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相关截图,特别致谢,侵删。

01

看《蛮好的人生》一直有个疑问,同样被邱丽苏抢了男人,又毁了家庭,为什么薛晓舟妈妈自杀变成植物人,而胡曼黎却可以活得风生水起?

两个妈妈结局不同,两个孩子也是天差地别?

丁达尔,自信、乐观、开朗,虽然他也是受害者,但却鼓励妈妈:我们家哪样东西不是你买的,你不比他差,自信一点。

冬令营,更是当着众人面维护妈妈:我妈妈长得漂亮又会赚钱,年轻的时候肯定大把人追。

完了,还不忘帮妈妈拉业务:我妈妈是保险业的销冠,你们哪天需要买保险一定要找我妈妈。

再来看薛晓舟,任性、清高、自私、自以为是

婚姻破碎,妈妈受不了打击,自杀变植物人,薛晓舟一如既往是那个没长大的孩子。

还差半年就硕士毕业,他却选择直接辍学,对,是辍学,不是休学。

理由是回去照顾妈妈,完全不考虑现状。

妈妈躺在病床上,每天需要护工,需要医院费,他如果再坚持一下,拿到学位,找个好点的工作,母子俩未来是不是多了份依靠和保障。

父亲去世后,他因痛恨父亲的背叛,自家房子、公司都不努力去争取。

女朋友吴雅跟他挤在出租屋内,帮他介绍客户资源,饭都喂到嘴边了,他却不屑地说,不需要歪门邪道。

这样自视清高、看不清现实的人,被甩,完全在情理之中。

02

同样的遭遇,两个家庭,却活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

为什么呢?

因为,一个陷在“受害者”深渊里,不肯出来。

另一个,我的人生我做主,你虽然伤害了我,但我可以选择如何去主宰自己的人生。

薛晓舟的妈妈,在发现丈夫背叛后,经常劝儿子:

咱们吃的住的都是你爸爸提供的,说明他还在意我们,你爸他只是被外面的坏女人骗了,他有一天会醒悟的,你再乖一点,哄爸爸开心,他就回来了。

婚姻是对等的,可薛晓舟的妈妈,给人的感觉是卑微的,仿佛拿着碗在乞求:给我一点爱吧?

把自己包裹在“受害者”角色里,就可以不用对糟糕的结果负责,还可以获得别人的同情和关注。

让自己始终获得“我是对的”的好感受,短期看没什么,但长期来看,却是毒药,让你的生活越来越糟糕,让自己越来越无力甚至抑郁。

再来看看,胡曼黎的做法,发现丁致远出轨后,她也尝试挽回,但发现挽回不了,就彻底放手。

剧中邱丽苏用10万买下她的包,羞辱她后,她也不甘示弱,带着一卡车贺礼,用大喇叭在楼下大喊,让邱丽苏无地自容。

她对闺蜜说:我妈去世前告诉我,人活一口气,再难也得自己撑住,别让别人看笑话。

这才是女性该有的清醒认知,不论遭遇什么,你都有选择命运,主宰人生的权利。

03

每个女人都想要主宰自己的命运。

但,这条路何其不易,漫长而且很艰难。

就像薛晓舟的妈妈,当她觉得“当受害者和依附他人是有好处的”,除非她自己同意,否则她不可能一直呆在受害者角色里。

婚姻破碎,是丈夫导致决定的,但选择自杀这个结果,却是她自己选择和同意的。

沉浸在“受害者”角色里,除了可以将人生不如意和失败,都归罪于别人,还可以不必承担自己心灵成长的重责。

如何跳出“受害者”深渊呢?向胡曼黎学习“自我负责”。

面对已经发生无法挽回的事实,停止怪罪,接纳所有的发生。

不管是婚姻还是事业,她都是这么做的,先接纳,把重心拿回到自己身上。

然后问自己:我能为此做些什么呢?这场危机教会我什么呢?

被行业限制了两年,虽然她不能直接卖保险,但她手中有资源,可以和别人合作。

这不是转机吗?

所以,面对糟糕的事情,可以换个心境,凡事发生必有利于我。

这样你才能更好、更强大,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