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如今河北邯郸南部有一个小县城叫大名县,和河南濮阳、山东聊城接壤,属冀鲁豫三省交界处。
虽说如今有些名不见经传,可在历史上,这个地界也曾是繁花似锦之地,是著名的河朔古邑,是历代府、路、州、道、郡治所在地,有5000年的历史。
唐德宗年间,改名为大名府,有兴旺强大之意,宋仁宗庆历二年建陪都,史称”北京”。
元、明、清为路、府、道所在地,清代曾为直隶省第一省会。
大名府文化灿烂,历史上曾几度繁荣昌盛,今天要说的这个故事,就是发生在民国九年的大名府杨桥镇。
民国九年六月十八,刚下完雨后杨桥镇发生了一起灭门惨案,被灭门的这家,是这个镇子上出了名的富户,因为死状惨烈,闹的人心惶惶。
为了安抚情绪,地方上赶紧调了两个查案人员前去调查,这两个人,一个叫周良,一个叫刘德明。
被灭门这家,是杨桥镇镇北的布匹大户李玉龙家,是镇子里数一数二的富豪,平时遇个灾年啥的李家也会施济,免费给当地老百姓食物,平时逢年过节也会给地方捐钱捐物。
算是一个口碑不错的有钱人,如今突然被杀,地方上怎么可能不上心呢。
01
当两人匆匆来到被灭门这家以后,迅速查看一下现场,发现了一些疑点。
李玉龙,50岁左右,妻子过世数年却一直没有再娶,连个小妾都没有,这在当时十分罕见。他独身一人带着一子四女生活,儿子今年19岁在县里读书还未娶亲,四个女儿最大的不过才15岁,最小的今年才8岁。
李家宅院是一座三进三出的大宅院,当时世道不太平,冀南一带因为生活不下去落草为寇的比比皆是,当地的保安团也无力征缴,李玉龙作为当地有头有脸的富户,就招了一些看门护院的,还有七八个佣人。
不过,这些护院的打手,一般是在前院和宅子四周巡逻,很少会去后院。
李玉龙和四女,全部是中刀而死,而且还都是没有任何反抗的死在了床上,像是睡梦中被人所杀,而佣人们和护院,皆安然无恙。
周良和刘德明二人,简单看了一下现场,由于昨天下雨的原因,很多痕迹都已经模糊了,两人能在现场发现的蛛丝马迹很有限。
二人聚在一起商讨案子,两人一致认为,这是一起很明显的仇杀。
李家的金银财宝皆在,在其他房间睡觉的佣人以及护院也都安然无恙,这很明显,不是谋财害命,就是冲着李家人的命来的,肯定是仇杀。
可纳了闷了,平日里老李头也算是古道热肠,遇到个穷苦人家也会施舍些许银两,和地方也是花钱买情分,就这样的一人要是遇到个想图他财的不稀奇,可到底什么人会对李家如此仇恨呢?
甚至连七八岁的小孩子都不放过。
而且,李家这么多看门护院的,怎么会有人神不知鬼不觉的进入院子,然后悄无声息的杀掉所有人然后又跑路了呢?
这个凶手,对李家宅院的布局非常清楚,可能和李家的关系很近,甚至有可能在这里居住过。
不过,周良很快就意识到了一件事,死者中,没有李玉龙的那个长子。
他正想找人问这个事儿呢,从门外走出好几个年轻人,其中居首的那人,两眼发红,一脸愁容。
你们是什么人?
