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家门在小区里就能坐上公交车、出了地铁口不用抢“共享单车”就能轻松换乘、上下学时间校门口有“定制专车”等待、去医院看病可以少走许多路、逛商场拎着大包小包“零距离”乘车、不用担心开车拥堵可准时抵达公司……近来,厦门人的出行生活发生了一些美妙变化,这些别样的“幸福”得益于公交车“进小区、进园区、进学校、进医院、进商圈、进企业”(以下简称“六进”)的服务举措。

为解决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的痛点,今年4月以来,在厦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部署下,市大交通办牵头各区政府、市国土交研中心、公交集团及交通、交警等相关单位合力开展公交“六进”服务工作。以民生场景为主线,精准延伸末端服务,进一步完善了“地铁+BRT+公交”服务网络,让广大群众获得更加便捷的公共交通出行体验。

创新服务 打造“公交+多场景”模式

炎炎夏日,从家附近的公交站搭乘M47路前往厦门弘爱医院就诊,市民郭女士惊喜地发现,车辆直接停在门诊楼门口,原本下车需步行近400米的距离缩短至大约100米,步行路段还配套了风雨连廊。她感叹:“有种公交车开进医院的感觉,连太阳都晒不到了,比自己开车或者打车还要方便!”

实际上,厦门的公交车不仅开进医院里,还开进许多生活场景里。今年4月起,厦门市多部门联合推进公交“六进”服务工作,让公交进小区、园区、学校、医院、商圈、企业等公交线网薄弱区域,服务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厦门岛内外六区已在13个点位开通17条公交“六进”服务线路,其中包含3个小区、3个学校、4个园区、2个医院和1个商圈,每个服务点位都经过多轮现场踏勘和意见征集,力争将站点设置在服务区域内部或主要出入口。

这些线路中,既有“M”字头的地铁BRT接驳线,也有“3”字头的高峰专线、“4”字头的社区公交,多样化形态灵活串联服务区域与地铁、BRT站点或公交枢纽。厦门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六进’服务线路精准分析乘客出行需求,根据乘客的‘流时、流量、流向’来设计线路类型、发班时间和停靠站点,同时配套增设导引标识、特色站牌等方便乘客识别。”

贴近民生 定制乘客“美好出行”体验

从前是“人跟线走”,如今转变为“线跟人走”,“端菜式”服务逐渐向“点菜式”服务升级,映射出厦门公交集团紧扣民生需求,用“小切口”推动“大民生”的生动实践。公交“六进”服务线路开通后,在全市取得的成效可知可感。

在位于湖里区的弘爱医院、海沧区的复旦肿瘤医院、集美区的厦门医学院等点位,乘客搭乘公交直达医院,步行距离大大减少。

服务思明区源泉山庄的402路,开通后每日约有600人次乘车,机动车出行量减少约180辆,有效缓解柯厝路高峰期交通拥堵压力。

M12路在调整后深入自贸区象屿园区,乘客通过“地铁+公交”的方式出行,相较原先私家车出行,每月可节约出行成本600多元。

步行少了、拥堵少了、花费少了,乘车体验更美好,绿色出行也成为更多市民群众的选择。数据统计,新增公交“六进”服务线路后,对比开通首周的日均公交客流量增长52%;优化调整公交“六进”服务线路后,对比调整前日均公交客流量增长45%。

相关链接

为更广泛地收集厦门市民对公交“六进”服务需求的意见和建议,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即日起至9月30日,市民群众可扫描二维码在线填写问卷,对“六进”服务提出意见和建议。

导报记者 曾宇姗 通讯员 江安娜/文 公交集团供图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