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看过《三国演义》,那么三国演义中最聪明的人是谁呢大家肯定都会不约而同的回答说诸葛亮。的确,诸葛亮是中国古代最受赞誉,也最具传奇色彩的政治家、军事家。从三国时期至今,虽历经1700多年,其故事仍被世人称颂,几乎是中国人理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美偶像。

刘备在三顾茅庐的时候做出的一番话,给了诸葛亮一个非常高的评价,就是“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这对于诸葛亮是一个非常肯定的评价,这可能也是后来为什么大家都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榜样的原因所在。 其实,历史上的诸葛亮并不像《三国演义》中描写的那样料事如神、完美无缺。

诸葛亮是琅邪国阳都县(今属山东沂南)人,从17岁起开始隐居隆中(今湖北襄樊),过着一种半耕半读的生活。他一方面博览群书、勤于思考,一方面拜师访友、广泛地与社会接触。经过十年的艰苦磨砺,逐渐成为一名志向远大、学识渊博、关注社会、见解独到的青年才俊。

《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在隆中时经常把自己比作古代著名宰相管仲和著名将领乐毅,对此,邻居们都一笑了之。但是,他的朋友徐庶和崔州平等人相信,诸葛亮确实是一位天才。有这种眼光的还有两位长者——庞德公和司马徽。这两位都是诸葛亮的老师,也是当时名震荆州的学术领袖。他们的学生有很多,其中才智超群者不乏其人,但两位大师最欣赏的还是诸葛亮,称他为“卧龙”。 一个可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忠臣,并且他简直可以算得上是神仙一般的人物了,没有他不知道的更没有他办不到的,大家无论是提到借东风还是草船借箭还是说空城计,都是靠着诸葛亮的指引才可以的。 当然了,只要是人,就不可能完美无缺,即便他是圣人,也有自己的缺点。诸葛亮也不例外。在军事和用人上,他也曾有过失误,最严重的莫过于诚信缺失的问题。

很多时候,诸葛亮保持了足够的神秘感,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时候他没有办法将自己的想法做到尽善尽美,以至于在刘备兴师伐吴的时候,诸葛亮就没有很好的做好自己的工作,以至于失去了这样一个非常好的灭吴的机会。 再比如说诸葛亮让关羽独守荆州的时候,就没有综合的来考虑关羽的个性,使得最后不得不逼迫到走麦城的地步。这些事情都告诉我们诸葛亮并不是大家所单纯想象出来的那么完美,一定程度上来讲,这也是一个有瑕疵的人。

对于这样的一个人物来进行评价,我们都应该尽可能的做到客观并且保证真实,这样的做法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去思考,所以也希望很多的时候在对《三国演义》进行讨论的时候,不要再单纯的下结论,就比如说,诸葛亮完全是好的,而曹操完全是坏的。

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对立的,所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所以诸葛亮尽管在三国时期展现了自己很优秀的一面,可是他也有一些避免不了的瑕疵存在,但是他的足智多谋的确是一代奇才。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