面带愁容的年轻男子对着周良、刘德明二人问到。
二人在经过简单的自我介绍后,这位年轻男子,说道:家父李玉龙,我叫李弘泰。
刘德明也注意到了李弘泰,两眼发红,直到现在还止不住的掉眼泪,但没有嚎啕大哭,这个年轻人的自制力可不像富户家养尊处优的孩子。
李玉龙对这个儿子的教育,可以的。
刘德明和周良对视了一眼,李家人皆死,唯独这个儿子安然无恙,这也太蹊跷了。
要知道,凶手如果就是冲着灭门来的话,斩草除根的道理不可能不懂,何况还是一个已成年的儿子。
总不能这个凶手就是李弘泰吧,这也没道理啊,倘若是兄弟多因为家产分配不均导致怒下杀手的话,倒可以理解。
可李家就这一个独子,老李头这万贯家财可都是他的,根本不可能有人和他争家产。
刘德明和周良二人,越想越迷糊。
李弘泰一来没有杀人动机,二来昨夜下了一夜的雨,而李弘泰在学校里读了一夜的书,期间还有几个同学看到了。
甚至还有个同学,半夜起夜的时候看他还不睡,还和他打了个招呼。
李弘泰身后的几个年轻人,就是他的同学,都可以证明他的清白。
所以,周良和刘德明对于李弘泰的怀疑,很快就消除了。
没有作案动机,也没有作案时间,这么心思缜密且狠辣的手法,怎么看都感觉不会是他这个不到20岁的年轻人能干出来的。
案件就此陷入僵局。
02
周刘二人一大早接到上级命令就来到杨桥镇查案子,到现在连口水都没喝,忙活了一晌午,案情还一筹莫展,有些气馁的二人,便打算先去找个地喝碗胡辣汤。
俩人找了个摊,一边大快朵颐的炫饭,一边等着同事过来。
就在俩人炫完饭坐在那里闲聊这个案子时候,他们听到旁边摊上两个本地人在聊一桩陈年旧事。
那是十六年前的事儿了。
十六年前,杨桥镇上也发生了一桩灭门案,可巧就巧在被灭门的那家,也是做布匹生意的。
这就有点意思了。
十六年前,杨桥镇上富户,还不是李家,而是林家,家主林正书也是靠着布匹生意发了家。
当时林家的财富以及名头,丝毫不比现在的李家弱,方圆上百里的裁缝铺子都是他林氏的货,不仅如此,他家的布匹生意还做到了河南,山东一带,盛极一时。
首先死的是林家的一个儿媳,上吊自杀,一年后,林家也是在一个雨夜,上下二十几口人,老两口,五子五儿媳,还有孙子孙女,一夜之间全部被屠戮殆尽。
此案过去了十几年,仍旧没有破获,成为当地著名的悬案之一。
没想到,十六年后,又是一个做布匹的,又是在一个雨夜,发生了如此惨案。
周刘二人,都觉得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关联?
难道,是同行之间为了利益竞争?
可这个念头会快就被打消,同行之间竞争,会施阴谋诡计,哪有这在动不动就灭门的,这种风格感觉不太像。
那林家在搞布匹生意的时候,李玉龙在做什么呢?
周良开始问卖胡辣汤的老头:大爷,看您也是这里的老住户了,我想问问,这个李家是什么时候会开始做布匹生意的啊?
老头随意回道:你们两位不是本地人吧?当年林家在做布匹生意的时候,李玉龙是林家的管家,林家灭门那天,他当时受林家家主的命令,去县里谈生意了,所以才活了下来。
周良和刘德明对视了一眼,紧接着说道:那林家的布匹生意,后来是李玉龙给接手了?
老头摇了摇头说道:并不是,李玉龙当年应该是侥幸,他不可能是凶手,林家出事后,自己做起了小买卖,从摆地摊卖布匹开始,一步步的做了起来。而林家的产业是被家主林正书的一个侄子给接手的,但这个侄子不成器,也不识几个字,骤然得此巨富,根本接不住。
后来,林家的布匹生意就越来越不行,当年林家的一些老主顾,都慢慢的跑到李玉龙那里,这十几年经营,李家布匹出了名,林家算是彻底没落咯。
周刘二人听到这里,心里疑惑更甚。
林家当年出事,李玉龙没有捞到一丝好处,李家布匹能做起来也和林家没啥关系,他不是最大的获益者,可都是做布匹生意的,又都是在一个雨夜被杀,这中间也实在是过于巧合了。
这时候,刘德明对着老头问道:大爷,那林家覆灭的时候,李玉龙确定是在县城里谈生意吗?
