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古代一直到今天,先辈留给我们许多古迹,也就是我们的文化遗产,我们可以从文物中了解中国的过去,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去保存自己的文化遗产。不过世事难料,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被妥善保管,有些东西会随着时间流逝,最终不知所踪,就像这四个。
和氏璧 楚国人卞和在战国时代找到一件宝玉,将它送给楚厉王和楚武王,但两位楚王都不知道它的价值,认为是卞和用石头骗了他们,于是一人就将卞和的一条腿给剁了。 楚武王于公元6950年去世,卞和在楚山下痛哭流涕,旁人只当他在为楚武王哭泣,其实却在痛哭流涕,因为没有一个认识宝玉的人,楚文王在卞和的建议下,让他送玉过来,叫人将宝玉剖开,结果卞和手里抱着的果然是宝玉,众人这才知道,原来是楚国的先祖误解了卞和,楚文王见卞和裤子有愧,便给宝玉取名“和氏璧”。
所谓“完璧归赵”,指的是与氏璧,秦昭王耍赖,在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得到了和氏璧,但没有兑现对赵国15个城市的约定,赵国丞相蔺相如凭借自己的智慧,从秦昭襄王那里夺了和氏璧,并将其据为己有,秦始皇一统天下,和氏璧成为了秦始皇的御用印章,而李斯刻下的八个大字,则象征着皇权的神圣。 《史记》记载,秦子婴在公元前207年被刘邦所杀,并将其归附于刘邦,成为了“汉传国宝”。到了东汉,董卓之变,孙坚和袁术相继得到和氏璧,并于639年再次作为唐代的印章使用。李从珂是唐代最后一位持有和氏璧的帝王,他在洛阳被破前就自燃了,李从珂连同皇宫内的所有东西都被烧毁,而和氏璧也在那场大火中不见了踪影,也不知道是被烧毁了,也不知道被谁取走了。
《兰亭集序》 353年,“书圣”王羲之与谢安等41名书法家在会稽兰亭雅集上朗诵诗词,王羲之则将他们所写的诗词和诗词收入囊中,写下了《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行书”,王羲之在其中写了21个不同的“之”字,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字迹。《兰亭集序》是王羲之酒后所作,所以许多字迹都是洒脱洒脱,王羲之醒来后,对这首诗颇为欣赏,甚至还希望再作一首,但无论如何,都没有比这首诗更好,他感慨了一句:“这是上天眷顾,我无能为力。” 唐太宗很是喜爱《兰亭集序》,千方百计的弄来,后来让唐代的书法家抄录了几卷,发给了群臣,他死了,还逼着《兰亭集序》和他一起埋骨,这才把《兰亭集序》埋在了地下。
907年,朱温覆灭大唐的时候,他手下有一个叫做温韬的节度使,温韬在七年内盗走了十七座古墓,他听闻唐太宗拿着《兰亭集序》进入陵寝后,就将唐太宗的陵寝给挖了出来,甚至偷了唐太宗的遗体,但很诡异的是,《兰亭集序》并不在温韬的宝库之中,《兰亭集序》究竟在哪里?现在谁也不清楚。
九龙宝 剑 九龙宝剑,也被称为“龙泉剑”,是新疆各部族向乾隆献上的礼物,用的是鲨鱼的皮毛和珠宝,剑柄刻有九条巨龙,寓意“九五至尊”,所以乾隆很是喜爱,想要在临终前将此剑与之同归于尽。 一九二八年,军阀孙殿英为筹措军资,在清东陵谋得一笔横财,七月初以“练兵”的名义闯入东陵,炸掉乾隆与慈禧的坟茔,孙殿英看到有什么就去偷,整整用了20车的货车,才将九龙宝刀给孙殿英拿走。 传闻九龙宝剑十分诡异,浸泡在血液中七七四十九日,唯有真龙之子的至刚至阳之力,否则无一幸免,孙殿英,川岛芳子,还有戴笠,都是最后一位非天然而死的。 九龙宝剑的最终负责人是戴笠,一九四六年三月十七日戴笠空难身亡,九龙宝剑掉落,剑柄火化,其余的都随戴笠葬于南京紫金山,但戴笠的坟头却没有找到九龙宝剑。
慈禧夜明珠
孙殿英偷窃的是慈禧嘴里的一枚夜明珠,按照《慈禧陵墓被盗案》上的说法,这块宝石价值一千八百万两,也就是八十一亿两,孙殿英将这件珍贵的东西献给了宋美龄,用它做了一双鞋,又用它去了美国的一次晚宴。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看中了宋美龄的一颗夜珍珠,花了很长时间才把它珍藏在了自己的家族美术馆里。
上述四件中国遗物均已离奇下落不明,有些仍在国外,对于所有中国人而言,都是一种遗憾,若是有一日,一种珍品被收藏家所收藏,那就会成为中国的财富排行榜,而我们则是中国人,为的就是让后世的中国人在这块大陆上见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