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廖秋萍 通讯员 邓婕 报道

在海拔近1500米的张家界天门山之巅,矗立着一座雪人造型的国家天气雷达站,它如同一位忠诚的哨兵,充分发挥气象雷达“千里眼”的作用,时刻监视着这片土地上的风云变幻。

而在这座雷达站背后,有一位默默坚守、与雷达结下不解之缘的退役军人——孙大胜。作为张家界市气象局装备中心工作人员,他与雷达的故事,是气象人“观云测天,护航生活”的使命与责任,是“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忠诚与担当。

检修、维护……见到孙大胜时,他一如往常对雷达进行“体检”。今年39岁的孙大胜,已跟雷达打了20多年交道。由于常年在户外维修设备,他的脸庞被晒得黝黑。

“通过这些年的工作经验积累,我算得上是小半个雷达医生啦。”说起他和雷达之间的故事,孙大胜满脸自豪。

(资料图)

2003年,孙大胜怀揣着保家卫国的信念,踏入军营,成为一名军人。在军营的日子里,他与雷达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最初的懵懂无知到后来的精通熟练,雷达成了他最亲密的战友。

这段经历不仅锻炼了他的意志品质,也为他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6年,孙大胜迎来人生的重大转折。他离开熟悉的军营,加入了张家界市气象局。彼时,张家界市气象局正在进行天门山国家雷达站建设,孙大胜便全程参与到项目建设中。

因天门山地势险峻,沟壑交错、山势陡峭,施工条件极为恶劣,该雷达站的建设难度极大,施工和设备吊装面临诸多挑战。

“类似的工程如果在山下只需3个月便可完成,但在天门山整整用了两年时间。”张家界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2018年6月,雷达站完工并投入业务运行,但孙大胜的脚步并没有停下来。在他看来,无论是军营中的防空雷达,还是气象站的天气雷达,它们都承载着同样的使命——守护。

“雷达守护着百姓,我便守护着雷达。”对此,孙大胜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更加努力地投入到雷达的维护和保障工作中。他不仅需要定期前往雷达站进行设备的日常维护,包括清理雷达天线汇流环碳粉、检查雷达设备的运行状态等,还需处理雷达站出现的各种故障,例如高压线路故障、设备损坏等。

为确保雷达系统的稳定运行,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风雨交加,孙大胜都坚守在岗位上。在雷达站工作的这些年里,孙大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无论是雷达维修还是数据分析,他都能游刃有余地应对,是同事们眼中的“全能型骨干”。

今年6月19日至29日,张家界出现强降水天气过程,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的应用使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提前3小时发布,为群众紧急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全过程共转移避险安置受威胁群众10476人,实现“因灾零死亡”。240小时,雨下了多久,孙大胜就在雷达站上住了多久。

他的工作成果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同事们的广泛认可,也为张家界市的气象事业和防灾减灾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获得湖南省气象局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持续性强降雨过程气象服务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在天门山之巅,孙大胜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守护着这座国家天气雷达站,也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安宁与祥和。他的岗位是平凡的,但数十年如一日的专注与坚持,却又有着非凡的意义。他常说:“军人的使命是保护百姓安危,我虽然脱下军装了,但是只是换个地方继续履行这个使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