老头明白他们二人对李玉龙起了疑心,摇摇头说道:当时李玉龙的嫌疑很重,地方对于李玉龙调查了许多次,当时林家灭门案不仅县里重视,上面冀南道都有人下来调查。但当天他确实是在县城谈生意,谈到很晚,到了深夜还在县城的客栈里,还有人跟他打了招呼呢,他到次日晌午时分才回来,肯定不会是他的。
周刘二人一脸沮丧,本以为听到一个陈年旧案,好像和李家灭门案有所关联,可现在线索又断了,相当于两人仅仅只是吃了个瓜,连根毛都没查到。
就在这时,周刘二人的同事总算是到了,他俩都有点嫌弃他们怎么来的这么慢。
可来的人说,这可不是他们办事拖沓,而是镇里又发生了命案。
今日一早,有人在镇上的漳河河边,发现了一具尸体。死者面部朝下,不清楚是自杀还是被人溺死在河里的。
模样也脸生的很,打听了好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尸体的身份,大概是从外地过来的。
周刘二人顾不得多想,带着这些人一起去李家。
到了李家,发现李家的前院已经放了好几口棺材,原来是李弘泰在他们走后,通知了棺材铺,让他们运了几口棺材到这里,准备将自己的父亲和妹妹们安葬。
周刘二人,对于李弘泰的镇定下了一大跳,这个孩子才十八九岁,一直在读书也没经历过什么事儿,突然家中遭此巨变,不仅没有心神崩溃反而将家里的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条。
丝毫没有慌乱的样子,这也太少年老成了吧!
周良对于李弘泰一直有怀疑,可他确实是没有作案动机,所以不得不强迫自己打消自己对李弘泰的怀疑,只能归结于李玉龙教子有方。
毕竟断案,不能只靠自己主观猜测,一旦先入为主的印象成立,就会陷入主观陷阱之中,反而会忽略其他的线索。
由于下雨的缘故,再加上当时调查手段十分有限,他们在呆了七天,毫无进展。
案发七日后,李家人准备葬礼。
当时是夏季,尸体在家里停放太久会有味道,事情已经过去了七天还毫无所获,于是李家人和周刘二人商议,打算三日后发丧。
李家人也很想查明真相,可总不能一直停放在这里不发丧吧?
这不仅对李弘泰来说是一种煎熬,对死者来说也是一种大不敬。
也因此,在案发第七日后,周刘一行人就离开了李家,住在了镇子里的一家栈房。
那时国家连年战乱,北洋政府你方唱完我方上场,高层尚且如此,下面的人可想而知。这群所谓的查案办案的,超过半数的都是一群酒囊饭袋,他们没学过什么侦查技术,只想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这群人里,唯一还算上点心想要破这个案子的,大概就只有周良一人。
住在栈房,他绞尽脑汁总觉得不对劲,似乎有一条线索就在自己脑海里,但就是抓不住。
他在栈房的院子里想了很久也没想出个所以然。
其他同僚看到他在这里发呆,还打趣的说道:周哥,破不了就破不了呗,十几年前林家那般强盛,冀南道都有人关心,甚至还派了人也没查出什么,咱们能查出来什么?依我看啊,这个案子和十几年前的那个林家灭门案肯定脱不了干系,哪有这么巧合的事儿,只不过人家做的妙,咱们找不到证据罢了。
周良对于同僚们的话语仿佛没有听到一半,还在紧皱眉头苦苦思索,同僚见状也就识趣的走开了。
就这样,周良在院子里呆到晚上,正打算回屋睡觉,却被眼前的一幕给惊呆了。
栈房里灯火通明,鱼龙混杂,干啥的都有。
其中就有一群杂耍的,在屋子里正排练呢,屋里的灯将他们的影子都印在了窗户上,还能听到他们之间的说话声。
周良恍然大悟,连着说了几句,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于是他回到屋子和同僚几人打了声招呼,便连夜去停尸房找那具溺毙而死的尸体。
他仔细看了看,又问几句停尸房的老头,便离开去了另外一个地方。
周良忙活了大半个晚上,等他拿着一个包裹回到栈房时已是子时时分,
可周良丝毫没有困意,也没有来回奔波的疲惫感,兴奋异常,因为他抓到了一条关键的线索!
