任防长绍伊古不同,别洛乌索夫今年身着西装、打着领带出席红场活动。
按照惯例,普京在分列式开始前发表“胜利日”讲话,持续约10分钟,主要聚焦三个方面。

普京会见各国司礼大队军官
铭记历史——普京强调,5月9日这个节日旨在纪念父辈、祖父辈和曾祖父辈拯救祖国的壮举。他着重指出二战的历史教训对于现代俄罗斯的重要意义,并向每一位卫国战争老兵和所有为胜利献出生命的人致敬。
直面现实——普京严厉批评“诽谤二战真正胜利者”的行为,坚决反对歪曲二战历史。他誓言,俄罗斯将坚定不移地捍卫国家,抵御那些支持纳粹主义、反俄和反犹太主义的人。
指引未来——普京指出,“真理和正义站在我们这边……我们将永远依靠我们的团结”,以应对军事与和平事务、实现战略目标、解决遇到的问题。荣耀属于胜利的人民!
近年来,外界一直将普京“胜利日”讲话视为观察乌克兰危机走向,以及俄外交处境的重要窗口。
不过,与往年不同的是,普京当天对乌克兰危机的阐述较少,也未直接谴责西方。他只是提到,整个国家都支持特别军事行动的参与者们,为他们的勇气和决心感到骄傲。
此外,普京不仅肯定了中国人民在共同斗争中所作出的贡献,还罕见向欧洲盟军表达了敬意。
这与去年的讲话形成对比。当时,普京批评“西方精英”的复仇主义和“煽动地区冲突”。
哪些方队备受关注
普京讲话结束后,“乌拉”声划破天空。阅兵分列式正式开始。
今年,受阅部队规模与去年相近。俄方调集国防部和各安全机构约1.15万名军人参加,其中包括约1500名特别军事行动参与者,以及来自中国、埃及、越南、缅甸等10多个国家的官兵。
徒步方队方面,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时隔10年再次亮相莫斯科,成为一大看点。
10年前,这支仪仗队首次赴俄参加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受到华侨华人和当地民众热烈欢迎。
中国外交部此前称,中方参加俄方举行的纪念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体现了中方对历史的尊重和铭记,也体现了中方捍卫二战胜利成果的坚定决心。
机械化方队方面,延续卫国战争时期的传统,由二战“传奇坦克”T-34打头阵。随后,各种装甲车、火炮系统和步兵车辆依次驶过红场。其中,一些尚未列装的新型国产军事装备成为全场焦点。
首先,首次亮相阅兵式的无人机牵动外界目光。
此前,无人机从未出现在莫斯科“胜利日”阅兵式上。今年,俄国产无人机纷纷登场,包括“柳叶刀”“天竺葵-2”“海鹰-10”“海鹰-30”等型号。它们广泛应用于俄罗斯对乌特别军事行动,被称为“恐怖明星”。
“海鹰”系列无人机主要用于侦察和目标选择任务;“柳叶刀”作为巡航无人机,兼具打击和侦察功能,据称已摧毁大量乌克兰军事装备,包括坦克和军用飞机;“天竺葵-2”则是俄罗斯制造的自杀式无人机,主要用于攻击乌能源设施等。
俄军事专家称,上述展示凸显了俄方对无人装备的重视,以及后者正深度融入步兵战斗编组,并在实战中彰显成效。
其次,俄方还首次展示了BRM-1K战斗侦察车、“锦葵”(Malva)152毫米火炮系统、“龙卷风-S”多管火箭炮发射系统等。
这些装备代表了俄罗斯军工综合体的最新成果,旨在增强俄军的火力和作战能力。
其中,“锦葵”火炮系统具有高精度和高机动性,可执行打击远距离目标的任务;“龙卷风-S”多管火箭炮可发射配备多种弹头的导弹,能有效摧毁较大半径范围内的目标。
此外,俄方照例展示了“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系统、“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和S-400防空导弹系统。不过,备受期待的最先进中程弹道导弹“榛树”系统并未现身。
阅兵式尾声,一场久违的航空表演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空中梯队上次在莫斯科上空受阅是在2021年。今年,“俄罗斯勇士”和“雨燕”飞行表演队联袂演出约两分钟,苏-30、米格-29和苏-25战斗机先后升空,将莫斯科的天空染成俄罗斯国旗的白蓝红三色。
评论人士多米尼克·尼科尔斯称,今年俄罗斯展示了比前两年更强大的军事实力,仅坦克数量就接近200辆,远超过去几年。
也有观点认为,在现代战争中,坦克的角色已发生明显变化。俄方此次着重展示的是其战略威慑和新型作战能力。
主席台格外热闹
与往年相比,今年红场阅兵的主席台格外热闹。
除了战功赫赫的老兵外,还有29位外国领导人亲临现场观礼,其中包括中国、巴西、古巴、委内瑞拉、斯洛伐克、塞尔维亚、非洲多国和几乎所有独联体国家。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普京相邻而坐,在观看阅兵过程中不时亲切交谈。
来自欧洲的斯洛伐克总理菲佐、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同样备受关注。
斯洛伐克是欧盟成员国,塞尔维亚是加入欧盟的候选国。两国都与俄罗斯保持良好的政治和经济关系。两国领导人此次出席阅兵式,也承受着来自西方国家的一定压力。
外界认为,数十位外国领导人以及两个欧洲国家领导人共同出席本次阅兵,显示俄方在遭西方孤立的背景下仍具外交影响力,同时也表明部分欧洲国家不愿在外交上完全依附西方,保持着独立自主的外交姿态。
当地时间11时20分左右,军乐队奏响《胜利》乐章,响彻红场的“乌拉”声为本次阅兵式画上句点。
不过,“胜利日”所承载的光荣与理想并未随之消散,这份跨越时空的力量将在人们心中回响。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原标题:《“胜利日”红场阅兵:普京讲话有何不同?多款无人机首次亮相……》
栏目主编:杨立群 文字编辑:杨立群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安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