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9日,在美国宣布对中国再征收50%的关税后,《》头版刊发“任平”的文章——《向前发展,需要更大的推动力》。“任平”是“人民日报评论”的谐音缩写,代表《人民日报》集体创作的评论文章。

这篇雄文开篇便亮出今年全国两会提出的5%左右增长目标,外媒曾评价这一目标“雄心勃勃”,这背后是中国经济前两个月“向新向好”的底气。

这让我想起前两天刷到的几条新闻:北京氢能重卡加满氢气只需10分钟,续航1000公里全程零排放;而山东泰山的游客戴着外骨骼设备登山,智能机器狗驮着半人高的垃圾箱穿梭。这些画面拼接出的,正是中国经济的韧性密码。

往前倒三个月,2025年元旦刚过,辽宁本钢的车间里就传来爆炸性消息:百年钢企通过“智慧大脑”集控中心改造,劳动生产率飙升65%,低碳汽车钢获得国际碳足迹认证。这个曾经被贴上“传统产业”标签的老国企,愣是把生产线玩出了科技感。总书记春节前夕考察时那句“老企业同样可以高端化”,让多少守着旧设备发愁的厂长眼睛发亮。就像深圳华强北的档口老板说的:“现在连炒菜机器人都能融资千万,谁还敢说传统产业没搞头?”

时间轴拉到3月28日,总书记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时提到的数字更带劲:华为三折叠屏手机卖到两万元照样抢光,国博文创的冰箱贴八个月卖出百万件。这些爆款背后是14亿人从“吃饱穿暖”向“玩好用好”的消费升级。我看到过一个直播带货的博主,去年还在卖9.9包邮的袜子,今年已经转型卖智能助眠仪,他说现在中老年客户问得最多的是“有没有带血压监测的电子药盒”。这种需求变化,直接催生了《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里30条干货,从股市波动到育儿焦虑全都管,难怪外媒说这是“让经济引擎发出轰鸣声”的政策组合拳。

说到政策力度,海南自贸港建设绝对算得上超长待机。连续七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既要搞封关运作,又要对标国际规则搞制度型开放。不少新加坡贸易商盯着海南的离岛免税政策算账:“现在买块百达翡丽能省出张机票钱,我都想劝老板把亚太仓储中心搬过来。”这种“既要当下封关稳,又要长远制度新”的打法,像极了广东人煲老火汤,火候不到不出味,但熬成了就是十全大补。

科技创新这块更不能不提。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近百台人形机器人成了最忙的“打工人”,迎宾、泡咖啡、写书法样样精通。北京某科技公司老总在网上说道:“去年研发团队还在为融资发愁,今年地方政府直接划了五百亩地搞机器人产业园。”这种转变背后是“人工智能+”行动的全方位推进,从山东的智能穿戴到武汉的低空物流,新技术正在撕掉“实验室玩具”的标签。就像浙江那个造外骨骼设备的厂家,去年还靠政府订单活着,今年已经接到日本养老院的大单子。

经济大省的表现更是精彩。江苏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刷到89分,四年全国第一;广东九个万亿级产业集群集体亮相,珠海横琴靠着“四新产业”十五年经济翻十倍;山东这个“大象经济”突然玩起海洋人工智能,说要搞出十四项世界领先技术。最狠的是安徽,悄没声就把新能源汽车产量干到全国第一,合肥街头现在跑的都是本地牌电动车。这些省的老百姓可能说不清啥叫“新质生产力”,但家门口新建的研发中心和翻倍的工资单,比任何理论都实在。

回头看2024年的成绩单:130万亿经济总量、对世界经济30%的贡献率、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球六成,这些数字像打游戏解锁的成就徽章,每个背后都是实打实的产业突围。外贸行业有这么一个观点:“以前我们给老外代工,现在老外排队买我们的光伏板和储能系统,价格还得看宁德时代的脸色。”这种转变在统计报表上可能就是个百分比,但在车间里就是连夜调试的生产线,在码头上就是等着装船的集装箱。哪怕美国乱加关税,依然难以挡住这份需求。

当然,挑战从来都不少。就像辽宁本钢转型初期,老师傅们对着智能控制系统直挠头,厂里不得不搞“双师制”,既留用老技师,又引进90后工程师。这种新老碰撞在山东港口也能看到,无人吊车和传统塔吊并排作业,老码头工人现在得学会用AR眼镜检修设备。这些微观层面的阵痛,恰恰印证了总书记说的“不能把传统产业一退了之”,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产业升级更不是一键重置。

站在2025年这个“十四五”收官节点,政策工具箱还在不断加码。从“两重两新”建设到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从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到创新风险共担基金,这套组合拳打得既有章法又接地气。就像有一些做量子计算的小公司,去年还担心烧钱太快,今年已经拿到政府的中试补贴,个别老板在朋友圈晒出实验数据:“终于不用天天给投资人画大饼了。”

说到底,中国经济这艘巨轮要破浪前行,光有顶层设计不够,还得有千万个本钢这样的企业敢闯敢试,有无数个消费者愿意为创新买单,有各省市因地制宜的灵活打法。就像那些氢能重卡司机说的:“加氢比加油快,关键是运费每公里能省两毛钱。”这种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才是“5%增长目标”最硬的底气。当山东老农用上智能灌溉系统,当上海白领抢购三折叠手机,当海南免税店挤满国际买家,这些碎片拼出的不仅是经济报表,更是一个大国转型升级的生动图景。如此,我们还怕什么贸易战!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