躺在床上迷迷糊糊睡了几个时辰,卯时天刚亮,周良就起来了,然后拽起来刘德明就往栈房外走。
李家那边,已经开始准备办葬礼了,平日里受到李玉龙恩惠的街坊四邻很多,再加上亲戚朋友,那边早早的就开始热闹了。
周良吩咐刘德明,让他去找十六年前林家灭门案的卷宗,而自己则去找人疯狂打听当年林家灭门案的知情人。
刘德明很是不解,李家这个灭门案都没搞明白,现在还要去一桩十几年前费尽心力都没有破获的悬案?
周良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吩咐他尽快去找。
周良开始疯一般的找镇子里的老人,开始打听当年关于林家的消息,越打听,他的脸色就越凝重,而刘德明在找了几圈后终于在一个犄角旮旯找到了当年的卷宗。
周良看着卷宗,若有所思。
他终于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可怕真相
六月二十八,惨案发生10日后,李家出殡。
寻常人家办丧事,大都是一群家人送一个人,而李家却是一个人给一家人送行,这种场面让街坊四邻看起来都心酸不已,有的妇女见这种场面更是悄悄抹了眼泪。
这孩子真够惨的,还没成亲,家人全没了,等以后拜堂成亲,家里连一个至亲之人都没有……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有福没好命,本来家里那么有钱,从小衣食无忧,还是唯一继承人,多好的人生啊,如今家中遭此变故,到现在都不知道谁干的,就算家里有再多钱,又有什么用?
再说了,一个十八九岁未经世事的读书人,能接得住李家这么大的产业吗?
在以前农村里要是谁家有红白事,一般主家都会找一个年长的人作为总管事,由他来管理这些帮忙的街坊四邻都去做什么事。
这次,李家人出殡这个事,自然就落在了李家大管家赵四的头上。
就在赵四看好时辰,准备出殡时,周良和刘德明带着一群办案的,拦住了他们。
众人纷纷停了手下的活儿看着这一幕,在那时出殡送葬可是大事,就算你周良是查案办案的,可你也不能平白无故的阻拦人家出殡。
一个处理不好,就会出现打斗事件。
赵四瞪了周良一眼,说道:周大人,你这是在做什么!快让开,影响了时辰我们可不给你这个面子!
周良环顾四周,大声说道:李家一家五口皆死,你们难道不想知道真相吗!
所有人,甚至包括刘德明在内,听到这句话都愣住了,这个案子前几日不是还一点进展都没有吗?这么短短三两日,他就查到真相了?
赵四闻言连忙说道:周大人,你确定查到真相了吗?别到时候说不出来什么,还耽搁了我们老爷下葬的时辰,那时候我们可就不好说话了!
赵四说完,不再言语,所有人都安静下来,齐刷刷的看向周良,等着他阐明真相。
让所有人意外的是,周良开口并没有说李家这个案子,反而说起十六年前的林家灭门案:
十六年前,杨桥镇做布匹生意的大户林家出了灭门案,我想大家都知道吧?
林家二十多口皆被杀,这个案子当时轰动一时,整个冀南都有所耳闻。
但很多人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在林家灭门案发生前一年,林家的二儿媳刘月娥上吊自杀。
其实刘月娥根本不是自杀,而是被人活活吊死的,而吊死他的不是别人,而是林家自己人。
有可能是林家家主林正书下令给吊死的,也有可能是林家的其他人,又或者是他的丈夫。
那林家为何一定要置他于死地?
缘由也很简单,因为刘月娥出轨了,所以林家吊死了她。
刘月娥死后,跟她偷情的第三者,耿耿于怀,决定替她报仇,所以在精心准备了一年后,在一个雨夜将林家灭了门,这就是十六年前,林家灭门案的真相!
听到这里,不少人开始偷偷摸摸的开始小声言语,当年传闻的都是真的啊……
原来,当年刘月娥被吊死后,就有不少人传刘月娥出轨,和别的男人生了孩子,林家人一怒之下动了私刑活活吊死,不过还没传多久林家就被灭门,被更大的一个瓜所掩盖了……
可是,这桩陈年旧事,和现在李家这个案子有什么关系?
