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黑冰》中有一句名言:人的忍耐力是有限度的,超过了这个限度,人是要崩溃的。

一头牛拉一辆车,最多气喘吁吁,抱怨几句,但还是继续拉下去,不会放弃。因为一辆车带给牛的压力,还能承受得住。

一头牛拉四辆车,那牛就会直接撂挑子不干,原地躺平,甚至撞烂那四辆车。因为四辆车带给牛的压力,是无法承受的。

就拿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来说,小人看到老实人憨厚,就欺负老实人,让老实人难堪、吃亏。基本上,老实人不会反抗,因为小人还未真正践踏老实人的底线。

如果小人不信邪,非要践踏老实人的底线,甚至伤害老实人的亲人,我想,老实人所爆发的怒火,就会直接带小人下地狱。

千万不要小看了老黄牛,也千万不要小看了老实人,超过了所承受压力的限度,那他们的性情,就会有180度的大转变。


02

《史记·齐太公世家》:癸公卒,子哀公不辰立。哀公时,纪侯谮之周,周烹哀公而立其弟静,是为胡公。

意思是,齐癸公死后,传位给齐哀公。齐哀公在位时,不幸被纪国国君诬陷,周天子相信了纪国国君的话,就烹杀了齐哀公。

周天子和纪国国君都认为,这齐地的诸侯原本就老实,再敲打一番,就更老实了。等于是,玩“柿子专挑软的捏”的一套。

9代人过去了,190年过去了,齐襄公继位。回想起祖先齐哀公被周天子和纪国国君烹杀,齐襄公很生气,便率兵灭了纪国,威慑周天子。

《公羊传·庄公四年》这样评价:“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

翻译成大白话,九代人过去了,还能报仇吗?哪怕过了一百代人,也需要有仇报仇,有冤报冤。

纪国国君糊涂,认为齐哀公老实,就干掉他。但他料想不到,190年后,别人的子孙会来复仇。


03

《史记·陈涉世家》: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大泽乡的陈胜、吴广,本来要到渔阳驻守,可由于遇到了大雨,道路不通,无法按时到达。按照秦朝的规定,误了期限,就只能斩首。

陈胜、吴广虽然是穷苦人家,但他们也不想死,所以他们被迫走上了另外一条路。从那一刻开始,风起云涌的波澜,就蔓延开来了。

在《三国演义》中,身为徐州牧的刘备好心,就收留了吕布。可吕布不懂感恩,还反咬刘备一口,反客为主,夺了刘备的徐州。

流离失所的刘备后悔,为什么自己要救吕布?从那一刻开始,刘备的性格变了,从比较老实,变成了能屈能伸,杀伐果断。

后来,吕布被曹操所擒。吕布望着站在曹操身边的刘备,恳求地说,玄德兄快帮我说几句好话。

刘备丝毫不理睬吕布,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我看吕布所拜的义父,都死了。曹操听到刘备这番话,就毫不犹豫地杀了吕布。


04

不论是齐哀公的后人齐襄公报九世之仇,还是陈胜、吴广,乃至于东汉末年的刘备,都是“老实人变得绝情”的写照。

还是拿刘备举例子,刘备不是仁义道德的推崇者吗,为什么刘备还会有能屈能伸、杀伐果断的一面呢?

年轻的时候,刘备比较天真,自然缺乏杀伐果断的一面。随着刘备有所经历,被生活打磨,让他不得不变得杀伐果断,因为他需要在乱世中生存,然后成就大业。

中后期的时候,如果刘备心软一点,那他就无法拥有荆州四郡;如果刘备过分老实,那他就无法占据益州之地;如果刘备过分天真,那他就无法白手起家。

要想走得更远,要想成就理想,要想生活下去,就不能只有老实。这个道理,不需要别人来教,只要有所经历,自然就会有所领悟。

我们常说,生活磨平了一个人的棱角。

实际上,生活不仅磨平了人之棱角,还改变了人之性情,这是成熟的代价。在弱肉强食的世界里,谁心软,谁就会被吃掉。


05

写到最后

一开始,大家都是老实巴交的江湖小白。可是,总有人会欺软怕硬,总有人会趁虚而入,总有人会忘恩负义,逼得江湖小白不得不改变,活成老江湖的样子。

医生,一开始都抱着悬壶济世的理想,可总有挑事者伤害他们,逼得医生不再有仁爱之心;

老师,一开始都抱着教书育人的理想,可总有家长指责他们,逼得老师不敢去管孩子;

商家,一开始都抱着高质高量的理想,可总有消费者不买账,愈发赚不到钱,逼得他们不得不偷工减料;

底层打工人,一开始都抱着努力干活的理想,可总有人嘲笑他们,看不起他们,逼得他们不得不走极端。

一个人的无情和狠辣,都是被生活逼出来的。因为人不狠,站不稳。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