赵四此时站了出来说道:周大人,别卖关子了!赶紧把你调查出来的真相说出来吧,说不出来就别影响我们出殡送葬!
周良指着棺木说道:十六年前,灭林家满门的人,正是现在躺在棺木中的李家家主李玉龙。当年李玉龙作为林家管家,居然和林家儿媳妇刘月娥有一腿,林家人在知道他们二人的奸情以后,逼迫刘月娥将奸夫是谁说出来,刘月娥誓死不说,然后就被林家人给活活绞死了。
刘家的娘家人也觉得女儿的死蹊跷,可面对女儿做出这般丑事,自觉理亏便也不敢声张。
听完周良说的一席话,所有人都都觉得不可能,赵四又站了出来连连称道,这不可能,十六年前有很多人怀疑李玉龙是凶手,可那天晚上他在县里谈生意,很多人亲眼目睹,当时他都没有离开自己的屋子,还有人隔着窗户给他打招呼了。
周良点点头说道:别急着反驳,你们还记得不记得,就在李家惨案发生那天,一个外乡人淹死镇子上的漳河里,谁也不认识,大家都知道了吧?
众人听到这里,都有点懵,一会说十七年前的林家灭门案,一会又说溺毙在漳河的外乡人,这和李家又有什么关联?
周良挥了挥手,示意大家安静些,继续说道:十六年前,就在林家灭门案发生后几天,镇子里也有一起溺毙的案子,同样也是一个外乡人,谁也不认识,这和前几天溺毙案一模一样。
大家不觉得很奇怪吗?
众人听着周良一直打哑谜有点不耐烦,还有人喊到:周大人别打哑谜了,快点说吧,你这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大家听不明白啊。
于是,周良开始将整个来龙去脉娓娓道来:
十六年前,林家二儿媳刘月娥到死都没有说出奸夫是谁,被活活吊死。
刘月娥死后,姘头李玉龙伤心欲绝,想替她报仇雪恨,可如何报仇呢?他绞尽脑汁的想,总算是想到一个即可以报仇又可以保身的办法。
十六年前的六月十二,冀南正值雨季,李玉龙接到家主林正书的命令,去县城谈一笔生意,那天夜里雨下的很大,但是他并没有在县里,而是潜伏在林家,在县里栈房内的,是另外一人。
李玉龙不知道从哪找到这样一人,但这个人演技很不错。
当日晚,假冒的李玉龙在栈房的屋子内,坐在窗前,所以大家都认为窗前有人,可没有人进来,没有人亲眼看到,屋子里的那个人就是李玉龙。
而且当时还下着雨,坐在窗前的冒牌货,模仿者李玉龙的声音,跟外面的人打招呼。
因为下雨哗哗的噪音,他们听的不是很清楚,只能听到是一个人的声音,下意识的也就认为是李玉龙。
而真正的李玉龙,其实是下午冒雨悄悄回到了林家,在食物中下药。
等林家人吃过带有蒙汗药的晚饭后,睡得很香,也在睡梦中被李玉龙所杀。
然后,他匆匆离开林家,返回县城。
李玉龙肯定给假冒他的人,许诺了高价,但这个假冒的人,却早已上了李玉龙的必杀名单。
原因也很简单,等林家灭门案案发,这个假冒的人稍微一想,就知道那天李玉龙到底干了什么事,无论他是选择以此要挟,还是直接告发,这都是李玉龙不能忍受的。
所以,这位假冒的外乡人,也就被李玉龙干掉,尸体抛入河中,制造出外乡人意外溺水身亡的假象。
因为那天晚上,很多人看到他在县城里谈生意,而且还是林家家主指使他去的,所以他很快就洗脱了嫌疑。
再加上他做了林家那么多年的管家,虽然在男女之情上没有把持住自己,可在经商方面还是非常卓越的,要不然也不可能年纪轻轻就混到林家大管家,深受林家家主的信赖和重用。
林家灭门后,林正书的一个侄子接手了林家的布匹生意,这诺大的家产从天而降,让这个年轻人喜不自胜,不仅对这些跟了林家十几年的工人飞扬跋扈指手画脚,甚至有时候对一些老主顾也是喝来喝去,久而久之很多人都离开了林家。
而此时的李玉龙,从林家出来摆摊开始做布匹生意,那些曾经林家数十年才积累下的工人、主顾、人脉到最后几乎过半都被李玉龙接手,有着这些人的扶持,再加上李玉龙的长袖善舞,精明世故,短短十几年,在杨桥镇乃至大名府,再也不见林氏布匹,全部都成了李氏布匹。
周良说完这些,所有人才意识到,原来那个和和气气古道热肠的老李头,城府之深,手段之狠辣,还真是令人胆寒。
果然在兵荒马乱的年代,能白手起家当上富户的,绝非泛泛之辈。
可是,林家灭门案已经过去十六年,凶手李玉龙也横死家中,他到底是被杀的,周良依旧没有说出答案。
周良望着站在棺木前,背着柳树枝,披麻戴孝的李弘泰,淡淡的说道:十六年后,不知道是谁知道了当年林家灭门案的来龙去脉,然后效仿当年李玉龙,将李家人都杀了。
所有人都很惊讶,难不成周良实在怀疑李弘泰吗?
可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且他当晚在学校读书啊,又不在场证明啊!
嗯?不对不对,这中间好像有什么联系……
不等大家考虑,周良接下来的一句话让所有人瞠目结舌:
李玉龙当年并没有将林家赶尽杀绝,林家其实还有一个孙辈活了下来,李玉龙将他留在自己身边养大成人,教他做人,让他读书……
可这个男孩长大后,不知道从哪得知了自己的身世以及当年林家灭门的真相,于是开始步步为营。
他借着自己在县里读书的名义,在县里找来了一名外乡人,善于模仿,李弘泰许诺他重金,让他扮成自己,坐在窗前读书,并和过往的同学打招呼。
外乡人还以为这是哪家的富贵小哥,为了作秀,也没多想就应了下来。
而李弘泰自己,却悄悄回家,在食物中下药,趁着下雨的夜晚,将李玉龙和四个妹妹悉数杀死。
然后他连夜回到县里,将那个假扮他的外乡人杀死,同时也制造出溺水而死的假象。
听到这里,大家都明白了,周良嘴里说的这个男孩,正是李玉龙的独子,李弘泰!
大家看着李弘泰,有恨意、怜悯、心疼、难以置信……
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男子,杀了这么多人,还能保持这么淡定,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周良看了一眼李弘泰,随后向刘德明招了招手,只见刘德明拿出了一个包裹,正是那天周良大半夜跑出去带回来的。
周良把包裹打开,只见里面是一套脏兮兮的衣物,李弘泰一眼认出,那是他的衣物。
事情败露,李弘泰也不装了,扭头对着棺木就踹了一脚:你以为把我养大,就可以弥补当年害死我一家人的罪过吗!
此言一出,无疑坐实了李弘泰就是李家惨案的幕后真凶。
十六年的恩怨情仇,在李家五口被杀的那一刻,就此结束,至此林李两个家族,在杨桥镇彻底除名。
案子似乎结束了,但也似乎没有结束。
周刘一行人在押着李弘泰前往县城定罪是,刘德明在路上曾和周良有过一段闲聊。
刘德明说道:此事还是有些不对劲,林家二儿媳刘月娥被杀,李玉龙蓄谋已久为刘月娥报仇,又怎会留一个林家子嗣在身边?就算他不忍杀他,最多也就是把他送给附近的寺庙道观,把这样一个雷埋在身边隐患有多大,他难道不清楚吗?
斩草除根难道他还不明白?难道他真的自信到自己当年做的事永远都不会真相大白?
周良说道:当年林家二儿媳刘月娥和李玉龙偷情败露,刘月娥被杀时,她的儿子才刚两岁,那时候林家人总觉得这个孩子长得不像林家人,所以才开始逼迫刘月娥说出姘头是谁。
结果没想到,私刑力度没有掌握好,直接把刘月娥给弄死了。
刘德明说道:刘月娥死后一年,林家灭门,十六年过去了,李弘泰今年19岁,也就是说这个李弘泰其实就是刘月娥的儿子,爱屋及乌,所以当年李玉龙对这个孩子手下留情并且养大成人。
周良摇摇头说道:以李玉龙的心思缜密,手段狠辣,就算这个儿子是刘月娥所生,可到底是林家的种,他可能会放过一个林家的孩子,但绝对不会养虎为患。
刘德明一脸震惊的说道:难道这个孩子是?
周良点点头说道:当年刘月娥誓死不说姘头是谁,到最后活活被绞死,搞得林家也不知道是冤枉了他还是真出轨了,所以也就暂时没有对这个孩子下手,打算养养看。
可从后来李玉龙灭门李家,唯独没有对李弘泰下手来看,这个孩子肯定是刘月娥和他的种。
所以,哪怕李玉龙因为刘月娥的死恨极了林家,他也不会对这个孩子下手。
而且,李玉龙此后一直没有再婚,他那四个闺女,都是孤儿收养的,李玉龙这个人,你说他城府深、心狠手辣,手段阴毒都可以,可当年他和林家二儿媳的感情,确实情深义重。
可这个李弘泰,他不知道自己的大妹二妹是不是亲生的,难道他不知道自己的三妹四妹不是亲生的吗?
哎,年纪轻轻,受人蛊惑,被仇恨蒙蔽了双眼,哎。
刘德明惊讶的无以复加,而被他们押着的李弘泰,听到这一席话后,更是浑身颤抖的盯着周良。
周良没有跟他解释什么,只是点了下头。
李弘泰精神崩溃,还没走到县城,人就疯了。
刘德明慢慢消化这周良说的这话,说道:这里面还是不对劲,李玉龙不可能将李弘泰的离奇身世告诉他,让他去背负上一代人的痛苦,那李弘泰究竟是怎么知道的?到底是谁一边告诉他部分真相一边又在引导他报仇呢?
真是好手段,一个外人说的话竟然能让李弘泰这个聪明人都信了,和父亲有了疑心,以至于后来发生此等惨案。
真是高明,当年李玉龙为了这个儿子,灭了林家满门,十六年后,这个幕后之人,利用这个儿子灭了李家,制造出子弑父的人间惨剧,真是既杀人又诛心啊!
周良看了一眼李弘泰,无奈的回道:本来觉得这小子自制力很强老气横秋的,就把真相告诉了他,想着从他嘴里套出点幕后之人的消息,可谁知他这么脆弱直接疯了。
不过,这个人,哪怕不是林家人,也是和林家关系很近,很清楚林家家事,而且这个人后来还在李家,从小和李弘泰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能符合这两点的,只有一个人,如今的李家大管家,赵四。
这个赵四,当年李玉龙在林家当管家的时候,就是他的小弟,后来林家被灭他跟着李玉龙,一步步看着李玉龙从摆地摊的小商户,到后来杨桥镇的布匹大户。
而李玉龙也没有亏待他,曾经给他打下手的小弟成了李家的大管家,薪水也很高,也体面,就连李家的几个孩子对他也是拿长辈看待,他在李家也算是德高望重。
他为什么要在十几年后,幕后指使这一场人伦悲剧呢?
周良摇了摇头,不再去想,到了县城没几天,李弘泰就在牢房内死了。
过了几日,杨桥镇那边传来一则消息:经过李家旁支商议,鉴于林家的前车之鉴,暂定李家布匹由曾经的李家大管家赵四掌舵,李家旁支每年获取少数分红即可。
李家产业在这场风波过后,完成了平稳过渡,一切都没有变,只不过是姓了赵。
周良看到这个消息后,眼睛微微眯了起来,真是好手段,李玉龙辛苦几十年,结果为你做了嫁衣。
可惜现在,林李两家悉数灭门,李弘泰已死,哪怕他周良再清楚事情的真相,如今没有真相,没有证据,平白诬陷得罪杨桥镇有名的富户,怕不是最后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完。
注:本篇包含虚构创作,内容为版权方所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